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调研报告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3808184 上传时间:2023-09-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8.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育工作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德育工作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德育工作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德育工作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德育工作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德育工作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育工作调研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德育工作调研报告德育工作调研报告近年来,学校以行规教育为重点,大力开展德育活动。如营造 浓郁的“赏识文化”氛围,班级文化建设及校园橱窗、宣传栏也 体现“赏识教育”办学理念。经过班主任论坛、德育科研、校本 培训等活动,提高学校德育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学 校开展了一系列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组建 了鼓号队、合唱队、竖笛队等学生团队,让学生有更为广阔的成 长空间。读书节、艺术节、校运动会等大型活动的举办,使校园 充满快乐、和谐的文化氛围。大队部定期开展“六评”、“行规 操”、“二十二天养成一个好习惯”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 习惯,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学生在校内、班内角色体验

2、丰富,为 个性成长、优质发展奠定了基础。学校积极开展“请跟我来”、“家长学校优质课比赛”、“专家报告”、“开放日”等家长学 校活动,加强了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增强了育人合力。1、学校发展目标办学理念:赏识激励,和谐发展办学目标:一所面向全体提供均衡、优质教育服务的现代学校;一座充满赏识文化气息的师生精神家园。培养目标:习惯良好,身心健康,人际和谐,发展优质校园精神:求真求实,成人成己校训:为每个生命翘起大拇指1、学校办学理念。具体而言,“赏识激励”是手段和载体,学校努力建设,不断优 化赏识性评价制度,形成赏识管理体系,开展赏识教学、赏识德 育研究,形成赏识文化氛围。“和谐”是具体指向于学生

3、与教师的发展。将学生培养目标和教师发展目标的思考结合起来,借助 于赏识激励的教育氛围和的教育、教学管理手段,以促进师生和 谐发展前提下的个性长足发展为根本目的,让每一个孩子受到适 切的教育,每一位教师得到有针对性的成长帮助,从而促进学生 与教师健康、自主、和谐的发展。赏识教育是尊重学生与教师的 天性需要、童真需要的教育;是不同类别学生和教师都能享受教 育的自由、丰富、和谐,都能表示自己的独特与丰富,获得成长 和发展的教育;是学生与教师共同创造出富有活力、充满生机、 整体和谐的学校教育。2、学校发展的阶段目标、总目标。在“赏识教育”办学理念的指引下,依托“管理、教学、德育” 三个层面操作载体,整

4、合各类资源,经过三年努力,把学校办成 教育教学设施配套,办学规模适中;教育教学各项运行机制规 范、高效;教师、学生综合素质区内同类学校领先;校园环境优 美、和谐,初步具有赏识文化特点;办学水平达到武汉市市素质 教育综合评估特色校标准,在区域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校。、具体目标与措施。优化学校管理系统。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科学、民主、开放”的管理思想,继 续探索赏识激励的管理模式,制定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形成十里铺小学赏识管理手册,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学生的全 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层级管理,形成目标 管理体系,实行多渠道、全过程信息反馈,加强对目标实施的评 价调控。结合绩效工资

5、改革,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程序 规范,结果公正的考评、聘任机制,促进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行。促进干部、教师整体发展。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培养与选拔与培训学习, 完善干部月反思,月考核、月公示制度,建设主动、勤勉、廉 洁、高效的工作作风,大力提高干部的政治思想水平和工作能 力,打造一支作风民主,业务精干充满活力的干部队伍。坚持“优师强校”战略,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科学发展 观,人才观统领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端正教 育思想,提高教师师德整体水平。多渠道、高质量抓好教师校本培训和在职继续教育,提升教师的 专业素养。引导教师积极践行赏识教育理念,制定个人发展规 划,

6、认真培养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并建立相应的奖励措施, 为教师的发展创造机会。加强教师团队建设,倡导自主发展、综 合发展,追求职业生活质量的教师文化,形成促进教师发展的多 样组织形态与多种具体活动载体。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 尚,身心健康,教有特色,学有深度,具有主动发展、追求优质 的精神风貌,具有赏识教学研究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培养一批在赏识教学方面独有建树的特色教师,推进我校持续发 展。加强德育研究。继续完善与推进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大班主任奖励力度,加强班 主任工作培训研讨,完善教师层面的合作制度,重新研究正、副 班主任的分工,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合作促进机制。 在现有“

7、请跟我来”家校联系册基础上不断丰富家校合作新机 制,形成多渠道德育建设合力。进行学生各年龄段成长过程记录与分析,尊重学生成长特点与能 力,以“ 22天养成一个好习惯”和“行规操”为载体,探索和发 展真正有效的行规训练体系,形成赏识习惯手册。继续发挥赏识特色活动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以“赏识之 星”评比展示,赏识文化班级创立,特色社团活动开展,社会实 践行等形式,不断强化德育实践与体验,提升德育工作实效,初 步形成赏识德育模式。提升教学、科研质量水平。加强课程领导力和执行力,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加强教研组、备 课组建设,加强毕业班管理,努力构建高效课堂,提高各科教学 质量,力争三年内主要学科成绩均达到或超过区均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