《潘多拉的匣子》读后感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3846679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潘多拉的匣子》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潘多拉的匣子》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潘多拉的匣子》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潘多拉的匣子》读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潘多拉的匣子》读后感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潘多拉的匣子》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潘多拉的匣子》读后感(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潘多拉的匣子读后感 文中的潘多拉是宙斯命神匠所做的美女,“潘多拉”的意思是“大家的礼物”。宙斯命令每位神给潘多拉送礼物,宙斯送给潘多拉的是一个小匣子;同时,并且命令普罗米修斯的弟弟厄比墨透斯娶潘多拉为妻,厄比墨透斯答应了,而且日子和和美美。一天,潘多拉好奇地将匣子打开,可里面装的是:饥饿、疾病、贪婪、复仇它们都散布在大地上,同时,“希望”也没有飞走,从此人们被怪物折磨,直到死去,但心里埋有“希望”的人,一些厄运没有把他们摧垮。 文中的“希望”就是可能,就是自信,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不抱有希望,那他肯定是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对自己失去信心。“希望”对人的精神有很大的鼓励,曾经有一篇课文叫掌声,掌声

2、是给人家带来希望,掌声也能给自己带来信心。 在我们身边,一些身患重病的人,认为自己说不定哪天睡觉再也不会醒来,所以不敢睡觉,害怕睡觉,他们生活在痛苦和绝望中;而有些人身患绝症,但每天很乐观,定期服药,没事看看电视,出去散散步,从他们身上看不到被病魔折磨的影子。只要对自己有信心,一定会克服困难、战胜一切痛苦。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人。 希望是呼唤生命的药,对自己充满信心,一切皆有可能。让我们扬起希望的帆。 第二篇:潘多拉的匣子教学设计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学生对神话故事的学习兴趣,提高阅读和欣赏水平。 2、训练学生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3、学会复述这个故事。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主题 1

3、、同学们,你们知道潘多拉是谁吗。你们听说过潘多拉的匣子的故事吗。 2、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是神话故事潘多拉的匣子。 二、老师讲故事 1、教师讲故事。 2、学生认真倾听。 三、讨论 1、这个故事主要讲什么。 2、你从潘多拉身上学到了什么。 四、学生讲故事 1、小组内讲故事。 2、班内讲故事。 3、评一评谁讲得最好。 五、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把今天学会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第三篇:关闭潘多拉关闭潘多拉 广西一考生 传说,世界上的一切邪恶因子都源于一个魔盒潘多拉。它让私欲、仇恨、贪心在人们心中扎根。但,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就可以关闭自己心中的那个潘多拉。 年轻小

4、伙捡到手机后,经历过思想的挣扎,最后选择了归还给尚先生,这是他人格的一次升华,也是我们的一次思想的洗礼。他虽然有过贪念和私欲,但最终还是选择了用真诚对待爱,他成功关闭了自己心中的那个潘多拉。但当今社会,有很多人让自己的盒子打开了,嫉妒、邪恶、冲动等支配着人们的行动,如上海复旦大学微博的投毒事件,面对昔日的同窗好友,仅仅因为嫉妒他人的美好前程,就让一个鲜活的生命从星空陨落,不仅断送了自己的未来,也让两个家庭从此笼罩阴霾。若我们能及时制止潘多拉盒子的打开,控制自己的思想,便能阻止悲剧的发生。很多人却无法做到这一点,他们很冲动,不能相互包容与忍让,否则,大学生之间的口角怎么会引发一场命案。虽说只是由

5、于冲动,但一个生命已经消逝,肇事者也必将承担后果,付出打开魔盒的代价。 盒子的开启与关闭或许只是一瞬间,但改变的却是永远。药家鑫事件的风波虽然早已平息,但其造成的蝴蝶效应却是一波又一波,还有“我爸是李刚”掀起的“拼爹热”而如今,李双江儿子的“伤爹”行为在娱乐界更是掀起一场风雨,若他的罪名属实,等待他的将是一场牢狱之灾。是什么,让这些生活在光环下的人们跌落深渊。是他们的狂妄自大,是父母的纵容和溺爱,让这些所谓的天之骄子目中无人,胡作非为,肆意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但同时,也使他们自己万劫不复。 其实,我们可以选择关闭潘多拉,这样,我们将收获惊喜。尚先生在手机遗失后,愿出钱购回,以德报怨,体现了他善

