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第一场雪教学心得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3795144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第一场雪教学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第一场雪教学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第一场雪教学心得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第一场雪教学心得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第一场雪教学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第一场雪教学心得(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第一场雪教学心得 第一场雪是作家峻青162年写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写胶东半岛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及关于雪的联想,表达了作者对这场预兆丰年的大雪的喜悦心情。 在感受这一场雪大的特点时,我主要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上课伊始,我围绕课题的雪字展开教学,要求学生说出一些关于雪的谚语和俗语。然后抓住瑞雪兆丰年和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这两个课文中的句子让学生明白了雪要下得大且及时,才被称为瑞雪,瑞雪才能兆丰年。接着,我又提出问题:文中的第一场雪是瑞雪吗?此举促使学生采用探究学习方式解决心中的疑问。学习课文第3段时,我教给了学生抓住具体字词体会雪大的方法之后

2、,再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第4、段。教学时,为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围绕第4段中的大雪整整下了一夜。这一句进行设计:雪真的有这么大吗?你们认为雪s;大的rsquo;,那要用理由说服我呀。学生迅速展开了合作学习,讨论非常热烈。交流时,从课文中找到很多理由来说服我。我被说服了,学生也真正感受到了雪的大。 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喜悦的感情,我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精心设计了一个多媒体课件mas;mdah;山村雪景。通过播放动态效果,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欣赏雪后的景色美。学生被这精美的画面陶醉了,纷纷发表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同时也为即体会作

3、者的感情及后来的学习作好了铺垫。学生从写景中体会到作者心情之后,我又适时地介绍了作者当时写作的社会背景,让学生明白了由雪联想到瑞雪兆丰年这一点才是作者内心喜悦的真正原因。 语文教学姓语,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在这节课上,我特别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重视朗读。在感受雪的大和体会作者的情感这两方面,我都要求学生反复地有感情地朗读,先练后读,分组赛读,基本做到了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2、重视积累。本单元课文的训练重点是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因此,课堂教学中,我留出相当一部分时间指导学生对表达方法的领悟,对文中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两

4、个句子让学生进行比较,并让他们通过举别的例子来加以说明。学完课文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课文的哪些部分?为什么喜欢?这一环节的教学,使学生知道了写景既有静态,又有动态,还可展开联想;写文章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而不能无病呻吟;文中遣词造句很有特色,如运用了象声词、叠词、比喻、夸张;引用俗语、谚语另外,还要求学生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并当堂让学生练习背诵等等。 3、重视实践。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必须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针对文中出现的谚语和俗语及雪对庄稼的作用,我布置了两道课外实践题:1、课外收集资料,结合课文内容,试写一篇说明

5、雪的作用的短文。、尽可能多的收集谚语、俗语。 整堂课,其实就是围绕感受雪的特点和体会作者情感这两大块进行设计,我是想让条理清楚些,各个击破。现在想来,也不用如此割裂开来。其实,开始教学时,即可紧扣课题第一场雪进一步展开教学,让学生知道,入冬以后下得及时的大雪才被称作瑞雪。第二年春天下的雪就不被称为瑞雪了,而只有瑞雪才能预兆来年的丰收。接着,提醒学生将课题中的第一场和雪联系起来读者一读,想一想,这样的课题反映了作者的什么感情在学生基本领悟了课题即蕴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过后,再及时向学生介绍作者写作课文的时代背景,让学生了解当时正值我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全国粮食欠收,许多人都吃不饱肚子等事实情况,学生就很容易地感受到作者描写这一场雪,实际是在表达对这场预兆丰年的大雪的喜悦之情。学生感知了这些信息后,再让学生采用探究学习方式了解这第一场雪到底下得大不大?作者喜悦心情又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这样双管齐下,顺着这条主线展开教学,就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课的整体性就会更加强烈,整堂课的效果也肯定会更出色。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