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十一五”专项规划解读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3826937 上传时间:2023-12-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十一五”专项规划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十一五”专项规划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十一五”专项规划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十一五”专项规划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十一五”专项规划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十一五”专项规划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十一五”专项规划解读(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融合互动,创新发展,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十一五”专项规划解读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体地位,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基础性作用。长期以来,我国传统产业发展始终伴随着能源和物质的高消耗,粗放式增长带来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渗透性、倍增性和创新性作用,在传统产业的生产和服务环节提高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和现代化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推动传统产业结构升级,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性举措。加快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信息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机遇。为

2、贯彻落实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明确“十一五”期间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思路和重点,促进信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互动与融合,提高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对传统产业改造的支撑能力,信息产业部在深入调研、广泛论证,并组织开展一系列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并颁布了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十一五”专项规划(以下简称专项规划)。为便于行业内外加深对规划的理解,更好地贯彻落实规划,现将本规划的内容和特点做如下说明。一、关于“十五”回顾党的“十六大”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来,各部门、各行业对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认识不断深化,工作力度不断加强,信息技术在传

3、统产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重点行业和大企业的装备和流程信息化水平较高,电力、石化、冶金、机械、建材等传统行业信息技术应用进展迅速,大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信息化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企业管理信息化逐渐深入,网络化趋势日渐明显;一批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引导示范工作取得成效。但总体看,我国多数行业和企业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仍然不高,应用水平参差不齐,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层次较低,信息资源共享缺乏有效的协调整合。随着信息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我国信息产业对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都有了很大的突破,涌现出了宝信软件、一汽启明等一批在国

4、内传统产业改造市场具备相当竞争力的信息技术企业,国产电子信息产品在传统产业改造市场上的占有率逐年增加,但我国传统产业改造受制于人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在高档数控机床、汽车电子产品、可编程控制器等很多领域还大量依赖进口,装备和系统的二次开发能力较差。二、关于面临的形势专项规划从市场需求、技术需求和宏观环境三方面全面分析了“十一五”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面临的形势。在市场需求方面,随着我国信息化推进力度不断加大,传统行业普遍加大了信息化改造的投入力度,企业对于信息技术应用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趋势,包括行业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控制系统以及各行业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给应用电子产品带来了广

5、阔的市场空间。专项规划与各传统行业的“十一五”产业规划、科技发展规划和相关产业政策进行了充分的衔接,并就各行业信息技术投入开展了专项调研和专家研讨。信息技术渗透性强,信息技术在大、中、小型企业都有不同层次的普及,国内总体市场规模很难预测。从各部门规划和研究机构的推测来看,“十一五”传统工业部门信息技术应用的市场预计将超过2000亿元,新增市场主要集中在节能减排和生产环节的集成化和智能化。在技术需求方面,传统产业改造对信息技术的需求不断升级,分布式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多网融合、供应链管理、协同商务、网络化服务、数据挖掘、商务智能、高可靠与高可信等信息通信技术将受到更多重视和深入应用。规划编制组

6、就传统产业信息技术应用趋势组织过多次研讨会,各行业专家普遍认为,“十一五”我国传统行业信息技术应用将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重点工业领域已经初步实现单机自动化,未来五年,更高层次的集成化、智能化、网络化和绿色化需求凸现,如:石化行业将实现管理、计划和执行环节的有机结合,冶金工业的应用方向瞄准全工序无人化,而装备制造业的信息化趋势主要体现在数据共享和人机智能交互。在宏观环境方面,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从机遇来看,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内信息产业高速发展,为传统产业改造提供了更好的基础和条件;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进一步推进,我国传统产业改造的政策环境不断优化。从挑战来看,跨国公

7、司在我国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市场中的垄断优势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具有系统总成能力的本土信息技术企业亟待培育;推动传统产业改造的机制和体制改革任务依然艰巨。总体来说,我国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任重而道远。三、关于发展目标、指导思想与发展思路(一)关于发展目标专项规划围绕节能减排、发展模式转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出了各行业“十一五”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具体目标,目标的提出紧密结合了传统产业各领域的发展趋势,突出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总体要求。节能减排工作已经成为“十一五”时期传统行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中心任务之一,是信息技术应用需求最迫切、预期效果最显著的领域之一,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

8、融合的重要切入点,因此专项规划将节能减排作为核心目标。实现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传统产业节能减排的目标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包括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传统产业结构升级、流程改造、资源综合利用、管理提升等各个方面。实现这样的目标,要求信息产业部门与传统行业共同剖析症结、研究需求、开发产品、推动应用。(二)关于指导思想专项规划提出指导思想的核心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具体工作中突出“一个原则、一个导向、一个动力、一个主线和三个方面的融合”。专项规划提出了“行业抓重点、地方抓特色”的工作原则,也就是说,各传统产业要抓一批重点企业和重要系统,突出解决行业的关键问题和瓶颈问题,各地方要根据当地实际抓一批特色领域,

