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22001员工能力意识培训管理程序(G)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3797391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HR-22001员工能力意识培训管理程序(G)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HR-22001员工能力意识培训管理程序(G)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HR-22001员工能力意识培训管理程序(G)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HR-22001员工能力意识培训管理程序(G)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HR-22001员工能力意识培训管理程序(G)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HR-22001员工能力意识培训管理程序(G)》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R-22001员工能力意识培训管理程序(G)(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G2003.02.28CFC郭振荣黄贵东根据一体化运行修改张 谦F2000.12.15CFC郭振荣陈玉林依据质量部门意见修改杨国康E2000.7.4CFC郭振荣陈玉林根据质量管理体系改版修改杨国康D2000.12.15CFC郭振荣陈玉林根据S00-2内审发现问题修改杨国康C2000.5.10CFC郭振荣陈玉林根据组织机构调整及运行中的问题修改杨国康B1998.11.15CFC曾健陈玉林根据试运行中发现的问题修改杨国康修改版Rev.日期Date状态Status编制人Drafted by审核人Reviewed by修改-评语Modification-observation

2、批准人Approved by中国核工业第二三建设公司China Nuclear Industry 23rd Construction Corporation文件编码Doc. No.CNI23适用Application分类代码Classification codes分部编号Subdivisions1.2.参考文件ReferencedocumentRev.:CATEGORY等同Identical名称:Name:修改Modified新编 New文件名称:Title of document: 员工能力意识培训管理程序Procedure for Management of Employees Abili

3、ty, Consciousness & Training文件类型:管理程序 级别: 普通Document type:Management procedure Class: N 发行:中国核工业第二三建设公司Issued by: China Nuclear Industry 23rd Construction Corporation标记Symbol内部标识号Internal identification numberHR-22001本程序未经中国核工业第二三建设公司书面批准不得外用、复制和泄露。This Procedure is the property of the CNI23. It mus

4、t not be used, reproduced, transmitted or disclos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the CNI23修 改 页 REVISION修改版Rev.修 改 章 节Modification - Paragraph ABCDEFG第一次发布根据试运行中发现的问题修改根据组织机构调整及运行中的问题修改根据S00-2内审发现问题修改根据质量管理体系改版修改依据质量部门的意见修改根据一体化要求做适应性修改,该程序内部标识号由原HR-23001改为HR-22001目 次1 目的2 范围3 程序管理4 参考文件5

5、 职责6 员工能力、意识识别7 培训管理8 记录1. 目的本程序描述了对员工能力、意识的识别及评价的要求,通过开展与之相关的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使之熟悉自己在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活动方面的职责,学习和掌握本岗位技能,按规定要求作好本职工作。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与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有影响的员工能力、意识识别,培训及资格考核。3. 程序管理本程序由人力资源处管理,并具有以下签名: 编制:编制人; 审核:人力资源处负责人; 跨组织审核:企业规划和发展处、办公室、质量技术处、计划经营处、社会事务处、核能工程事业部、建设工程事业部、政治工作处、纪监审

6、纪处、财务处、工会; 批准:人力资源处主管领导。4. 参考文件公司质量手册(QEOHSM-QM)公司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QEOHSM -EOHSM)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员工岗位任职资格条件5. 职责5.1 公司主管领导:负责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审批培训计划,检查培训工作的实施情况。5.2 人力资源处:负责公司培训管理,编制公司年度培训计划;定期收集培训信息、关键岗位人员信息;负责公司员工能力、意识和培训工作的监督检查,评价培训有效性,负责公司总部对外培训并保存其培训记录。5.3 社会事务处:负责对公司总部员工的能力、意识进行识别并评估。制订总部年度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7、评价培训效果、保存培训记录,收集培训信息并上报人力资源处,接受监督检查。5.4 质量技术处:负责编制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培训计划,提供培训教材、考核试卷等,协助社会事务处组织实施培训。5.5 总部各职能部门及核能事业部负责编制年度培训需求计划,其中包括政治工作处组织的政治理论培训,提交社会事务处,协助培训实施。5.6 公司所属项目部及建设工程事业部:负责对本部员工能力、意识进行识别、评估,并组织培训,评价其有效性。制订年度员工培训计划,接受监督检查,对关键岗位人员做好统计工作。6.员工能力、意识的识别 由上述所指部门对所属以下人员能力、意识进行识别评价:6.1 管理人员:根据岗位职责和岗位

8、任职资格条件识别其能力、意识与现岗位要求的差距;6.2 班组长:根据班组长应具备的条件和素质(见全国建筑安装企业职工岗位培训教材)识别其能力、意识与现岗位要求的差距;6.3关键岗位人员:根据建设部关于贯彻建设企事业单位关键岗位持证上岗管理规定的实施意见,识别关键岗位人员的能力、意识与现岗位要求的差距;6.4 岗位变动人员:根据新岗位职责和新岗位任职资格条件,识别岗位变动人员的能力、意识与现岗位要求的差距;6.5 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程序及新的法律法规出现时,员工的能力、意识满足不了要求时。7培训管理7.1确定培训需求:根据各级、各部门及各类人员的能力、意识的识别,确定培训需求。7.2制定

