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六语上《怀念母亲》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3833116 上传时间:2023-11-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l六语上《怀念母亲》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l六语上《怀念母亲》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l六语上《怀念母亲》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l六语上《怀念母亲》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l六语上《怀念母亲》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l六语上《怀念母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六语上《怀念母亲》(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案年级六学科语文课题怀念母亲课时1主备人杨艳霞 学校 学张小学使用人学校 教材分析怀念母亲是人教课标实验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祖国在我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是季羡林先生所写。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的深深眷恋。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语文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素养,比如:他们可以很好地去读一篇以前没有学习过的课文,并且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对于语文学习有一定的兴趣。而且,因为学生即将进入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因此课堂上的注意力比较集中。但是,因为学生对作者对生身母亲的悔以及对祖国母亲的爱感悟不够,所

2、以在课堂上教师应多方面调动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生之中,进一步与文本、作者展开对话,从而把握课文的情感,提高语文素养。教学目标1. 利用字理识记会意字“频”,并理解其意思,进而理解句子的意思,掌握借助重点词语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2. 借助课外资料以及反复引读的方法,创设情境,在读中感悟母亲对季老的爱,进而体会季老对母亲的爱。3揣摩重点语句,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教学重难点重点作者对两位母亲所怀着的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难点揣摩重点语句,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学流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

3、、谈话导入 1.猜猜他是谁? 2.简介季羡林。 3.提起季羡林,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他头上的光环,然而,他的内心深处却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愫,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他,了解他。(板书课题:怀念母亲)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自主地猜猜他是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样设计,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下了解季羡林的生平,萌生对季老的崇敬之情。二、整体感知请同学们自由默读课文,想一想:母亲指的是谁?作者对母亲怀着怎样的情感?学生默读课文,自主探究老师提出的问题 这样设计,既可以提高学生默读的速度,促使学生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之外,还可以很快地使学生对课文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三、品读课文(一)抓课文主线。师:母亲去世

4、后,季老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直到许多年后,母亲还常常出现在梦中;留学德国,故国母亲的一草一木也会浮上心头。请从课文中勾出描写这个意思的几句话。1、会读书的同学,可以把一段话读成一个词。(频来入梦)2、板书并指导书写“频”。3、会读书的同学,又可以把一个词读成一句话。(二)品读思母之情1、利用课文中的留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习11月18日的日记,了解触景生情的写作方法。2、利用资料补白,体会季母对季老的爱,从而感受季老对母亲的爱。师引读:“我曾暗暗下定了决心,立下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没等到我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永远远地走了。”女生齐读;师再引读:“当

5、我赶回家中,看到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全班齐读。3、学习第二自然段,利用音乐渲染,教师范读此段。(三)品读思国之情。1、自由朗读季老的其余几篇日记,想一想祖国母亲频来入梦的原因。2、默读11月16日的日记,完成想象说话:因为季老想到( ),所以觉得有点凄凉。因为季老想到( ),所以觉得有点甜蜜。 (四)抒发情感。纵情朗读散文寻梦的开头与结尾,思考交流:1、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面影?2、你从这开头结尾中又感受到了什么?3、从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找出描写这种情感的句子,读给大家听。4、读课文的开头与结尾,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学生自主查找,感受深的词语或句子。 学生自由朗

6、读日记,并思考日记所用的写作方法。学生接读“我痛苦了几天数十年如一日”。 全班接读“我痛苦了几天数十年如一日”。学生结合亲身实际,谈谈与母亲的相处的一件事。读其余几篇日记。一个学生朗读补白资料,全体学生从中体会季老对祖国的思念之情,体会浓浓的赤子之心。 有感情朗读寻梦在讨论交流中明确表达顺序,体会感情。抓住主线进行教学,潜移默化地教会学生掌握将文章读薄、读厚的方法,在读的过程中不断与文本展开对话,与作者展开对话,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新课标指出,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因此,在本段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引读的方法,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设身处

7、地的想,与作者情感共鸣,体会作者失母后那无尽的悔。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除了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通过补白方式,使学生置身文本情景,感受语言文字背后作者深沉的情感因素,也是攻克难点的一条捷径。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从整体把握全文,体会情感。四、总结、拓展 1945年,持续了6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闭幕,归心似箭的他头也没回,登上了回国的吉普,并写下了一首诗(课件,音乐)留学德国已十霜,归心日夜忆旧邦。无端越境入瑞士,客树回望成故乡。生齐读后欣赏我的中国心。学生齐读季羡林的诗,并听歌曲我的中国心。将教材内容有机地与课堂教学进行整合,并增加了课外的知识。五、布置作业:1、摘抄

8、感受最深的语句。2、仿照11月18日的日记写一篇日记。3、搜集有关“祖国在我心中”的诗歌、散文等,举办一期展览。生自选作业。作业既有对课文内容的深一层体会,又有课堂上刚学到的“触景生情”写作方法的运用,同时还有课外资料的搜集整理任务,这样将课内所得延续到了课外,实现了“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的要求。作业设计1、摘抄感受最深的语句。2、仿照11月18日的日记写一篇日记。板书设计 怀念母亲生母 祖国敬意爱慕频来入梦课后反思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感觉自己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得比较到位:一、能抓住课文主线进行教学:本篇课文因为引用了作者的日记、散文等,所以文章内容相对较散,但如果细读文本,我们不难发现,“

9、频来入梦”是本文的一个关键词,抓住了这个词语,就抓住了文章的核心。二、体现了读中感悟、以读促情的课程设计理念:纵观每一课的教学设计,我们都能看到这样一个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因此,我把目光定格在了文章的第二自然段,让学生在我的引读下,在音乐的渲染下入情入境地读,设身处地的想,与作者情感共鸣,体会作者失母后那无尽的悔,感受作者的失母之痛,感受语言文字背后作者深沉的情感因素。教学本身就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这节课的教学,我感觉在读写结合的训练上还是有点欠缺,尽管进行了写作方法的指导,也让学生揣摩了作者的表达方法,但是如果课堂上能让学生动笔写一写,并将好的感悟与大家分享的话,教学效果一定会更好一些。注:编辑要求:标题:黑体二号 正文:仿宋小四 课后反思:红色、楷体、小四 段落、行距:1.5倍 对齐方式:左对齐,标题居中,正文首行缩进 除语、数学、英语科外,其他学课暂缓实施电子备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