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挑战权威激活创新思维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3825435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鼓励挑战权威激活创新思维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鼓励挑战权威激活创新思维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鼓励挑战权威激活创新思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鼓励挑战权威激活创新思维(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鼓励挑战权威 激活创新思维 -两个教学案例引发的思考 周美金【案例1】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出师表师:出师表中的作者诸葛亮被人们称为忠良的代表.人臣的楷模,人们对其赞誉很多,如陆游称赞他“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同学们通过课文学习.课外资料查阅,你们认为诸葛亮是怎样一个人?生1:诸葛亮是一位足智多谋.忠心耿耿的人。生2:诸葛亮一生谨慎,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一位忠臣。师:刚才同学们对诸葛亮的评价很高,然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你们能结合课内外知识谈谈诸葛亮有哪些不足之处吗?(学生议论纷纷,兴致很高)生3:我认为在出师表中反映他对刘禅的不尊重。在文中,先后十多次提到“先帝”,

2、分明是义先帝老臣自居,对一个皇帝指手画脚,如“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生4:诸葛亮非常专横,在出师表中,他说谁是忠臣,谁就是忠臣。谁能干谁就能干。其他人就不忠诚不能干了吗?生5:我同意这俩同学的看法。魏延是蜀国大将,可诸葛亮硬说他有反骨。最后魏反了,可以说是他逼反的。生6:诸葛亮很固执。在他六出祁山时,魏延就向他提出一条很好的进军路线。可他偏要绕个大圈子,出祁山,走斜谷,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坐失战机,最后导致失败。生7:诸葛亮的领导才能不高。在军中,大小事事必躬亲,怎么不能安排别人我去做呢?一个指挥官要干的不是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师:是呀,诸葛亮终究不是完人,我们看待问题要一分

3、为二。【案例2】人教版初级中学语文教材第六册曹刿论战师:学完本文之后,在鲁庄公和曹刿两个人中,你觉得你喜欢谁?不喜欢谁呢?只要能说出几点理由,喜欢谁都可以。最好说说新的观点。生1:我不喜欢曹刿。理由有二:其一,他说话武断,如他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真的所有居高位的人都目光短浅吗?不见得,鲁庄公就很有眼光。其二,他说话不讲策略,曹刿对鲁庄公说话,语言生硬,幸亏是遇到鲁庄公这样的明君,否则,不但进言不成,反有杀身之祸。生2:我喜欢鲁庄公,他很勇敢,当齐师伐我时。在当时,齐国强大而鲁国弱小,面对强敌,鲁庄公准备抵抗,足见其勇气可嘉。生3:我也喜欢鲁庄公。他很讲民主。曹刿献策,与之对话,他能听取曹

4、刿的意见和建议,在作战时于曹刿同乘一辆车,这在古代君主中是很少见的。【分析】出师表和曹刿论战都是古文中的名篇,诸葛亮和曹刿在历史上的评也很高,而鲁庄公在人们心目中是软弱无能的形象,而在这两堂课上,学生却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对其“指手画脚”,对鲁庄公却推崇备至,那些语句无一不闪耀着创新的火花。在挑战权威中,不但让学生辩证的看人和事,还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了创新能力。【反思】一. 民主的课堂一氛围是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转换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教师只有放下学术权威的架子,蹲下来看学生,鼓励学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才能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只有在这样民主的环

5、境里,学生才能放飞心灵,触动灵感,创新的火花才会闪现。笔者认为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争论,让他们敢于发表见解;宽容学生的过错,容忍“异端分子”的存在。二. 搭建挑战权威的平台,是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外部动力。教师要为学生挑战权威搭建号平台,在学生平静的学习生活中,如果没有老师的点拨.“挑刺”.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就会熄灭。在这案例中教师的话 “你们能结合课内外知识谈谈诸葛亮有哪些不足之处吗?”虽不多,但恰好激活了学生的创新热情。这话在学生平静的心湖投下了枚石子,激起了千层浪,也点燃了学生的创新的火花,为学生挑战权威搭好了台。三.强烈的批判意识是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内部动力。学生的批判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他要求学生用怀疑的态度对待已成定律的人或事,要求学生对权威说“不”,包括老师权威,书本权威乃至学术权威,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思维定式说不,善于反过来想一想,从不同之处想一想,学生的批判意识是在老师的长期训练下形成的。当然,我们挑战权威,并不是毫无根据的否定一切。他要以符合实际为出发点,以激活创新思维为落脚点,否则会走向钻牛角尖的死胡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