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说课稿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3803900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说课稿(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于都中学地理教研组人文地理说课稿农业的区位选择江西省于都中学岳辉华农业的区位选择是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的第一节,内容包括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和农业地域的形成两部分内容。一. 说教材1. 教材的作用和地位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十五”和“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农业对国家的稳定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农业的生产和布局也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 和学生学习的难点。所以,本节课具有较强的实际和应用价值。另外,本节内容又是本章第二、 三节进一步分析世界典型农业地域类型所必备的基础知识。2.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及其农业区位选

2、择的因素(2) 利用图表分析法让学生理解农业生产的布局、变化与区位因素的关系(3) 通过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对两幅地理景观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地理的综合分析方法(2) 通过法国和西班牙两国农业区位差异的对比,让学生学会区域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思想,培养学生充分、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自然资源 的观念3. 教学重点和难点综合分析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布局的影响二. 说教学方法在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教育思想指导下, 充分运用图文、活动、案例进行形象、生动、 直接的启发,主要采用案例教

3、学法,辅以比较法和图表分析法,力求实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三. 说学习方法本节课立足于学生活动和案例分析,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培 养学生自学能力方面主要采用活动讨论法,辅以对比法四. 教学程序教学纲要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引入新课用时事法以当前备受关注的“三农”问题引入引导学生关心时事中的地理, 并引起学生对本课题的重视, 体现课题的时代性二、讲授新课(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 区位的含义2. 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自然因素:气候、水源、地形、土壤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运输、政策等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 察,教材第42页中两幅地理景 观图,弓1出区位的含义

4、,并归 纳出农业区位的两层含义用读图分析法引导学生从自然 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对两幅地 理景观图进行比较, 层层设问, 最后讨论出影响农业区位选择 的因素:活动1 : “世界水稻种植分布区 域”首先要求学生在地图上找 出孟买、北京、罗马的地理位 置,然后指导学生观察三个城 市的气温和降水图,结合水稻 的生长习性,得出气候对农业 区位选择的影响活动2:“江西泰和县千烟洲的 立体农业”,说明地形、土壤因 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运用案例教学法,利用“城市 周边农业发展变化”,“海南岛 大规模蔬菜栽培”等案例来说 明市场,交通等社会经济因素 也会影响农业的区位选择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培养学生

5、综合分析能力帮助学牛建立地理空间观念训练学生有关气温和降水统计图的分析能力活动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 生理解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 素,加强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体现主体性教学的思想3.影响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二)农业地域的形成1、农业地域的概念2、农业地域的形成通过案例 “环地中海地区农业 变迁”说明影响农业区位因素 不是一成不变的。自然因素较 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变化较快, 但人类可通过经济技术条件对 自然因素进行改造,例如塑料 大棚可以改变温度,修筑梯田 可以改造地形用讲述法讲解农业地域的概念 通过案例2: “澳大利亚混合农 业的形成”,从澳大利亚气温分 布、降水分布、人口分布分析 澳大利亚

6、混合农业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树立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因 时制宜的思想让学生理解农业地域的形成是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 农业用地的结果,让学生学会 协调人地关系,走农业可持续 发展道路三、巩固小结尝试让学生构建本节课框架结 构加强本节知识联系,展示人地关系课后思考?查找相关资料,思考影响赣南地区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有哪些?(让学生了解家乡,建设家乡)五、板书设计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区位的含义2、农业区位的含义3、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4、影响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二农业地域的形成1、农业地域的概念2、农业地域的类型3、农业地域的形成过程2008年7月

7、19日农业的区位选择说课稿安徽省黄山市屯溪一中地理组:储松根农业的区位选择是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的第一 节,内容包括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和农业地域的形成两部分内容。一、说教材1教材的作用和地位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十五”和“十一五” 规划的重点,农业对国家的稳定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农业的生产和布局也是 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和学生学习的难点。所以,本节课具有较强的实际和应用价值。 另外,本节内容又是本章第二、三节进一步分析世界典型农业地域类型所必备的基础 知识。2、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及其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2)、利用

