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选修试题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3834895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革选修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改革选修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改革选修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改革选修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改革选修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改革选修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革选修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试题精选1、【2012 高考历史江苏卷24A】( 10 分)梭伦“采取曾是最优良的立法,拯救国家” ,对后世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因为雅典宪法完全是寡头政治的, 所以在群众眼中,宪法上最残酷和苛虐的部分就是他们的奴隶地位;当然,他们对于每一件别的事也一样感到不满,因为他们觉得他们自己实际上什么事都没有参与。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材料二(梭伦)说: “我制定的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 双方(贵族和平民)都要适可而止,以公正为本。然而,在阶级社会中,根本利益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 梭伦受到了来自两方的攻击,被迫无奈,最后只身逃出希腊。冯俊科西方幸福论从梭伦到费尔巴哈请回答:

2、( 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国家形成初期寡头政治的弊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弊端给雅典带来的社会危机。( 4 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梭伦采取的保护平民有限政治权益的措施。(3 分)( 3)据材料二,分析梭伦无法达到改革目标的根本原因,并指出梭伦的哪些观念对后世民主政治产生了积极影响?( 3 分)2、(2008 年高考山东文综33 题) (10 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公元前 6 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后来,克里埃尼图斯开办公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5 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280 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 1

3、)按梭伦立法,跻身第三等级的克里埃尼图斯能享受什么政治权利?(2 分)如果生活在秦国,依据商鞅之法,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提高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4 分)( 2)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剥夺了贵族特权,在此过程中,两者采取的策略有何不同?(4分)3、( 2010 年高考福建文综41 题 A)(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 一夫关中土沃物丰 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 戎晋不杂。并得其所,上含往古既叙之义,下为盛世永久之规。纵有猾夏之心,风尘之警,别绝远中国,隔阂山河,虽为寇暴,所害不广。摘自 西晋

4、江统徙戎论材料二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摘自 北魏 杨衔之洛阳伽蓝记材料三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 变替的“胡化”和“汉化” 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摘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关于民族问题的主张,概括其理由。(6 分)(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并谈谈你对当时民族关系的认识。( 9 分)4、( 2012 高考文综福建卷41A)【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

5、料一(德意志)“所在教士职位都应该脱离那暴虐的教皇,并且要恢复地方主教的职权”;“应该规定,凡属世俗的事都不应该送到罗马判决,只应该由世俗当局处理。”马丁 ?路德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 1520 年)材料二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第一版印了4000 册,不到一周便销售一空。这本书在一年之中,至少重版了十三次。克利斯坦宗教改革材料三九十五条论纲 原本只是那个时 代教会改革呼声中的一声 就像一个在黑暗森林中行走的小孩,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刘新利欧洲文艺复兴史( 1)据材料一指出马丁 ?路德的主张。为什么材料二所述“公开书”销量这么大?(7 分)( 2

6、)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推动了“点燃了整片森林”的力量还有哪些?(8 分)5、(2011 山东高考 ) 下列是一组与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相关的文字和图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右图描绘了被地主宣布“ 解放 ” 的农民伏在地上亲吻主人脚面的情景。 一个目击者回忆农民听取“ 解放 ” 法令的反应时说,“ 农民们愁容满面并且低下了头农民中怨声和叫喊越来越高 ” 。 1876 年,一位地主说: “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1)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必要性。( 6分)(2)

7、 关于农民获得 “解放 ”,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描述,你认为上述哪一描述较为客观并说明理由。(4 分)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这个厂建立不到六年,就造了十艘主力舰。每艘备有百门大炮,其中七艘已在海上游弋,另外三艘即将下水 埃及是一个没有木材、铁矿和铜矿的国家,是一个缺乏训练有素的工人和水手的国家。正是在这个国家里,建成了造船厂,并在短期内把海军扩展到如此惊人的地步。 1834 年法国元帅马尔蒙材料二在我第二次 (1833 1835) 访问埃及时,农村中体格健全的人已经少见,不是缺一两颗门牙(这样就无法咬住子弹)或断一节手指,就是少一只眼睛或双目失明,这样可以不被征召入伍。英国旅行家兰

