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本科必修)2016期末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3803938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本科必修)2016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本科必修)2016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本科必修)2016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本科必修)2016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本科必修)2016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本科必修)2016期末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本科必修)2016期末试题及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本科必修)2016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健康促进的基本策略不包括( )。 A倡导 B沟通 C协调 D赋权 E社会动员2在健康的内涵中,心理的完满状态指的是( )。 A保持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 B自尊、达观,有心理适应能力 C没有心理痛苦、没有心理失能 D能发挥社会功能、得到社会支持 E没有社会家庭摩擦、有归属感3在拉斯韦尔“五因素”传播模式中,能回答“对谁说”的是( )。 A传播者 B信息 C媒介 D受传者 E效果 4从健康传播效果的层次看,以下表述属于健康信念认同的是( )。 A.能指出酗酒对健康的危害 B相信低钠盐有利于健康 c反对家人或他人

2、在自己身边吸烟 D经常参加步行、游泳、打太极拳、大秧歌舞等健身活动 E不能经常吃新鲜蔬菜、水果 5“驾驶机动车时使用安全带”属于促进健康行为中的( )。 A预警行为 B求医行为 C遵医行为 D病人角色行为 E保健行为 6关于“知一信一行”理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卫生知识是建立健康信念的基础 B卫生知识增加必然导致行为改变 C态度是行为改变的动力 D只有人们建立信念,才有可能发生行为的改变 E从增加知识到转变态度,直至行为改变不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7健康相关行为是指( )。 A与疾病有关的行为 B与健康有关的行为 C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 D促进健康的行为 E危害健康的行为 8急性呼吸

3、道感染和腹泻是导致农村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为降低其死亡率而进行的健康教育项目的一级目标人群是( )。 A要幼儿 B要幼儿母亲 c村级医生 D妇幼保健人员 E儿科医生 9PRECEDE-PROCEED模式中,用于确定健康相关行为影响因素的诊断是( )。 A社会诊断 B流行病学诊断 C行为诊断 D教育诊断 E管理诊断 10.在制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时考虑长远的发展和要求,体现了制定计划的( ) A整体性原则 B弹性原则 C前瞻性原则 D从实际出发原则 E参与性原则 11在“使项目地区80%的孕妇相信住院分娩有利于母子平安”这一健康教育具体目标的表述中,缺少了5W中的( )。 A目标人群

4、是谁(Who) B-在多大范围内实现这种变化(Where) C实现什么变化(What) D在多长时间内实现这种变化(When) E变化程度是多大(How much) 12关于评价,不正确的描述是( )。 A通过评价可以完善项目执行过程 B评价是项目的最后一项工作 C评价是客观实际与课接受的标准之间的比较 D评价分为过程评价和效果评价两类 E健康教育计划中应该包括评价计划 13角色扮演最适用于培训中( )。 A学习新知识 B学习新技术 C学习沟通技能 D学习操作技能 E学习决策能力 14.健康状况指标,发病率、死亡率等属于( )。 A形成评价指标 B过程评价指标 C效应评价指标 D结局评价指标

5、E总结评价指标 15问卷编写的原则不包括( )。 A尽量使用专业术语 B避免问题含混不清 C避免使用复合型问题 D避免使用诱导型问题 E采取适当方法降低问题敏感度16下列不属于门诊教育的形式是( )。 A随诊教育 B咨询 C专题讲座 D随访教育 E候诊教育 17在城市社区健康教育中,常见病防治健康教育的内容不包括( )。 A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B提高疾病防治过程中的依从性 C卫生法律法规教育 D安全教育,防止意外伤害 E新老传染病防治教育 18开展烟草控制的策略不包括( )。 A制定控烟政策 B加强健康教育 c提高香烟质量 D帮助吸烟者掌握戒烟技巧 E全社会参与共同行动 19对普通公众开展结核

