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安徽省淮南二中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3824339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安徽省淮南二中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精选安徽省淮南二中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精选安徽省淮南二中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精选安徽省淮南二中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精选安徽省淮南二中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安徽省淮南二中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安徽省淮南二中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淮南二中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为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2答选择题(第I卷16题,第II卷1517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必须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3答非选择题(第I卷714题,第II卷1821题)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的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

2、草稿纸上答题无效。第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人缺少宗教,准确地说,缺少形式宗教,缺少外在的超越信仰,但中国人不是没有超越的时刻,不是没有道德的坚守。在别人那里,由宗教提供的东西,我们这里,由历史提供。我们相信,人可以通过他的德行、言论或功业成就一生的价值,流传后世。我们不相信末日审判,我们相信历史的审判。我们不相信有公正的上帝,我们相信有公正的历史。我们不相信有天堂地狱,好人死后会升天堂永享至福,坏人死后会下地狱永遭惩罚,我们相信历史,相信好人能流芳百世,坏人将遗臭万年。对历史或历史写作的这种信念,相信历史所具有的审判和拯救功能,可能是中国人的生命哲学之

3、一。像孔子之道不行于世的时候,他就退而写史,他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像司马迁遭受男性奇耻大辱,隐忍苟活,也在于他相信历史的拯救,他可以藏之名山,传之后人,以待者。但到了近代,这种历史感开始出现问题了,林则徐晚年感慨,青史凭谁定是非?中国人一旦对历史产生怀疑,它能否沉淀出真实,能否对人物和事件达到公认的道德定论,传统的道德秩序就根本动摇了。我们可以说,现代转型上百年就是为了解决这种历史危机的。只是上百年的历史进程都没解决得很好。这主要表现在中国人的史观出现了问题,历史正义反而被意识形态教条和政党学说取代了。最近二十年,在个人史观方面有所阐述的仍是非常少的。我们数得出的,柏杨的 “酱缸”文化说、金观

4、涛的超稳定结构说、苏晓康的大陆文明说等。这些说法大同小异,都是要指出中国人、中国历史或中国文化的不足,以求得更大进步的努力。他们都属于历史主义史观的范畴。这些个人史观都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它们跟传统中国史观相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忽视了历史中的个人,就是从人心人性的位置上后退了,退到历史决定论、历史主义的怀抱。这些史观虽然表达得都极富个性,却从孔子、司马迁那类个人写作的历史传统里退后了一大步。那种建基于人心人性之上的历史审判功能,经由孔子、司马迁等人示范的惩恶扬善的意义,就被一种转型的历史目的代替,为这一历史目的服务的各色人物都有了可以理解、同情之处。这些史观虽然突破了党派的意识形态史学,

5、但他的史观跟意识形态历史没有太大的差别。可以说,发达社会的制度功效正是中国人理想的历史审判能力。遗憾的是,今天中国人的历史感还没有强到超越古人,达到跟发达社会同步的程度。我们今天的现代转型在这方面的工作做得还不够,比如我们虽然也有审判监督意愿,但我们的社会机制没有建立起,社会意识走在社会机制的前面,这些经济学家、学者们之所以还能够作秀、表演,是因为我们的社会还未形成一种良性机制审判他们、认识自己。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中国人虽然缺少形式的宗教和外在的超越信仰,但是中国人也还是拥有超越的时刻,也还是会有道德的坚守。 B中国人相信好人能流芳百世,坏人将遗臭万年,好

6、人死后会升天堂永享至福,坏人死后会下地狱永遭惩罚。C司马迁在遭受男性奇耻大辱后,却能隐忍苟活,在于他对历史或历史写作的信念,他相信历史的拯救功能。D柏杨、金观涛和苏晓康等人在个人史观方面的阐述,突破了党派的意识形态史学,都属历史主义史观范畴。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段首先从比较的角度,阐述中国人的历史观,认为相信历史所具有的审判功能就是中国人的生命哲学之一,并举孔子、司马迁之例加以证明。B段从近代和现代转型时期说明中国人历史感出现的问题,指出打破历史正义被意识形态教条和政党学说取代的局面就可以解决这种历史危机。 C.段首先介绍在个人历史观阐述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7、接着拿传统中国历史观与之相较,指明这些史观说法相近,表达相似,存在明显不足。D.段阐明中国人虽有审判监督的意愿,但因社会机制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他们心中理想的历史审判能力,即发达社会的制度功效还没体现出。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林则徐曾对历史产生过怀疑的感慨,中国人一旦对历史的审判和拯救功能产生怀疑,就会造成传统道德秩序根本动摇。B近二十年提出的个人史观,虽有一定的意义,但却从人心人性的位置上后退到了历史决定论、历史主义的怀抱中。C如果中国人的历史感能强到超越古人,即使没有达到跟发达社会同步的程度,社会生活中的诸多问题也会迎刃而解。D我们的社会如能建立起一种