8、恩材料三 穆罕默德阿里“致力于把埃及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国。他坚信埃及人民要富强起来,必须在国内生产自己所需的一切,而尽可能地减少进口” 。 1837 年俄国驻埃及领事杜哈梅尔材料四穆罕默德阿里建造了一座宫殿,但破坏了整个埃及。埃及人民中流传的一句话请回答:上述材料给我们描述了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不同侧面,肯定性的材料有哪些?( 2 分)否定性的又有哪些?( 2 分)各是依据哪些改革措施做的评价?(8 分)7、( 2011 年江苏高考24 题 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9 世纪中后期,日本政府大力推行殖产兴业政策,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

9、志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守屋典郎日本经济史材料二自明治初年,渐行所谓奖励工业。 (工部省)开拓矿山、制造机械和造船一不计利息,不计减损 产品不能销售之物,则自行标价,尽藏库中 故而穷于支付工资与购入材料,只能以补贴营业金的名义从大藏省申报领取。即或是矿山、造船等需用几十万元的官营事业也都是如此弊病。高桥龟吉日本近代经济形成史材料三经济学者田口卯吉 (1880 年)发表评论说: “政府之制造,已确实妨碍民间同种产业之兴起, 应该中止劝奖保护之政策,使政府的事务限定在适当的领域之内 日本人民业已足以同外国人竞争,业已能够经营制造商业,何须政府自身为之?”米庆余明治维新日本

10、资本主义的起步与形成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治维新之初政府殖产兴业的方式及原因。(3 分)( 2) 19 世纪 80 年代,日本殖产兴业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材料二、三,概括这种变化的原因。( 5 分)( 3)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泄露事故以后,政府对东京电力公司实施了监管。据此并综合上述材料,请就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谈谈你的认识。(2 分)8、【 2014 青岛一模 ?戊戌变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伯兄(康有为)规模太广,包揽太多,同志太孤,当此排者、忌者、挤者、谤者盈衢塞巷 安能有成?弟私窃深忧之。康广仁致易一书材料二戊戌变法期间, 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各种变法诏令184

11、条,包括政治、 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几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 美 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导致维新派“同志太孤”的主要变法措施。( 4 分)( 2)据材料一、二,指出维新派变法的失误之处,( 4 分)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2分)9、( 2009 福建文综卷,41A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绝,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敢为政法也。然求其时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推移即时,若名书佳画,墨迹尚存,而易

12、于临摹,如宫室衣裳,裁量恰符,而立可铺设,则莫如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矣。考其维新之始,百度甚多,惟要义有三:一曰大誓群臣以定国是,二曰立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曰开制度局而定宪法。日本之强,效原于此。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材料二在制定宪法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的并上书说,英国的政治制度只符合英国的需要,普鲁士的政治制度却比较接近日本的国情,日本在制宪法工作中定下的基调是:“ 按普鲁士方式组成一个不向国会负责的内阁。” 摘编自钱乘旦论明治维新的失误( 1)据材料一说明康有为建议光绪帝 “取鉴于日本之维新 “的理由(不得照抄原文) ,指出这份奏折在戊戌变法中的地位。 ( 8 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

13、,指出康有为主张效法日本10、( 10 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开制度局而定宪法”的实质及其局限性。 ( 7 分)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两次改革不囿于传统,除旧布新,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面对社会转型,两次改革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各是什么?举例说明。(4 分)( 2)依据改革的措施,概括说明两次改革“除旧布新”的形式有何不同,并指出其对历史发展所起的相同作用。( 6 分)11、( 2007 年高考山东文综33 题)( 10 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王安石变法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人们对此却评价不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今介甫为政 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司马光家传集材料二司马光:“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