6、病防治健康教育重点内容是( )。 A结核病的临床表现 B结核病的基本知识及有可疑症状时及时就诊 C结核病免费治疗政策 D结核病治疗方案 E抗结核药物的副作用 20属于艾滋病预防健康教育重点人群的是( )。 A流动人口 B一般人群 C吸毒者 DHIV感染者 E艾滋病患者二、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21.健康素养(世界卫生组织)22传播23自我效能24计划设计25社区健康促进三、问答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26试比较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特点。27.简述影响高血压患者坚持服药行为的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28简述非等同比较组设计的优势与不足。29为什么说医院健康教育是行

7、之有效的治疗手段?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B 2.B 3. D 4. B 5. A6. B 7. C 8. B 9. D 10. C11. D 12. B 13. C 14. D 15. A16. D 17. C 18. C 19. B 20. A 21健康素养(世界卫生组织)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健康素养”定义为人们获取、理解、实践健康信息和服务,并利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 22传播 通常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的符号进行的信息交流与分享,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行为。 23自我效能 是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和判断,即个体对自己有能力控

8、制内、外因素而成功采纳健康行为并取得期望结果的自信心。 24计划设计 是一个组织机构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途径等所有活动的过程。 25社区健康促进 是指通过健康教育和社会支持,改变个体和群体行为、生活方式和环境影响,降低社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社区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社区健康促进的两大构成要素是:健康教育及其他能促使行为和环境有益于健康改变的一切社会支持系统。三、问答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 26.试比较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特点。 (1)大众传播的传播者为职业传播机构,人际传播中,交流双方互为传播者和受传者

9、。(2分) (2)大众传播通常采用电子或印刷媒介,人际传播无需非自然媒介。(2分) (3)大众传播的传播速度快,而人际传播的传播速度慢。(2分) (4)大众传播反馈较慢,而人际传播反馈及时。(2分) (5)大众传播的受传者为社会大众,而人际传播的受传者局限于某些个体或群体。(1分) (6)大众传播信息可以保存,人际传播容易发生信息失真。(1分) 27.简述影响高血压患者坚持服药行为的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 倾向因素:指能为行为改变提供理由和动机的现行因素,包括知识、态度等。(2分)如高血压病人自身对高血压病知识的了解程度;相信坚持服药可以控制血压等。(2分) 促成因素:指促使某种行为动

10、机或愿望得以实现的因素,包括技术和资源等。(2分)如病人就医方便;医生定期询问服药情况;有比较经济实惠的降压药物,自己可以承受长期医药费; (1分) 强化因素:指目标人群在行为改变后所获得的各种正向或负向反馈。(2分)如血压控制后,自身健康状况有所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家人的支持和提醒。(1分) 28简述非等同比较组设计的优势与不足。 非等同比较组设计属于类实验设计,其设计思想是设立与接受干预的目标人群(干预组)相匹配的对照组,通过对干预组、对照组在项目实施前后变化的比较,来评价健康教育健康促进项目的效应和结局(4分)。 该评价方案的优势在于通过与对照组的比较,有效地消除一些混杂因素,如时间因素

11、、测量与观察因素等对项目效果和结局的影响,从而更科学、准确地评价健康教育健康促进项目的效果(3分)。 不足:增加了对照组,即增加工作量,消耗的人力、财力、物力更多。其次,对照组选择不当可能存在选择偏倚。第三,就对照组而言,没有进行任何干预,但也要进行两次调查,可能会增加失访(3分)。 29为什么说医院健康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 首先,通过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和依从性。有助于患者遵从医嘱,主动配合治疗(4分)。 其次,通过健康教育,实现对患者的心理保健,可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消除患者及家属的不良心理反应,帮助他们以积极的、平和的心态对待疾病,帮助他们建立战胜病魔的信心(3分)。 再次,许多疾病与不良生活方式和卫生行为习惯密切相关,在治疗疾病中,除药物治疗外,必须坚持饮食控制、适当锻炼等非药物方法(3分)。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