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届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及解析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3795235 上传时间:2024-01-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00.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届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及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3年届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及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3年届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及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3年届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及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3年届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及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届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及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届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及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 年 7 月 2023 届浙江省一般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祝考试顺当 (解析版)一、选择题1.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记载:“背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如图对应的诸侯国中属于姬姓的是A. 【答案】AB. C. D. 【详解】依据所学学问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其中姬姓诸侯国有鲁国,周文王第四子周公旦, 都城曲阜。燕国,召sho公奭,都城蓟,为姬姓诸侯国,A 正确;齐国是姜姓,都城营丘,不是姬姓诸侯国。公元前 1039 年封商纣王的兄长微子启于商朝的旧都商丘,建立宋国,因此其不是姬姓诸侯国,依据以上分析,排解 B、C、D。2.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

2、献典籍汗牛充栋。某古典文献中有“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等记载。该文献是A. 论语【答案】DB. 墨子C. 老子D. 韩非子【详解】“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的意思是政策变动的主要缘由是政策环境的变化、时代变化,世情就会有变化;世情不同了,则从前所作的预备、实行的措施也要相应转变。即必需与时俱进,这符合法家的思想,故答案为 D;A 是儒家文献,排解;B 是墨家文献,排解;C 是道家文献,排解。3. 汉代董仲舒说:“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这集中表达的思想是A “

3、知行合一”C. “三纲五常”【答案】BB. “君权神授”D. “格物致知”【详解】依据材料“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可知天子受命于天来统治天下,是对皇权的神化,表达君权神授思想,应选 B;A 是明朝王守仁的观点,排解;C 与材料内容不符,排解;D 是宋朝朱熹的观点,排解。4. 唐代瓷器生产有“南青北白“之说,即南方主要生产青瓷,北方主要生产白瓷。以下唐代瓷窑, 以青瓷享誉天下的是A. 大邑窑【答案】BB. 越窑C. 长沙铜官窑D. 邢窑【详解】依据所学学问可知,唐代瓷窑中以青瓷享誉天下的是越窑,B 项正确;四川大邑窑以白瓷著称,A 项错误;长沙铜官

4、窑在唐代首创釉下彩绘,而不是以青瓷著名,C 项错误;唐代邢窑以白瓷享誉天下,D 项错误。5. 宋史职官志载:“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这不能反映A. 唐宋两朝中心都曾设置政事堂C. 宋代政事堂与枢密院分掌大权【答案】DB. 宋代君主专制较唐代有所强化D. 唐宋中心都加强对地方的把握【详解】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其强调的是加强皇权,减弱相权,与中心集权无关,故 D 项符合题意;ABC 项都与皇权的加强有关,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6. 研读如图并结合所学学问推断,该农书成书于A. 唐代【答案】CB. 宋代

5、C. 元代D. 明代【详解】依据材料“印刷活字盘”结合所学可知元代王祯成功创制木活字,又制造了转轮排字盘,故可知王祯的农书成书于元代,应选 C;ABD 不符合题意,排解。7. 君主专制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这一制度经过秦汉、隋唐、宋元等阶段的不断演进,至明清时期到达顶峰。以下各项,属于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是设三公九卿 设三省六部 设内阁设军机处A. 【答案】DB. C. D. 【详解】三公九卿是秦朝;设三省六部是隋唐时期;设内阁是明成祖时期;设军机处是清朝雍正时期。正确。应选 D;ABC 不符合题意,排解。8.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写道:“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

6、红失业; 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柏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这反映出A. 鸦片战斗后贸易中心从广州转移至上海C. 甲午战斗之后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答案】BB. 其次次鸦片战斗之后自然经济加速解体D. 国民党统治后期中国民族工业陷入逆境【详解】依据材料内容可知鸦片战斗后,大量外国商品涌入中国,造成传统的手工业走向衰败, 传统的自然经济渐渐解体,到其次次鸦片战斗后,自然经济加速解体,应选 B;A 在材料中没有表达,排解;半殖民地化是从国家政治层面看的,材料没有表达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C 错误; 郑观应是清朝早期维思想的代表,他的作品不能表达

7、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状况,D 错误。9. 论及近代列强对华经济侵略方式的变化,有学者指出:“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依附地位。”文中的“此”当指A. 南京条约的签订C. 辛丑条约的签订【答案】BB. 马关条约的签订D.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发生变化,由以前的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材料中“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表达为资本输出。应选B;A 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方式是以商品输出为主,与材料内容不符合,排解

8、;辛丑条约没有涉及资本输出的内容,C 错误;D 是中国和美国签订的,与材料的“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依附地位”不符,排解。10. 中国近代某一时期,大街小巷处处张贴着“自起义始,各省响应,凡我同胞,一律剪辫”。在一些茶馆店里,还设了义务剪发会,还有富商自掏腰包,鼓舞市民前来剪辫,于是茶馆门前熙熙攘攘。据此推断,这一时期是A. 维变法时期C. 国民革命时期【答案】BB. 辛亥革命时期D. 抗日战斗时期【详解】依据材料“自起义始,各省响应,凡我同胞,一律剪辫”结合所学可知在民国成立后 , 政府开展了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等活动,故“自起义始”的“起义”是指武昌起义,所以这一时期是辛亥革命时期,应选

