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绘画缺乏造型怎么办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3838313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孩子绘画缺乏造型怎么办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孩子绘画缺乏造型怎么办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孩子绘画缺乏造型怎么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孩子绘画缺乏造型怎么办(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孩子绘画缺乏“造型”怎么办?我侄女5岁了,小的时候,我没有让她刻意模仿、临摹画,而是让她自由涂鸦,以保持她的想像力。可是现在女儿在幼儿园里出现了一个问题,她画的画还是些随意的线条、不规则的图形,和其他同学的画有很大区别,很多小朋友都嘲笑她画的画。久而久之,女儿都不太敢动笔画画了。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简笔画的图书,大多标明适合56岁儿童,请问我可以让孩子学简笔画来提高她的绘画技巧吗?可我又看到很多书里说孩子绘画主要是培养其创造力和想像力,画简笔画会不会对孩子的审美能力造成贵面影响呢?我陷入了矛盾之中,不知该怎么办。从这个案例来看,如果孩子已经5岁了,还是以涂鸦和象征的方式进行绘画,确实需要提高她在造

2、型方面的能力了。因为一般来讲,孩子在5岁左右已进入形象期,能根据自己的想像与概括,画出比较像或大概像的事物形状。并且孩子在这一时期也希望画得像,但如果还不能画出比较像的事物形状。确实容易打击孩子的绘画兴趣与自信。那么,如何提高孩子在造型方面的能力呢?方法是多样的,让孩子进行简笔画练习,是其中的一种方式但采用这种方式时,容易出现一些弊端。第一,孩子在提高造型能力的同时,也容易束缚其想像力。因为孩子在画的过程中,是一种被动思考与表达的过程,即主要是按照书上的方式进行模仿,或回忆书上的表现模式,而不能自由地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达。第二,由于简笔画的标准化程度较高,容易形成对孩子所画事物形状的高标准要

3、求,而一旦孩子建立了这样的高标准,就较难提高自己的绘画信心了。第三,即使孩子能画出一些简笔画以后,也并不一定代表他的造型能力就提高了。因为孩子可能只是凭记忆记住了某种事物的形状怎样画,而一旦脱离了书上的图形或让其自由创作时,就不敢动笔了。可是,正如案例中所说的,现在市面上的确有很多简笔画的书,种类五花八门,十分畅销。为什么呢?我想可能正是它们抓住了家长急于求成的心理。从短期效应来看,画简笔画的确能提高孩子的造型能力,可是提高孩子的绘画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要让孩子进行一些简笔画的临摹或练习,建议最好在孩子5岁以后,并且要注意从简单的简笔画开始,否则不容易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另外要适可而止,不

4、要让孩子长期依赖简笔画。从长远来看,当孩子的造型能力与自信都提高了以后,就要更注重引导他脱离简笔画而进行自由表达。要想更好地提高孩子的造型能力,我们更提倡家长采用以下的引导方式:(1)语言引导具体的语言引导,可以激发孩子的想像力,进而对生活经验、思想情感等方面做出回忆、想像和再创造。另外,还能让孩子在画某种事物时的表现思路更加明确、清晰,而不至于思维混乱,无从下笔。场景一:黑旦想画一辆车,却又画不出。于是我便和他展开了对话。老师:“你想想车都由哪些部分组成?”黑旦:“车厢,车轮”(他说出了一些大的要素。)老师:“那你想先画车的哪部分呢?是车厢还是车轮?”黑旦:“先画车厢。”(如果孩子说不知道,

5、那么可以提议说:“那我们先画车厢好吗?”孩子同意后,我们再鼓励他画出车厢。)老师:“那你画吧,看看你的车厢是什么形状的,有多大?”于是黑旦画了一个类似于圆的车厢。(如果孩子不敢动笔,可以鼓励他说:“车厢有各种各样的,你画成什么样都行。”如果孩子还是不敢动笔,那我们则可进一步引导说:“你想画成什么形状的?是长方形、圆形、还是其他形状的?”如果孩子说想画成长方形的,那么再鼓励他画出。)车厢画好后,我继续引导说:你的车有几个轮子啊就这样,孩子在我的引导下,画了其中最大的一辆汽车。是黑旦第二幅有关车的作品,并且是他自己画的。(2)降到孩子能达到的水平示范如果成人通过语言的引导,孩子还是不敢动笔,那么我

6、们可以降到孩子能达到的水平进行示范。这可以帮助孩子通过视觉感受来获得一些感知经验并建立信心。从而弥补仅通过听觉来获得经验时所带来的不足。场景二:金金在画车时对我说:“我不会画车,你来帮我。”于是我先通过语言来引导他,可他仍然不肯动笔。于是我在别的纸上随便画了几种车厢。画得不像,也不规矩。因为我想让孩子看到后,觉得画车厢很简单,自己也能画,这样孩子便容易有信心动笔了。金金看到我画的车厢后,自己便也画了几种。(3)手把手示范-如果孩子经过成人的语言引导示范后,仍不肯动笔。成人可以把着孩子的手,帮他开个头,然后在与他一起画的过程中,成人视机把自己的手移开,让孩子自己接着画。“手把手”可以帮助孩子通过

7、动觉来感知和认识一些现象与规律,从而弥补仅通过视觉和听觉学习所带来的不足。在动中学,是孩子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场景三:乖乖在画车时,也要求我帮忙。一开始,我先通过语言来引导她,她不肯自己画,我又示范了两种车厢的画法。她仍然不肯自己动笔,老是担心自己画得不像。于是我把着她的手说:“来,咱们一起画。”然后我俩共同握笔画了一段车厢,接着我把手松开并鼓励她自己接着画。她自己一直画到纸的边缘,于是我又握着她的手,帮她向下拐个弯,然后她自己接着画完了整个车厢。最后我引导她画出了车的其他部分。(4)降到孩子能达到的水平与其一起画这是一种间接的引导方式,它不需成人进行具体的引导,而是通过成人与幼儿一起画的过程,让幼儿潜移默化地感受并吸收一些成人的表现方式,进而促进幼儿表现方式的发展。场景四:一次,我看到桃桃一直以涂鸦线条的方式来画人,于是,我就给她画了一幅头足人作品。因为孩子一般在3岁半左右,便有能力画出头足人,所以我便进行了这样的尝试。当桃桃看到我的画后,也尝试着用我的方式来表现人物了。需要提醒家长的是,以上这些引导方式,家长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在运用过程中,各种方式可以结合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