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性思维下的法学教育思考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3791869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性思维下的法学教育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创新性思维下的法学教育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创新性思维下的法学教育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创新性思维下的法学教育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性思维下的法学教育思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新性思维下的法学教育考虑【摘要】21世纪法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才能教育,才能培养的重点就是创新性思维指导下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改良。笔者从自己教学理论出发,提出要树立明确的教学目的;注重学生法学思想和理论精神的培养,积极寻找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和教学知识;对教学工作中的一些问题进展了总结和考虑。【关键词】创新性思维法学教育培养一、因人施教树立培养新型法律人才的教学目的作为一名高校从事法学教育的老师,首先要树立明确的教学目的,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法律人才?法学专业本科阶段培养的人才目的是:需要具有创新精神与理论才能,有扎实理论功底和系统法学知识,严谨的法学思维和较强的法律实务才能,能在

2、政府部门、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和企事业单位工作的高级法学专门人才;同时,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优质生源,为法学研究队伍培养后备力量。明确了教学目的后,就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具有逻辑严密、功底扎实的法律语言表达才能;培养学生具有雄辩的口才和较强的口头表达才能;培养学生具有准确适用法律的实际应用才能。二、上下求索追寻教育目的实现的途径1.法学信仰和理论精神在教学中的培养法学教育首先是使法科学生在精神层面上树立起对法的信仰,培养崇尚法律、法律至上的信念。而“人对法的信仰的养成,必须依赖于自然法的根本信念,所以,法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就是加强对学生自然法理念的灌输,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法律观,赋

3、予学生以开展观点对待法以及法治的历史与现实,认清法治的主体,使法科学生具有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平等意识、参与意识以及正确的义务观念与法治观念,并通过对其理性思维的训练,使学生具有推进法治开展的潜质。对于学生理论精神的培养,比之于学生理论才能的进步,更为重要,更为根本。深化法学教育的理论性认识,可以使我们有勇气摒弃一些传统的形式上的东西,真正着力培养和引导学生对于理论问题的关注、考虑和研究。我们研究法律,当然不能再像以前的法学者专注于法律条文之分析和穿凿,应当于法律条文之外,于社会的变迁,社会的现状、社会的趋势,都在相当的认识。特别是引导学生高度关注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开展中的各种法律问题,

4、并以自己的智慧,在法学领域内,进展艰辛的、务实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探究。2.强化法学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才能“教与“学是一门艺术,是两大主体“老师和学生围绕思想的传播、知识的传授和才能的培养和适用而展开的双边教学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对个体而言,思维法和思维才能是最重要的,它能使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和学会做人,即“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创新思维的特点是灵感性、求异性、联想性、发散性等,这就要求法学教育要解放思想。为了思想的解放、追求探究的自由和进步创新思维的才能,应当使学生掌握一种多维度的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方法、学习的方法和学术研究方法。这其中,老师的重要使命在于点燃受教育者的求知

5、之火,调动学习者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以新的教学方法培养新型人才,以期激活每个人大脑中的积极的、正态的基因和潜力,使学生获得思维的弹性和开展的空间。在笔者刚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时候,教学工作经历缺乏,起初我的教学侧重法学理论或法律标准的内容的讲解,结合司法理论以法学理论和法律条文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却讲授的不多,以致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有的学生讲法理、讲法律条文说出个子丑寅卯来,但给他案例让他分析解决,他却感觉无从下手。发现这种情况后,我进展了反思:我所采取的这种传统教学方式缺乏对学生的律师技巧、实际操作才能、从详细到一般的综合才能、思维的机敏以及雄辩的口才等方面的训练;同时也缺乏教学中的启

6、发性、互动性和试验性。针对这种情况,我和局部学生就教学效果进展了座谈,交流了彼此的思想。我及时采取了对策,在授课过程中,大量引入互动式的教学和案例教学。在课前以对话方式串讲上一节课的内容,授课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考虑,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成为教学中的“主角,授课过程中及时和学生交流,注重理论与案例结合教学。尤其是案例教学中,从案例中寻找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再学习理论知识,从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方法使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了,对知识应运才能进步了,这种效果在后期的教学中得到了全面实现。3.教学手段的革新随着现代科技的开展,计算机和网络为教学孕育了新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采取多媒体

7、授课的优势在于:传播知识的信息量大;信息形式多样化,可以是文本信息、图像信息、音频和视频信息;知识更加形象化、生动化等。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自己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并将这些课件应用于网络教学中,将课件挂在网上的虚拟课堂中,供学生学习之用。此外笔者经常使用网络来答疑,与学生通过电子邮件、短信平台的留言等方式来课后交流,深受学生欢送。在授课中笔者注意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例如:经济与法、今日说法等节目,在授课中涉及到所视频资料的知识点时,将该视频资料供学生观摩,并开展课堂讨论,教学效果良好。4.法学教育知识性的更新法学是一门不断创新和开展的学科,这都要请教学过程中要知识性的更新,更新详细表如今

8、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表如今学校知识传播上。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开展的复杂化,我们必须摒弃传统法学教育过分强调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观念,不断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考虑才能和创新才能、理论才能和应变才能,而不是对一些法律条文的单纯注释和讲解,以及一些技术操作层面的简单训练。假如“只有法律学问而缺少社会常识,那是满腹不合时宜,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即不能算作法律人才。其次,在学校更新所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求学生自主更新所获知识。表如今法学专业上,即是对原有法律概念、标准、原那么、体系的重新认识,将书本知识与社会需要比照学习,理论联络实际,适应将来就业与升学需要,以此培养学生自主独立理解才能,也是教育上知

9、识性更新的一局部。例如:由于一些参考书中的案例都是过于陈旧、典型性和关注性不强,我大量地从网络和电视上搜集经济法现象的调查报告、真实的案例引入教学中,同学们对这些案例和调查报告兴趣浓重,对知识的掌握就更加直观和快捷,教学就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三、花开终有时教学的总结我国的法学教育随着经济开展的需求已经有了宏大的开展,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法律人才。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目前的法学教育在教学质量上、人才培养的层次及教学环节上,都还存在着一些需要深化改革问题。对于刚刚从事法学教育的笔者来说,前面的路还很漫长,有待于笔者不断的努力追求,这里仅就几个问题进展了教学考虑、体会和反思,以期获得教学上的长足进步。参考文献:1娄延常.关于创新学习假设干问题的考虑J.中国高教研究,2022,2.2范秀红.浅谈法学专业本科教育中学生创新才能的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22,10.3张育.法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形式的改革与理论“案例课理论教学形式的有益探究J.考试周刊,2022,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