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3827738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83 大小:4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参考单位: 姓名: 莒南县教学研究室二一三年二月目 录第一单元 负数负数的初步认识(一)2负数的初步认识(二)6比较数的大小12第二单元 圆柱与圆锥圆柱的表面积16圆柱的体积20圆锥的体积25第三单元 比例比例的意义29比例的基本性质33解比例37成正比例的量41成反比例的量46认识比例尺51图形的放大与缩小56用比例解决问题60第四单元 统计统计65第五单元 数学广角抽屉原理69抽屉原理的应用78编号: 备课时间:负数的初步认识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教科书P24例1、例2,“做一做”12题和练习一13题。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创造符号表示两种相反意义

2、的量的过程,了解负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3.在探究中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发展学生的符号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三、教学重点:经历负数的产生过程,了解负数的意义。四、教学难点: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五、教法要素:1.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认识。2.原型:(1)生活中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2)利用箭头、数字、图形等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3.探究的问题:(1)什么是正数?什么是负数?(2)正、负数如何读写?负号可以

3、省略吗?(3)0是不是负数?它是正数吗?六、教学过程:教学设计参考个性化备课(一)唤起与生成1.回顾旧知。让学生说一说学过了哪些数?在学过的数中最小的数是几?2.生成问题。有没有比0更小的数?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二)探究与解决探究一:什么是正数?什么是负数?1.出示温度计,让学生观察上面的刻度。教师提出问题:0刻度上面的16表示什么?0刻度下面的16表示什么?这两个16的意义相同吗?学生回答。教师小结:零上16和零下16是以0为基准的两种相反意义的量。2.启发学生思考:零上16用16表示,那零下16可以怎样表示呢?先让学生自主创造表示的方法,然后全班交流,并让学生分别说明。教师总结:

4、零上16用16表示,零下16用16表示。3.出示课本例2,让学生说说这些数各表示什么?使学生明确:“”表示存入,“”表示支出。教学设计参考个性化备课 教师小结:存入、支出是两种相反意义的量。4.提出问题: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表示相反意义的量的例子?让学生举例并把所举例子中的具体数量用“”“”写出来。(注意各写一边)教师用集合的方法进行分类,说明什么是正数,什么是负数。(板书:正数、负数)。探究二:正、负数如何读写?负号可以省略吗?1.提出问题:负数怎么读呢?让学生试读黑板上的数,教师再示范读。2.让学生随意说几个正、负数,其他同学写出来。在此基础上,教师强调:在书写时正号可以省略,负号不可以省略

5、。3.教师提问: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负数?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数量的实际例子。探究三:0是不是负数?它是正数吗?出示“做一做”第2题。1.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米,海平面以上用什么数表示?海平面以下呢?让学生尝试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启发学生思考:0是正数吗?是负数吗?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使学生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分界点。教学设计参考个性化备课3.让学生自主阅读“你知道吗”中负数的发展历史,丰富学生对负数的认识。(三)训练与应用1.“做一做”第1题。学生回答,集体订正。2.练习一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练习一第3题。让学生明确“

6、以北京时间为标准”,就是把北京时间看作0。让学生明白题意后,独立完成,同桌互评。(四)小结与提高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负数,谁能快速的说几个负数?负号可以省略吗?正号呢?0是负数吗?是正数吗?这节课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课外延伸:其实,生活中的负数远远不止这些,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搜集一下,做一个关于负数的调查报告。 (设计:彭春燕 审稿:孙晓强) 教学反思:编号: 备课时间: 负数的初步认识 (二)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教科书P5例3,“做一做” 第12题和练习一第45题。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在直线上表示数的过程,会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初步渗透数轴的