8、图表分析法让学生理解农业生产的布局、变化与区位因素的关系(3)、通过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两幅地理景观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地理的综合分析方法(2) 、通过法国和西班牙两国农业区位差异的对比,让学生学会区域比较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树立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思想,培养学生充分、合理利用 资源,保护自然资源的观念3、教学重点和难点综合分析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布局的影响二、说教学方法在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充分运用图文、活动、案例进行 形象、生动、直接的启发,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辅以比较法和图表分

9、析法,力求实 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三、说学习方法本节课立足于学生活动和案例分析, 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指导学生的学 习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面主要采用活动讨论法,辅以对比法。四、教学程序 为了积极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环节: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归纳总结:教学纲要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引入新课用时事法以当前备受关注的“三农”问题引入引导学生关心时事中 的地理,并引起学生 对本课题的重视,体 现课题的时代性二、讲授新课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农业区位的含义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教材 第42页中两幅地理景观图(教师提

10、供 两个地区的地理位置图、中南半岛热 带季风气候的气温和降水统计图,同 时利用教材45页澳大利亚降水分布 图),让学生思考这两幅景观有什么 差异,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差异?引 出区位的含义,并归纳出农业区位的 两层含义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2、影响农业区位选 择的因素用读图分析法引导学生从自然环境、 社会经济环境对两幅地理景观图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人文地理说课稿(第#页共8页)江西省于都中学地理教研组(1)自然因素:行比较,层层设问,结合图3.13最后气候、水源、地形、讨论出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并土壤要求学生认识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2)社会经济因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素:市场、劳

11、动力、交通运输、政策等活动与探究:下列农业生产的布局和活动设计的目的是运变化主要受哪些区位因素的影响?用具体事例帮助学生为什么?理解农业生产的布局、 变化与区位因素的影 响,加强了学生探究能 力和读图分析能力的 培养,体现了主体性教 学的教育思想。活动1: “世界水稻种植分布区域”帮助学生建立地理空首先要求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孟买、北间观念京、罗马的地理位置;然后指导学生训练学生有关气温和观祭二个城市的气温和降水图,结合降水统计图的分析能水稻的生长习性,得出气候对农业区力位选择的影响活动2: “江西泰和县千烟洲的立体农业”要求学生利用地理示意图分析地形、土壤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活动3: “亚热

12、带沿海地区农业景观的变迁”3、影响农业区位因 素的变化(二)农业地域的形成1、农业地域的概念2、农业地域的形成说明市场,交通等社会经济因素也会 影响农业的区位选择指导学生阅读案例1 “环地中海地区 农业变迁”(配合地中海气候区图以 及欧洲西部政区图,引导学生对比分 析法国和西班牙两国农业区位因素 差异,从而提出对地中海地区农业发 展的建议),说明影响农业区位因素 不是一成不变的。自然因素较稳定, 社会经济因素变化较快,但人类可通 过经济技术条件对自然因素进行改 造,例如塑料大棚可以改变光热条 件,修筑梯田可以改造地形等等。然 后完成案例后的活动。用讲述法讲解农业地域的概念通过案例2:“澳大利亚

13、混合农业的 形成”,从澳大利亚气温分布、地形 分布、降水分布、人口分布分析澳大 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过程,然后通过 案例后的活动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 业的特点和形成原因。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 体分析,树立农业生产 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的思想让学生理解农业地域 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 展农业、合理利用农 业土地的结果,让学 生学会协调人地关 系,走农业可持续发 展道路三、巩固小结尝试让学生构建本节课框架结构加强本节知识联系,展示人地关系五、课后思考查找相关资料,思考影响黄山地区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有哪些?(让学生了解家乡,建设家乡)六、教学反思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手段拓宽学生视野,协调教材与社会实际的联系,创设一个 宽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讨论思考中进一步加深对农业区位选择的理解。 使学生的 学习即以教材为主,又不拘泥于教材,把地理教学的宽度延伸到课堂之外。 当然最重 要的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教学较好的实现了知情意行的统一, 完成新课 标下的三维目标。但同时,本课教学中对学生的读图、用图的能力要求较高,而学生 对此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课前对学生进行辅导。七、板书设计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农业区位的含义2、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3、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二农业地域的形成1、农业地域的概念2、农业地域的形成人文地理说课稿(第#页共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