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铁罐》课例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3840612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陶罐和铁罐》课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陶罐和铁罐》课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陶罐和铁罐》课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陶罐和铁罐》课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陶罐和铁罐》课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陶罐和铁罐》课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陶罐和铁罐》课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陶罐和铁罐课例 武义县王宅镇中心小学 杨躲一、教材分析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故事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这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铁罐的傲慢、蛮横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克制都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展现。此外,具体、生动的神态、动作描写,使铁罐、陶罐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二、教学意图教材中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二是继

2、续学习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三、学习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神气、恼怒、相提并论、理会、荒凉、惊讶、光洁、朴素、价值、兴奋”等词语。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4抄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四、教学准备1 准备课件2 陶罐和铁罐头饰。五、 课堂实录(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罐子的图片,请大家仔细观察,说说这些是什么罐子?(欣赏图片)(

3、生:第一排的是陶罐,第二排的是铁罐。)师:你真聪明!请坐。刚才老师给大家看的一些是陶罐,板画,一些是铁罐,板画师: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你知道的这两种罐子有什么特点呢?生:自由回答生1(:陶罐和铁罐都可以装东西。生2:陶罐容易破碎,铁罐很坚硬。)表扬师:是呀!陶罐容易被碰碎,铁罐很坚硬。板书:易碎。坚硬师:这节课呀!,老师就带大家到童话王国里去,认识这两只特殊的罐子,他们是国王御厨里的一只陶罐和铁罐。在他们两儿身上发生了一件特别有趣的故事,大家想知道吗?生:想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27课、陶罐和铁罐。出示课题。“陶”字很容易写错,请大家举起右手跟老师一起来写这个“陶”字。板书:27.陶罐和铁

4、罐师:请同学们翻开课文,看课文插图,认真观察这两只罐子的表情。生:看插图。师:观察好了吗?观察了插图,同学们一定急于想知道这两个罐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首先我们来读读课题好吗?生:齐读课题。陶罐和铁罐师:看!老师把童话王国了的这两个罐子请来了,你能说说那个是陶罐,那个是铁罐吗?生(左边的是铁罐,右边的是陶罐)同学们的眼睛真亮!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学习这个故事吧!(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都通句子。2. 想一想,铁罐和陶罐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开始读吧!(生读)3、检查字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现在老师来检查同学们读书识字的情况。陶罐 御厨

5、奚落 懦弱 轻蔑 争辩 恼怒 羞耻 谦虚 和睦相处 流逝 宫殿 崛起 朴素 覆灭(1 )带拼音,(2)去拼音 (3)单个字读(个别读,齐读。游戏读等)4、师:生字难不倒大家,读得真棒!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生:默读课文,自由说话。师:同学们的概括能力真棒!能用自己的话把课文内容告诉大家。真了不起!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三)分析课文1、现在请大家快速地读课文19自然段,找出陶罐和铁罐的对话。陶罐的话用“”铁罐的话用“”2、校对学生找到的对话。3、自由读读找到的对话。师:哪位同学来告诉大家,读了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你读懂了什么?生:自由回答,

6、(不能骄傲,要像陶罐那样谦虚)师:同学们知道了骄傲的铁罐看不起易碎的陶罐,经常奚落它。板书:奚落师:谁能结合上下文,说一说你对“奚落”的理解。奚落是什么意思?生:瞧不起。嘲笑。讥笑师:同学们能结合上下文理解这个词,理解得非常好。真了不起!师:同学们读了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你还想知道什么?生:为什么铁罐那么骄傲。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自由发挥)师:同学们真会提问题:老师总结大家的问,同学们最想知道的是这几个问题:1铁罐为什么要奚落陶罐。2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3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的态度又是如何?师:现在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铁罐为什么要奚落陶罐?这个问题

7、非常简单,谁来说一说。生:铁罐觉得陶罐是懦夫。陶罐很容易碎,师:现在我们来看看铁罐是怎样来奚落陶罐的。请同桌分角色,读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想想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师: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现在谁来告诉大家,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生:“你敢碰我吗?”师:找得非常好,也就是铁罐对陶罐说的那几句话。请同学们看!(出示幻灯片)“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哪位同学来告诉大家,铁罐说这句话的时候,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说的呢?生:非常傲慢师:谁能试着“傲慢”的语气来读读这句话?生:读(师表扬。)师: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还有哪些呢?生:“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师:找得非常好!请同学们看这一句。(幻