7、概念,体会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进一步感受正、负数的实际意义,逐步完善数的认知结构。2.在探究的过程中渗透模型、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能力。3.体会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三、教学重点:会在数轴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四、教学难点:在数轴上表示负小数、负分数。五、教学要素:1.已有的知识与经验:(1)会在直线上表示正数和0;(2)负数的认识。2.原型:四名学生以一棵大树为起点分别向西走2m、向西走4m、向东走3m、向东走4m的情景。3.探究的问题:如何在一条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六、教学过程:教学设计参考个性化备课 (一)唤起与生成 1.回顾

8、旧知。(1)填空: 如果零上3记作+3,那么零下4记作 。 如果上升10记作+10,那么下降12记作 。 如果向西走30m记作-30m,那么向东走40m记作 。 学生口答。 (2)把下列各数在直线上表示出来: 042.5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并让学生说说是如何表示的。2生成问题。教师引入课题:我们已经学习了在直线上表示正数及0的方法,那么怎样在直线上表示负数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 (二)探究与解决 探究:如何在一条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 1.如何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 (1) 出示例3。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找出数学信息。 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

9、呢? (2)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想法。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适当提示:要确定好起点(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 (3)学生根据刚才的交流,尝试画图。画完全班再次交流。交流时要围绕以下几点进行: 你是怎样画的?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并示范画法:首先确定好起点、方向和单位长度。即先画一条直线,在中间位置的点上画一棵大树(也可用符号来表示大树),以大树为起点,向左的方向为西,向右的方向为东,规定1个单位长度代表1米,再根据学生行走的方向和距离在直线上找出对应的点并画上相应的学生(也可用符号来表示学生)。 你是怎样用数来简明的表示学生和大树相对位置关系的?启发学生结合已有的正、负数知识,把直

10、线上的点和正、负数对应起来。学生回答,教师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 教师小结:由于既要考虑行走的距离,又要考虑方向,这就需要用正、负数来描述。即以大树为起点,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把学生运动后的位置和正负数对应起来。然后师生一起补充完直线上其他的点。再让学生把自己没画完的部分补充完整。 (4)补充事例,举一反三。 在直线上表示下列运动情况:向东1米;向西3米。 让学生说一说直线上其他点代表的数的意义,从而对数轴上的点表示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5) 揭示概念。 教师指出:我们可以像这样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把它叫数轴。 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样的直线叫数

11、轴。2. 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1)引导学生观察数轴,提出问题:从0往右起依次是哪些数?从0往左起呢?你发现数轴上的正、负数排列有什么规律? (2)学生思考,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学生说完后,教师结合板书小结:从0点往右依次是1,2,3,4,5,而从0点往左依次是-1,-2,-3,-4,-5,即数轴上0右边的是正数,0左边的是负数。3.如何在数轴上表示负小数和负分数? (1)让学生在数轴上表示-1.5。学生试做。全班交流,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表示的。教师小结:和找1.5的方法一样,只不过方向相反。教师指出:-1.5就是- 。然后提出问题:如何在数轴上表示负小数、负分

12、数呢?学生思考讨论。 全班交流,教师小结:向0的左边找,找的方法和正小数、正分数一样。(2)学生在数轴上表示出-3.5、-0.5、- 。(3)进一步体会正、负数的现实意义。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从起点分别到1.5和-1.5处,应如何运动?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从起点到1.5处,应从起点向东走1.5米;从起点到-1.5处,应从起点向西走1.5米。并引导学生发现:在数轴上表示0的点到表示1.5和-1.5的点的距离相等,但方向相反。 (三)训练与应用 1.“做一做”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交流第2题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做的?2.练习一第4、5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第5题汇报交流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描点的方法 。 (四)小结与提高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总结本课的重点内容:我们是怎样在一条直线上表示四名同学运动后的情形的?如何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数轴上的正数、负数的排列有什么规律?等等。你觉的自己表现怎么样?教师评价学生的表现,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评价。 (设计:侯德玲 审定:孙晓强 )教学反思: 编号: 备课时间:比较数的大小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教科书P67例4,“做一做”第3题和练习一第6题。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比较数的大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