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版18个闻言虚词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3802138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华版18个闻言虚词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精华版18个闻言虚词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精华版18个闻言虚词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精华版18个闻言虚词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华版18个闻言虚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华版18个闻言虚词(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8 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而1连词。(1) 表并列: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2)表递进:可译为“并且”或“而且”。(3) 表承接:可译为“就”、“接着”、“然后”、“于是”,或不译。(4) 表转折:可译为“但是”、“却”。(5)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6)表修饰:即连接状语,可不译或译为“地”。 (7)表因果:可译为“因而”。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3音节助词。常与其他虚词构成“复音虚词”。如:“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二、何1疑问代词。(1) 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

2、“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2)作宾语,常放在谓语动 词前,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2副词。(1) 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2) 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3复音虚词。“何如”、“何以”。(1) “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2)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三、1语气助词。(1) 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3、、“呢”(2)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3)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吗”(4)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表舒缓语气,可不译。2用作介词。相当于“于”。3作词尾。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的)四、乃1副词。(1) 表示顺接,可译为“就”、“这才”等。 (2)表示转折,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3) 表示限制或条件,可译为“才”、“仅”等。 (4)表示出乎意外,可译为“竟然”。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3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4“乃”有时还作连词用,释为

4、“而且”、“可是”、“却”、“于是”等。五、其1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2) 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 译为“他”、“它”,不能加“的”。(3) 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4) 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5)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2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祈使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

5、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 “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3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是还是”。六、且1连词。 (1)表示递进关系。(2)并列关系。(3)表示转折,相当于“但是”。(4) 有时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2副词。 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七、若1.代词 (1)表人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2连词。(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3复音虚词。“若”和“夫”、“至”结合,

6、组成“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八、所1. 助词。(1)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的人”、“的事物”、 “的情况”等。(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2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3复音虚词“所以”。“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九、为1介词(1) 一般读去声(wei)o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2) 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 “给”等。(3)表示动作、行

7、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4)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因为”、“由于” (5)表示被动。读阳平声wei,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 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2助词。读阳平声wei,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 3动词,表判断,可译为“是”。其他动词意义可结合语境灵活翻译。十、焉1 语气助词。(1)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 (2)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 (3)在词或短语后,起附加作用,相当于“然”。2代词。(1)相当于人称代词“之”: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2)疑问代词,可译为

8、“哪里”。3兼词。 相当于“于之、于是”。十一、也1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1)表判断。 (2)表肯定。(3)表疑问。(4)表感叹。“也”表示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句中一般要用疑问代词。 (5)表商量。可译为“吧”。 2语气助词。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十二、以1介词。(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 么身份”等。(2)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3) 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4) 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

9、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2连词。(1)表并列或递进,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2) 表承接,可译为“而”或省去。(3) 表目的,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4)表修饰,可译为“而”,或省去。(5)表结果,可译为“以致”。3动词。可译为“认为,以为”、“用”、“行”等。4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十三、因1介词。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凭借、对象、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2 连词。 表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

10、。十四、于1介词。(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 “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2) 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可译为“比”。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3) 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2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1)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2)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分

11、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十五、与1连词,表示并列,可译为“和”、“跟”、“同”。2介词,表示相关,可译为“和”、“跟”、“同”。 3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感叹、反诘(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欤”)。4用于句中,无意。5动词。可译为“给予”、“授予”、“结交”、“参加”等。十六、则1 连词。(1)表承接,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2)表假设,相当于“假使”、“如果”或“那么”、“就”。例: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3) 表转折、让步,可译为“可是”、“却”,或译为“虽然”、“倒是”。2副词。 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十七、者1助词。(

12、1)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2)定语后置句标志词,可不译。(3) 有时放在时间词之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4) 有时放在数词后边,可译为“个”、“样”之类。十八、之1 代词。(1)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2)指示代词, 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2助词。(1)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2)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3)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 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4) 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5) 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