9、培训计划7.2.1各单位及项目部根据能力、意识、培训识别的结果制定培训计划,经主管领导批准后报公司人力资源处。7.2.2 公司人力资源处根据培训需求,结合公司发展目标、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制定公司年度培训计划,报公司主管领导审批后下发项目部。7.2.3培训计划应明确培训的对象、内容、培训方式、实施的时间。7.3培训实施7.3.1人力资源处编制的专项培训计划由人力资源处具体组织实施。7.3.2各单位、各项目部的培训计划必须包括建设公司统一安排的培训内容并组织实施。7.3.3项目经理培训及继续教育、关键岗位人员(特殊工作人员)资质培训,均由建设公司确定培训方案,各单位人事部门协助组织实施。7.3.4特

10、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取证工作,由各单位人事部门与有关部门联系,定期做好该类人员的培训、考核、取证、复审等工作。7.3.5新进单位员工的入厂教育由各单位人事部门组织,直接进入项目部的由项目部组织实施。.7.3.6公司总部各部门脱产外培人员均需填写“员工培训申请表”(见附表5 ),并由部门或项目主管领导签字加盖公章,报人力资源处审核同意后实施;培训后应填写“培训项目记录表” (见附表4)交人力资源处备案。7.3.7各单位、项目部每季度将培训及关键岗位人员持证情况,通过“季度培训统计表” (见附表2)“关键岗位人员统计表”(见附表6)报公司人力资源处。7.3.8培训前就培训内容和方案与员工进行沟通、落实

11、培训人员、教材、教师、场地、以及所需的培训设施、设备评价材料(考试题、调查问卷)等。7.4培训内容:根据岗位职责、能力及文化程度、风险控制、环境的不同要求,对下列人员展开相应的培训,使各有关职能部门和各层次的员工都意识到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方针、质量及环境方针和程序要求的重要性。7.4.1管理人员:根据岗位职责要求,进行相关知识、能力、法律法规的培训。通过系列讲座、集中授课、发放资料、脱产外培等形式提高综合素质及领导、管理水平和质量、环境、安全意识; 7.4.2工程技术人员:根据施工技术要求,进行系统的专业理论培训和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程序及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通过集中授课、脱产外培、自学

12、等形式,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质量、安全意识。7.4.3关键岗位及施工人员:关键岗位指与质量、安全有直接关系的特殊工作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对上述人员进行专业技术、操作规程及质量、安全、环保知识等方面的培训,使其熟知自己的岗位职责及本人工作对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产生的影响。熟悉本岗位操作规程,具备本岗位应急准备与反应能力。培训可采用授课、结合工作特点、现场指导等形式进行,同时进行相应的考核。经培训取得专业资质后方可上岗。7.4.4转岗、复岗人员:根据新任岗位职责要求,进行上岗前相应的知识、技术、能力、意识等方面的培训。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7.4.5新进单位员工:进行有关法律法规、公司规章制度、企

13、业文化、质量、环保、安全意识方面的培训和有关业务知识的培训。7.4.6项目部人员:新项目部成立后,员工进入施工现场前应根据培训大纲要求进行质保、安全、环保、消防、职业道德及应急知识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根据岗位要求再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考试或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施工及业主要求组织相应的培训。7.5培训记录7.5.1人力资源处保存关键岗位人员培训名单及资质复印件,填写、保存由人力资源处统一组织的培训记录(包括培训计划、签到表、人员名单)。各单位、项目部自行组织的培训记录(培训计划、签到表、人员名单、试卷等)由各单位、各项目部培训部门填写、保存。7.5.2各单位、项目部培训部门 应建立“

14、员工培训登记卡”(见附表1),及时记录员工培训的情况,由各单位、项目部培训部门负责登记,7.5.3各单位、项目部建立关键岗位人员培训台帐,保存关键岗位人员资质复印件, (原件由工程公司保存并向人力资源处、项目部提供复印件),7.6培训评价 7.6.1培训评价可通过观察和资料的收集,评价培训是否达到岗位职责和岗位任职资格条件的要求。如:理论培训考试成绩、技能培训实际操作或答辩情况、培训记录等。7.6.2特殊岗位人员的岗位与资质是否吻合,证件有效期满后是否按期复审,复审的时间是否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无证或复审不合格者不得从事关键岗位。7.6.3人力资源处集中组织的培训及脱产外培,由人力资源处通过考试、问卷、座谈、讲座等方法了解培训效果。对各单位、各项目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