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气排放标准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3844891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氨气排放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氨气排放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氨气排放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氨气排放标准(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1主题内容本标准分年限规定了八种恶臭污染物的一次最大排放限值、复合恶臭物质的臭气浓度限 值及无组织排放原的厂界浓度限值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全国所有向大气排放恶臭气体单位及垃圾堆放场的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 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竣工验收及其建成后的排放管理。3引用标准GB 3095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T 14679空气质量 氨的测定 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4标准分级 本标准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分三级。4.1排入GB 3095中一类区的执行一级标准,一类区中不得建新的排污单位。4.2排入GB 3095中二类区的执行二级标准。4.3排入GB 3095中三

2、类区的执行三级标准。5标准值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是对无组织排放源的限值,见表1表1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见表2。其他干扰因素)的一次最大监督值(包括臭气浓度)都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5.2排污单位经烟、气排气筒(高度在15m以上)排放的恶臭污染物的排放量和臭气浓度都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5.3排污单位经排水排出并散发的恶臭污染物和臭气浓度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厂界 标准值。6监测6.1有组织排放源监测6.1.1排气筒的最低高度不得低于15m6.1.2凡在表2所列两种高度之间的排气筒,采用四舍五入方法计算其排气筒的高度。表 2中所列的排气筒高度系指从地面(零地面)起至

3、排气口的垂直高度。6.1.3采样点:有组织排放源的监测采样点应为臭气进入大气的排气口,也可以在水平排 气道和排气筒下部采样监测,测得臭气浓度或进行换算求得实际排放量。经过治理的污染 源监测点设在治理装置的排气口,并应设置永久性标志。8h以内的,每2h6.1.4有组织排放源采样频率应按生产周期确定监测频率,生产周期在 采集一次,生产周期大于 8h的,每4h采集一次,取其最低测定值。6.2无组织排放源监测6.2.1 采样点厂界的监测采样点,设置在工厂厂界的下风向侧,或有臭气方位的边界线上。6.2.2 采样频率连续排放源相隔2h采一次,共采集4次,取其最大测定值。间歇排放源选择在气味最大时间内采样,样品采集次数不少于3次,取其最大测定值。6.3测定标志中各单项恶臭污染物与臭气浓度的测定方法,见表3序号控制项目测定方法1氨GB/T 14679表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