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说课稿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3845677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后一课》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后一课》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后一课》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后一课》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后一课》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后一课》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后一课》说课稿(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后一课说课稿 应城市田店初中 莫知鹏各位评委上午好,我说课的题目说最后一课,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二说教法学法,三说教学设计,四说教后反思。一、说教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最后一课是人教版七年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与黄河颂等几篇文章一起构成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单元,成为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的重要组件。这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短片小说,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朗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地反映了法国沦陷区的人民遭受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所以,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让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

2、熏陶和感染,从而去爱自己的母语汉语,爱自己的祖国,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另外,小说形象生动地塑造了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这两个人物形象,学习时应让学生重点掌握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等各种描写方法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2、教学目标上课前,我先请学生预习文章,提出本文他们已经知道了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并拟订出来,这样,综合学生的意见,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再结合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本课的特点,我最终确定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目标: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培养学生准确把握小说的主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品味语言,揣摩人物心理。通过质疑问难、小组讨论、全班归纳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学

3、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小说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他们对汉语的热爱之情。3、学情分析以上三个目标的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即整体感受局部思维迁移拓展,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学习重点,并结合七年级学生的学习实际,确定目标1、目标2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生活阅历贫乏,再加上时代背景久远,因此,我把热爱祖国语言是一种爱国的理解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二、说教法学法1、说教法(1)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因此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在课堂

4、上尽可能多的制造语文学习的自由空间,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大力提倡自由研讨,允许学生下位交流意见。(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这样可以强化视觉和听觉效应多种感官共同协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另外,一个优质的课件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感情熏陶,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贯彻寓教于乐、快乐教学的原则。(3)根据“大语文观”的要求,将课外与课内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与写作相结合,以深化对文章的感悟,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2、说学法自主探究学习理论认为:只有学会的,没有教会的。可见,学习的基础是自主,而学习的关键也是自主,所以,在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学习法,进行综合性

5、学习,研究性学习,同时指导学生善提问题,进行质疑交流,充分地给学生自由活动的空间,鼓励学生想说、敢说,让他们围绕中心议题发表各自意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议,让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培养健康情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三、说教学设计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1、通过师生共同交流所搜集的普法战争、以及作者的有关资料导入新课。(对于此文来说,背景的理解相当重要,不可忽略)2、屏幕显示普法战争的历史画面,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阅读兴趣和理解。第二环节:检查预习1、屏幕显示生字,采用点名读、齐读的方式。2、检查学生的预习笔记。学生通过预习初步感知课文,扫清文字障碍。通过些预习笔记,培养

6、了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让他们读完一篇文章之后,有自己的独特看法,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有自己的疑问。这对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学习自主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三环节:整体感知快速阅读课文,思考:这篇小说的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写了哪些人?主要写谁? 第一问训练学生概括复述,要求:能体现情节发展的脉络。第三问只需学生有所思考,具体留待后面讨论主题时解决。第四环节:合作探究1、组织学生研讨分析小弗郎士这个人物形象。(以学生活动为主,学生可讨论,可朗读。)你认为小弗郎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学生自由发言可能认为:小弗郎士是一个贪玩、调皮、捣蛋、不遵守纪律、马虎、不认真学习、不爱学习、怕老师、幼稚不懂事、由于

7、这是最后一课而变成一个爱学习、同情理解老师,懂事成熟、热爱祖国的孩子。然后教师进行调控,组织讨论“小弗郎士是一个由于这是最后一课而变得认真听课的人的孩子”一种见解。明确:小弗郎士是由一个贪玩、不爱学习、怕老师、幼稚不懂事的孩子变成一个爱学习、同情理解老师,懂事成熟、热爱祖国的孩子。学生合作讨论,诵读小弗郎士的大段心理描写,想象、描述这一精彩的特写镜头,体会其中的情感,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究竟是什么使这样一个活泼、调皮的孩子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讨论,点拨) 教师点拨:是朴素的爱国情感使这样一个活泼、调皮的孩子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2、组织学生研讨分析韩麦尔先生这个人物形象。 你认为韩麦尔先生又是

8、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学生自由发言可能认为韩麦尔先生: 是一个可怜的人是一个原先不大负责的人是一个严厉的人是一个普通的人是个温和而严肃的人是一个有勇气的人是一忠心耿耿的人是一个爱国的人是一个留下了高大形象的人然后教师进行调控,组织讨论三种“见解”。 韩麦尔是一个普通的人(镇上的一位教师。平平常常工作了40年,课堂教学的管理水平不大高。有时还“玩忽职守” )韩麦尔是一个“可怜”的人(最后一次上课。明天就要永远离开这个地方。一动也不动地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脸色惨白,话说不下去。教了一节课又一节课 ) 韩麦尔是一个爱国者(换上礼服,纪念这最后一课。自责及对阿尔萨斯人直率的批评。赞美法语。说明语言好比打开

9、监狱大门的钥匙,恨不得把全部知识都教给我们。内心的极大悲痛。使出全身的力量写“法兰西万岁!”。课文七处点至韩麦尔先生的爱国。)在讨论中重点放在第种“见解”。(3)结合讨论,诵读韩麦尔先生的大段独白,诵读课文最后一部分,想象、描述这一精彩的特写镜头,体会其中的情感,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由于七年级学生初次接触小说这种体裁的文章,所以我认为这节课应当给学生引引路子,对今后学习赏析小说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以上的分析应当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第五环节:协作质疑全班学生,每4人一组进行质疑问难,然后全班交流合作,教师只作适当点拨,鼓励学生提出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通过以上环节的训练,学生在问、思、答的过程

10、中,逐层深入的阅读,并在这一学习中自主学习、自主发展,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基本突破了重点难点。探讨:找出文中的环境描写,并分析其作用?教师出示投影,供学生参考。第六环节:拓展迁移1、放国际歌,让学生沉浸音乐世界,回忆故事情节,想象故事情境,体会文章主旨。 (投影展示课文主旨)2、从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身上我们学习到了哪些金子般的东西?对于爱国主义你有什么样的认识?(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感悟)第七环节:布置作业把你对爱国主义的认识、感悟写出来,在班内交流,字数在300字左右。附:板书设计四、说教学反思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课上完之后,我觉得根据小说故事情节分析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形象;领会理解课文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等教学目标基本实现了。可是,遗憾依然存在,这一次备教材备得较充分,但没真正备好学生,课堂气氛没有原来想象的那么热烈。而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更加体会到学生提取信息能力的欠缺,例如在为课文作旁批之后,不会将相关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告诉大家;在谈小弗郎士内心变化的时候,对老师的态度变化只想到由于老师变得温和而产生的亲切感,未能注意到韩麦尔先生由一个普通教师变成一个爱国者令人油然而生的敬仰之情。所以,在以后的教学当中还须对学生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