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3810099 上传时间:2023-11-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内容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材版本教学课时共 1 课时 第1 课时课 型自读课教学目标1、理解本文精彩的比喻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和强烈的感情。2、了解作者,通过对文章的学习,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唤起学生对李大钊先生的崇敬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教学重点1.学习并运用正确的朗读方法,诵读课文。2.分析比喻的含义,体味比喻说理的生动形象和说服力。3.联系生活实际,正确地感悟雄健精神对我们的现实意义。教学难点1、分析比喻的含义,体味比喻说理的生动形象和说服力。2、.联系生活实际,正确地感悟雄健精神对我们的现实意义。教学准备课件教 学 过 程修注栏(一)导入李大钊所生活的年代,军阀混战

2、、列强入侵尤其是五四运动之后,封建军阀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加紧了对中国人民的压迫,社会黑暗到了极点。中华民族千疮百孔,步履维艰难。在这种“艰难的国运”面前,是垂头丧气,悲观失望,还是正视现实,挺起胸膛,振奋起民族精神?当时,有一部分五四运动期间一度觉醒的知识分子又陷于迷惘之中,走到了十字路口。他们有一腔爱国热血,却看不到中国的希望,不知所措地叹息、彷徨。在这严峻的历史关头,针对这种现实和精神状态,李大钊站出来大声疾呼,振奋起雄健的民族精神,树立起冲破险阻的必胜信心。这在当时浊流滚滚的思想文化界,无疑如一道闪电,一声惊雷,给人以极大鼓舞。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他在1923年写的一篇文章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

3、国民。(二)整体感知题目与内容:结合课文内容解读“艰难”“雄健”,说说两个词分别蕴涵哪两层含义。艰难:自然:逼狭,崎岖,险阻。国运:处境艰难。雄健:自然:浩浩荡荡,浊流滚滚,一泻万里;国民:一往无前,在艰难境界中前进。(三)再读探究1、语言与写法(1)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比喻说理。长江黄河过沙漠、山峡国民在艰难境界情况里的精神等等。本文用了一系列比喻来说理,既生动形象又有说服力。试再找出文中还用了哪些比喻,表现作者什么情怀?用长江大河比喻民族生命的进程。长江大河有时在平原上一泻万里,有时却在丛山叠岭中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进程“亦复如是”。用旅行来比喻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走到平坦的地方

4、,固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用扬子江、黄河比喻中华民族。用“浩浩荡荡”比喻中华民族历史势不可挡,一往无前。用“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比喻中华民族历史的向前发展。用“曲折回环崎岖险阻”比喻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用长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比喻中华民族前进中的艰难斗争。这些比喻表现了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作者内心的豪情壮志。2、整体与局部(1)再从题目看“艰难”与“雄健”之间有何联系?两组词的位置可否调换?不能调换,它们有因果关系:艰难的国运造就一大批真正的骑士、革命者,只有雄健的国民,才能扭转艰难的国运,唯有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才能锻炼造就国民的雄健

5、精神。(2)什么是雄健的精神? “雄健的精神”,也就是民族的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奋斗中能体味到成功的乐趣。(3)怎样理解课文“奇趣横生”、“冒险的美趣”、“一种壮美的趣味”、“人生最有趣味的事”中的“趣味”?这种种趣味,都是经历艰难险阻以后的趣味,是一种快乐,一种幸福,一种值得回味的经历。高尔基在海燕中叫做“战斗的欢乐”,毛泽东则说“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这“快乐”、这“乐”,就是本文中的“趣味”。(4)本文结尾说:“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

6、生最有趣味的事”这个看法对不对?为什么?中华民族发展到20世纪20年代,所逢的“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但完全不必悲观。适逢其会,是弄潮儿大显身手的千载不遇的好时机。具有敢于面对现实、敢于斗争的雄健精神的革命者,为了建造繁荣昌盛的新中国,就会满怀豪情,在奇绝壮绝的斗争中获得“壮美的趣味”。(四)品味朗读四组读一至四节,全班齐读第五节,注意读出文章的磅礴激越的情感。(五)拓展延伸今天的中华民族,国运昌盛,联系国际形式来想想,我们还需要“雄健的国民”吗?发扬雄健的精神,是时代的需要。在今天,也同样会“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遇见“崎岖险路”,出现“奇绝壮绝的境界”,这些虽然与李大钊所处的时代条件已完

7、全两样,但是仍然需要我们拿出雄健的精神,建设我们美好的祖国。(六)归纳小结本文作者以长江大河奔流向前比喻中华民族生命进程,以崎岖险路比喻中华民族所逢的历史征途,在艰难困苦中毫不气馁,坚信革命必胜,民族必兴,气魄雄健豪壮,表现了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同学们,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乃至每个人在前进的道路上,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面对困难,我们就是要靠雄健精神;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像奔流不息的长江、黄河那样勇往无前板书设计 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 艰难:自然:逼狭,崎岖,险阻。 国运:处境艰难。 雄健:自然:浩浩荡荡,浊流滚滚,一泻万里 国民:一往无前,在艰难境界中前进 雄健的精神: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奋斗中能体味到成功的乐趣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