8、良性机制,促成对学者们的监督和审判,就能很大程度上限制、减少他们的作秀、表演。二、(3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徐邈字景山,燕国蓟人也。太祖平河朔,召为丞相军谋掾,试守奉高令,入为东曹议令史。魏国初建,为尚书郎。时科禁酒,而邈私饮至于沉醉。校事赵达问以曹事,邈曰:“中圣人。”达白之太祖,太祖甚怒。度辽将军鲜于辅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竟坐得免刑。后领陇西太守,转为南安。文帝践阼,历谯相,平阳、安平太守,颍川典农中郎将,所在著称,赐爵关内侯。车驾幸许昌,问邈曰:“颇复中圣人不?”邈对曰:“昔子反毙于谷阳,御督罚于饮酒,臣嗜同二子,不能自惩,时复

9、中之。然宿瘤以丑见传,而臣以醉见识。”帝大笑,顾左右曰:“名不虚立。”迁抚军大将军军师。明帝以凉州绝远,南接蜀寇,以邈为凉州刺史,使持节领护羌校尉。至,值诸葛亮出祁山,陇右三郡反,邈辄遣参军及金城太守等击南安贼,破之。河右少雨,常苦乏谷,邈上修武威、酒泉盐池以收虏谷,又广开水田,募贫民佃之,家家丰足,仓库盈溢。乃支度州界军用之余,以市金帛犬马,通供中国之费。以渐收敛民间私仗,藏之府库。然后率以仁义,立学明训,进善黜恶,风化大行,百姓归心焉。西域流通,荒戎入贡,皆邈勋也。讨叛羌柯吾有功,封都亭侯,邑三百户,加建威将军。邈与羌、胡从事,不问小过;若犯大罪,先告部帅,使知,应死者乃斩以徇,是以信服畏

10、威。赏赐皆散与将士,无入家者,妻子衣食不充;天子闻而嘉之,随时供给其家。弹邪绳枉,州界肃清。正始元年,还为大司农。迁为司隶校尉,百寮敬惮之。公事去官。后为光禄大夫,数岁即拜司空,邈叹曰:“三公论道之官,无其人则缺,岂可以老病忝之哉?”遂固辞不受。嘉平元年,年七十八,以大夫薨于家,用公礼葬,谥曰穆侯。(节选自三国志,有删节)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后领陇西太守 领:兼任B值诸葛亮出祁山 值:恰逢C常苦乏谷 苦:痛苦D以市金帛犬马 市:购买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达白之太祖 蚓无爪牙之利 B. 而臣以醉见识 赵王岂以一璧之

11、故欺秦邪C. 乃支度州界军用之余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D. 随时供给其家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太祖得知徐邈违令饮酒而大怒,准备处罚徐邈,最终因校事赵达和度辽将军鲜于辅二人的劝谏才得以免刑。B明帝认为凉州地处遥远,南面与蜀汉相接,于是任命徐邈为凉州刺史。徐邈不负所望,使凉州界内清静安宁。C为了稳定边界,徐邈逐渐收缴了民间的私人兵器,并通过兴办学校、教化民众等措施,使社会风气逐渐好转。 D朝廷任命徐邈为司空,徐邈认为三公是讨论国家大政的官员,自己又老又病不宜担任,最终坚决推辞不到任。把原文中加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2、(1)然后率以仁义,立学明训,进善黜恶,风化大行,百姓归心焉。(5分)译文: (2)若犯大罪,先告部帅,使知,应死者乃斩以徇,是以信服畏威。(5分)译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南乡子王安石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绕水恣行游,上尽层楼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注:此诗为王安石晚年谪居金陵、任江宁知府时所作。8这首词的上阕是运用什么表现手法表达情感的?请简要分析。(4分)9这首词以“槛外长江空自流”作结,有何妙处?(4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甲:而浮生

13、若梦,为欢几何? , 。 , 。 , 。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乙: ,集芙蓉以为裳。 (屈原离骚)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 (诸葛亮出师表)人生亦有命, ?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师者, 。 (韩愈师说) ,皓腕凝霜雪。 (韦庄菩萨蛮) ,常在于险远。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三、(2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最后的山美弗拉塞尔缅因州北部的秋天,黄昏将近,天上零零落落地挂着些许浮云,一朵一朵的云影将这山区的景色装点得格外瑰丽、动人。几个取着印第安名字的少年营地就坐落在这儿。 当微风在清凉的黄昏里颤颤悠悠时,我每每站在一棵老橡树下,举目凝望,前方的灌木丛和沼泽地尽收眼底;再往前数哩,一座小山映入眼帘。这是一座很不起眼的小山。光秃秃的山峰下是一个荒芜的牧场,牧场上星星点点地生长着野桧树,裸露的花岗岩点缀其间。然而,数哩以外的这座小山却以某种魔力在吸引着我,召唤着我。我无法移开自己的目光。我心里明白:假期结束以前,我一定要爬上那座山越过牧场,穿过灌木丛,绕过花岗岩,一直向前向前,直到爬上山顶。我一定要这么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