8、灯出示)这时候,铁罐的态度又是如何呢?一起说一说。生:轻蔑师:哪位同学模仿轻蔑的样子来读一读这句话。生:生读师:读出了轻蔑。老师也想来读这句话。可以吗?我读铁罐的话,你们读旁白。 除了这些,铁罐奚落陶罐的话还有哪些?生:“住嘴!”“你怎么敢和我”师:铁罐的态度由开始的傲慢、到轻蔑、再到现在的( )生:恼怒师:谁能试着“恼怒”的样子来读一读这句话。生:个别读师:真是一只恼怒的铁罐。现在我们全部同学来读读这句话。生:全班齐读师:读得非常!铁罐最后狂妄到了极点,一心想把陶罐碰碎。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找铁罐狂妄自大的句子。生:“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师:朗读生:生模仿读。(多请几个同学读)师:读了铁罐

9、和陶罐的对话,对他们的性格特点有了比较深的理解。现在我们就来解决第三个问题: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的态度又是如何?请同学们按照我们前面学习的方法,抓住重点词去理解好吗?从课文中去找找陶罐说的话。师:你们找到了吗?谁来说一说。生:“不敢,铁罐兄弟”师:非常好!从这句中,你体会到陶罐怎样的态度呢?生:谦虚的态度师:非常好!有没有不同的说法。再找一找,陶罐说的话。生:“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我们”师:“我确实不敢碰你”这里如果去掉“确实”我不敢碰你。这两个句子哪个更好。生:(第一个好。 )师:好在哪里?生:师:加上确实,更能体会陶罐怎样的态度?生:谦虚师:很谦虚地承认自己的错误,陶罐懦弱吗?

10、生:不懦弱师:从下面的句子中,哪个词体现出陶罐的不懦弱?生:争辩师:非常的好!哪位同学来读陶罐跟铁罐的争辩。来读下面的话?生:(读)师:谁能读得比他好!生:(读)师:真是一个谦虚而不懦弱的陶罐。同学们真会学习,现在请同桌分角色来读一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要读出他们的语气,可以加上动作,表情。等会儿请同学上台表演。生:四个同学来读师:谁来评价一下。读了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你想对陶罐或铁罐说些什么呢?(四)小练笔1、 你想对陶罐或铁罐说些什么呢?2、 通过陶罐和铁罐的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五)总结同学们,学习了陶罐和铁罐我们要学习陶罐的谦虚、友善、宽容。同时,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

11、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六)板书设计陶罐谦虚争辩和睦相处(美观)和铁罐骄傲奚落恼怒(氧化)六、 课后反思陶罐和铁罐课文内容简单易懂,生动有趣,我放手让学生自读,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作适当的指导。本课通过对话展开情节,因此对话的朗读是课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我引导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表现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体会他们的不同内心活动。比如:通过“你敢碰我吗?”“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 可以看出铁罐的自以为是,傲慢无理。通过“不敢,铁罐兄弟。”“何必这样说呢?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可以看到陶罐的谦让宽容。在学生自读后,提出问题、组织讨

12、论的方式进行检测:陶罐和铁罐是怎样对待对方的?让学生找出对话部分,反复读,根据课文对陶罐、铁罐语言、神态的具体描写,提出自己的看法。比如:铁罐傲慢、蛮横无礼;陶罐的谦虚、友善、宽容。继而再提出:通过陶罐和铁罐的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交流对课文蕴含道理的认识,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如,要谦虚,不要骄傲;要多看别人的长处,要正确对待自己的不足;骄傲的人下场可悲。在学生说出以上认识后,再引导学生联系已学过的课文和生活经验加深理解。但我在指导朗读中要注意:首先要弄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内心思想感情。有的语句没点出说话时的神态,可引导学生从语句中体会该用什么语气来读。铁罐可以按照“傲慢轻蔑恼怒怒

13、不可遏”,这样的情感线索来体会朗读时不同的语气,“你敢碰我吗?”语调上扬,有挑衅的意味,显出他的傲慢;“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语调下沉,突出“懦弱”,以示看不起;“住嘴!”由于陶罐言之有理,铁罐恼羞成怒,因而声高气粗;“你算什么东西!”“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语调要紧凑高扬,读出铁罐蛮不讲理,怒不可遏的心态。而陶罐自始至终是谦和宽容的态度,语言也是平和讲理,语气自然平稳。比如,“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面对铁罐的傲慢无理,陶罐据理力争,“但不是懦弱”,语气要加重,以表达自己不与之相碰的原因,以及内心的坚强。在自己反复朗读体会的基础上,再分角色来读。分角色朗读,要把角色不同的语气读出来,可同桌互换分角色朗读,也可集体分角色朗读。我想通过这样的反复理解,学生可能会读得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