6、良质朴的本性。对于地震灾区的慷慨捐助是他重获手机的主要因素,重获手机是他弘扬真善美的回报。中国共产党的新一代领导人以清正廉洁治党治国,敢于对恶势力说“不”,抛弃私欲,以国事为己任,提出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他们的舍弃与付出,将开启中国的一个新纪元。 若人人都能够关闭心中的那个潘多拉魔盒,那么真善美之花将开遍华夏大地。 得分55 高分启示考生从传说入手,巧妙切入,简洁自然提出文章论点“关闭潘多拉”,为了证明该论点,考生紧紧围绕中心论点,多次从反面举例,譬如复旦投毒案件,“我爸是李刚”掀起的“拼爹热”等热点事件,来证明不关闭潘多拉的危害性,素材丰富,对比鲜明,发人深省。其次,考生从材料中提炼出“

7、关闭潘多拉”的立意,可谓深刻;更难能可贵的是考生能将实现“中国梦”与“关闭潘多拉”联系在一起,深化了主题。(冠华作文网) 第四篇:潘多拉宝匣的故事潘多拉宝匣的故事 说啊。远古时期,没有天地,没有物资,世界一片混沌;可这个世界不能没有主宰啊,也不能只有上帝这样一个空壳哈,于是上帝造出了人类;有了人类以后啊,没有物质,人类怎么生存生活呢。不能把人类造出来以后不供以物质让他们存在下去吧。于是上帝就造了一位美女天使,她的名字叫潘多拉。 上帝就把人类所有的物质装在一个巨大的宝匣里,然后使用神力将它缩小,让潘多拉携带这个宝匣下凡来到了人类; 如饥似渴的人类见到潘多拉带了的宝匣,知道里面装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生

8、活所需要的所有物质时,一哄而上,争抢这些物质,这样应接不暇的潘多拉无法控制局面,宝匣里的所有物质全部被人类曝光于天下,一抢而光,这些所暴露出来的物质就是现在世界上所存在的一切物质。而潘多拉在这种状态下是又急又怕,本来啊,她是上帝派来给人类按需分配物质的,可没想到人类这么不守规矩,竟然以抢的方式来瓜分上帝的恩赐;她想啊,这可怎么办呢,没有按照上帝的旨意完成任务,回到上天,也不知道上帝怎么处罚自己呢;情急之下,连忙趁人们分抢物质的时候一把夺回宝匣,盖上宝匣的盖子跑开了,趁没人的时候打开宝匣盖子一看,宝匣里还有一样东西呢。这样东西不是别的,是“希望”。于是潘多拉很狠人类,就把“希望”永远放在了上帝的

9、宝匣子里没有拿出来,所以世界上所有的物质都暴露于天下,人类也亲眼见到了所存在的物质,而从没有看到“希望”是个什么东西,因为“希望”至今还藏在上帝给潘多拉的宝匣里,人类啊也至今只知道有“希望”这个东西,而不明白“希望”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希望”这东西是虚无飘渺的,它不是个实在的东西,也是很难把握的,但人们又很想得到它,所以不断的追求和寻找它 第五篇:潘多拉的盒子抢救切尔诺贝利观后感潘多拉的盒子抢救切尔诺贝利观后感 今天看了纪录片抢救切尔诺贝利,潘多拉的盒子抢救切尔诺贝利观后感。 看完了,各种想法纷至沓来,一时间难以思考。吃完饭,略作整理,记下一点思绪。 切尔诺贝利的石棺已经矗立

10、了25年,我直到现在才因为另一起核电站事故,晓得并去了解它。变化远比一成不变更迫使人注意,这一点上,人不比青蛙更高级。 戈尔巴乔夫时任苏联最高领导人,观后感潘多拉的盒子抢救切尔诺贝利观后感。分享好文他在纪录片里说,他没有及时得到消息,专家团一时低估了危险,无法提交报告。这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如果这些话属实,苏联这些顶尖的专家一方面刻意隐瞒事实,一方面没有能力获知事实这并非无关的两方面,那就说明这一事故超出了苏联人、甚至是全人类当时的能力。人有能力发展核工业,却没有能力阻止核危机,这是一个残酷的事实。这次福岛核电站事故,希望不是在重蹈覆辙。 切尔诺贝利事故,共有五十万人参与抢救,其中十万军队,四十万平民,遍及各行各业。他们可能没有被告知真相,他们可能不清楚后果,他们可能并不情愿,他们可能后悔了尽管有着种种可能,他们只是行动起来,抢救了切尔诺贝利,挽救了苏联,挽救了欧洲。在真正的崇高面前,一切言语都苍白无力。 希腊神话中,潘多拉出于好奇心,打开盒子,释放了邪恶,只留下了希望。神话成了现实,不过潘多拉把希望留在盒子里,而我们只能寄希望于希望。 第 3 页 共 3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