9、注重示范引导。“以需求为导向”。深入研究把握传统产业各领域、各环节对信息技术的需求是做好这项工作的首要任务。传统产业自身发展的切实需求是各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的导向,是企业加大信息化投入的导向,也是信息技术企业加快产品研发和服务模式创新的导向。“以自主创新为动力”。自主创新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也是各产业领域改造提升的主要动力。强调自主创新的意义在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变单纯依靠企业增加投资和重复建设推动技术应用的局面,将传统产业改造引导到更多依靠创新,更多强调协作和更多强调产用结合的轨道上来。“以企业信息化和共性技术应用为主线”。主线是贯穿整个工作的灵魂。以企业信息化和共性技术应用为主线是信息

10、产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推进传统产业改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专项规划指导思想中强调:传统产业改造融入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整体进程,推进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结构升级和管理创新的结合,引导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这是在新形势下对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出的新要求。将“三个方面的融合”作为指导思想,出发点在于进一步明确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工作已经从传统的技术改造转变为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相互融合和全方位互动;必须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体制创新、管理变革、产业融合等各方面协调推动。能否真正坚持和落实专项规划中的指导思想,对于未来几年推进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至关重要。(

11、三)关于发展思路专项规划从突出重点、技术与模式创新、推进方式、标准规范以及协调机制几个方面提出了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发展思路。概括起来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突出重点方面,围绕节能降耗、提高产业层次的中心任务,确定传统产业改造的关键环节;二是在技术创新方面,要把信息技术和传统产业技术相结合的集成创新作为鼓励和支持的自主创新重点领域;三是标准规范方面,要把行业标准的规范和制定工作放到突出的位置;四是要整合全社会的资源,加强电子企业与传统企业、中央与企业和地方合作,促进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的协调发展。四、关于发展重点为了强调产用结合,突出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的重点,增强规划的指导性,专项规划

12、从两个维度提出了若干发展重点。一方面,提出了基础性强、通用性强、关联度高的八项共性技术,这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应用能大幅度提升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效果;按照带动性强、应用面广、值得推广的要求在流程工业、离散工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公共服务等领域提出未来几年需要重点发展的关键系统,这些关键系统都是市场规模大,应用前景广,在传统行业具有重要影响的产品。另一方面,根据信息技术应用的特点和需求不同,明确了十一个传统产业部门信息技术应用的重点和方向。这些行业涵盖了我国传统产业部门的多数领域,专项规划提出的重点对各行业信息技术改造具有参考价值,也为应用电子产品、系统和软件开发企业指明了方向。(一)关于共性技

13、术和重要系统专项规划提出了八项共性技术和四个方面的重要系统,突出了各领域发展的共性信息技术和系统,明确这些共性技术和系统,对于提升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整体水平,增强信息产业服务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以下对几个关键技术和系统举例说明。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信息的“感觉器官”,是实现装备数字化、流程最优化的基础。当前,传感器技术在传统行业中的应用量大面广,如高级轿车的几大电子控制系统的精确度和智能化水平多数决定于汽车传感器的精度和可靠性,而工业现场自动控制的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传感器的水平。“十一五”期间,传感器技术向着微型化、高精度、低功耗、高可靠的智能传感器方向发展,而随着下一

14、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传感器网络等新应用将更加凸现。人工智能和优化技术。采用人工智能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使装备达到具有某种拟人的智能特性和功能,在满足生产安全要求及产品质量约束等条件下,根据环境变化适时调整,不断计算并改变过程的操作条件,使得生产过程始终运行在最优状态。“十一五”时期,冶金、化工等流程工业信息技术改造将集中在精细化控制和智能软件系统的二次开发方面,人工智能和优化技术在这些行业的应用尤为重要。网络协同和集成技术。协同商务、网络化制造、企业级的信息集成是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当前,多数行业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并未形成,信息孤岛问题严重,网络协同和集成技术是实现信息资源深层次共享的关键,为此

15、将其作为重点突破和推广应用的共性技术。绿色制造相关的信息技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作为高耗能、高污染大户的传统工业领域,节能减排的形势十分严峻。专项规划围绕绿色制造和节能减排提出了一系列技术和应用系统,目的在于通过关键技术应用,推进高耗能行业的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并在装备制造、冶金、化工和建材等重点领域探索形成循环经济新模式。DCS。集散控制系统(DCS)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和网络技术高度结合的产物,它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技术成熟,与先进的产业技术充分融合,在许

16、多行业获得广泛应用,实践证明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专项规划继续将集散控制技术作为关键技术,应用重点立足于加快技术改造,充分发挥DCS系统功能,并向先进控制和优化方向发展。FC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的出现加快了工业智能化的步伐。现场总线从抗干扰能力、鲁棒性到布线安装、系统扩展、投资费用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它完整地实现了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集成。同DCS系统相比,基于FCS的控制系统具有如下特点:一是现场数字化,降低成本,便于安装和维护,同时具有很高的传输速度和很强的抗干扰能力。二是FCS具有开放性,在FCS中,软件和硬件都遵从同样的标准,互换性好,更新换代容易。三是系统的效率高,系统可以同时执行多达十几个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