9、 B;维变法时期是清朝统治时期,不符题意,A 错误;国民革命时期是1924 年1927 年,抗日战斗是 1931 年1945 年,剪辫运动在民国初年,这两个时期人民早不留辫子了,CD 错误。11.1920 年“五一”劳动节前后,北京、上海两地曾进展以下纪念活动这些活动A. 有助于向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B. 推动第一次工人运动进入高潮C. 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答案】AD. 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见【详解】依据材料内容可知,李大钊、陈独秀等人深入劳工群众,领导 1920 年的“五一”劳动节纪念活动,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想结合的开头,有助于向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应选 A; 第一次工人运动高

10、潮是 1922 年 1 月到 1923 年 2 月,B 错误;第一次国共合作是1924 年 1 月,C 错误;1921 年中国共产党建立,D 错误。12. 如以下图为民国十三年的一则汽车广告,其中有“价廉物美之轿式汽车最宜于小家庭之购用,盖为父者日间可乘以外出办公,晚间及星期日其子女亦可乘之。既可御冬季之寒风,又可遮夏季之烈.更有一最重要之优点,即其价格低廉,一般收人之家庭甚易于购置也“等字样。这可以用于说明A. 式交通工具对社会生活的影响C. 轿式汽车已经普遍进人寻常百姓家【答案】AB. 中国近代民族汽车工业成绩斐然D.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商业的进展【详解】依据“父者日间可乘以外出办公,晚

11、间及星期日其子女亦可乘之。既可御冬季之寒风, 又可遮夏季之烈”可知,当时乘车外出办公、假日家庭出行现象存在,说明汽车作为式交通工具,对社会生活产生了影响,A 正确;广告语的目的是销售,无法说明当时汽车工业的成就,排解B;C 中的“普遍”表述不符合近代中国社会的史实,排解;民国十三年尚处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而非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排解 D。13. 关于建国初期的农村工作,有著作这样记载,“领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道路,走互助合作共同上升大家富有的道路”,这样做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有利于抑制生产困难,削减自然灾难,促进生产;另一方面在互助合作过程中就为将来集体化预备了条件。”由此推断,这一时期

12、我国农村工作的重点是开展A. 土地改革运动C. “大跃进”运动【答案】BB. 农业合作化运动D. 人民公社化运动【详解】依据“组织起来的道路”“互助合作”“集体化预备了条件”以及“建国初期”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中国成立初期实行农业合作化运动 ,这一运动符合题干中关于农村工作的描述,B 正确;土地改革运动将土地全部权赐予农民,不属于“组织起来的道路”,而且也不利于抑制生产困难,削减自然灾难,A 排解;“大跃进”主要是在工业方面的举措,排解 C; 依据题干“为将来集体化预备了条件”说明尚未实现集体化,排解 D。14.2023 年 6 月 23 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腾空而起,把中国北斗三号导

13、航系统的最终一颗全球组网卫星送人轨道。这次放射标志着北斗导航系统全球组网完成。回眸历史,“长征 1 号“ 运载火箭把中国第-.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人预定轨道是在A. 1964 年【答案】CB. 1967 年C. 1970 年D. 1984 年【详解】依据所学学问可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放射成功是在 1970 年,C 正确;1964 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排解 A;1967 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排解 B;1984 年与题干中“把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人预定轨道”限定不符,排解 D。15.1978 年 12 月,邓小平在工作会议上作的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全都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是开拓时期道路的

14、宣言书。在这篇讲话中,邓小平提出保障人民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改革经济体制的任务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A. 【答案】BB. C. D.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邓小平所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全都向前看重要讲话的内容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保障人民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以及提出改革经济体制的任务等。正确。是邓小平在 1979 年会见外国客人提出来的,错误。应选 B;ACD 不符合题意, 排解。16. 意大利某一历史时期,有人用热忱洋溢的笔触这样写道:“人是一个宏大的奇迹,他可以利用自然力,可以丈量大地与天空,也可以探测地狱的深浅。苍穹在他面前并不显高,地核在他面前并不显深.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限制他的活动,因而他试图指挥切,努力获得荣耀,他奋力要成为和上帝同样的荣耀者。”据此可知,当时的主流思潮是A. 人文主义【答案】AB. 现实主义C. 理性主义D. 浪漫主义【详解】依据所学学问可知,热忱歌颂人,确定人的宏大、强调人的力气、人性和自由,表达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主流思潮即人文主义,A 项正确;歌颂人和人性不是现实主义的特点,B 项错误;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