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培训试题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3790546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培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安全培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安全培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安全培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安全培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培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培训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填空题:1.我国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2.安全生产“五要素”(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 。3. 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 (操作规程) ,服从 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 劳动防护用品 。4、一级高处作业高度为(25m)5. 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 本单位负责人报告。6。我国消防工作方针是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7。对于危险作业,必须先申请批准再实施,对于违章指挥,作业人员有权 (拒绝作业) 。 8、高空作业(2 米以上)时,必须 戴好安全帽 ,梯子

2、要有 防滑措施 。9、电焊(气割、气焊)工,须经 体检 、 培训 、 持证 上岗。10、工作前穿戴好防护用品,认真检查 电、气焊设备、机具 的安全可靠性,11、对受压容器,密封容器、管道进行操作时,要事先检查对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冲 洗干净.12、在容器内焊割要二人轮换,一人在外监护,所用照明电压应低于 36 伏.13、工作后严格检查和清除一切 火种 ,关闭所有 气瓶阀门 ,切断 电 源 。14、雨天不准在露天 电焊 ,在潮湿地带工作时,应站在铺有 绝缘物 的地方并 穿好 绝缘鞋 。15、移动 电焊机 位置,必须先 停机断电 ,焊接中突然停电,应 立即 关闭电焊机 。16、焊接有色金属件时

3、,应加强 通风排毒 ,必要时使用 过滤式防毒面具 .17、氧气瓶、乙炔瓶与明火间的距离应在 10 米 以上。如条件限制,也不低于 5 米 , 并应采取 隔离 措施。18、每个回火防止器只允许接一个 焊炬 或 割嘴 ,在焊、割过程中遇到回火 应 立即关闭乙炔调节阀 再 关闭氧气调节阀门 ,稍后再打开 氧气 吹掉余温。19、起吊前必须正确掌握吊件 重量 ,不允许起重机具超载使用。20、气瓶要远离火源(10m 以外),使用两种气体的气瓶时,其间距不少于 5m ,不得剧烈 碰撞和日光爆晒,并保持通风良好。21、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应 持证上岗 ,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专业培训与安全生产教育,培 训考核工作由上

4、级质量技术监察机构或授权部门负责。22、进行处高动火作业,必须清除下方(易燃易爆物品)。2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 特种 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 报告。24、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在用特种设备应至少 每月 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并作出 记录。25、使用气焊、气割动火作业时,氧气瓶和乙炔瓶应 垂直 放置,并固定起来,氧气瓶和乙 炔瓶与作业点的距离不应小于 5 米。26、焊工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 触电 、 高空坠落 。27、发现有人触电,应 立即切断电源 ,使触电人脱离电源,并进行急救。如在高空工作, 抢救时应注意 防止高空坠落。28、电流对人

5、体的伤害有三种:电击、电伤和电磁场伤害。29、承压内特种设备指 锅炉 、压力容器、 压力管道 三类特种设备.30、静电防护一般采用静电接地,增加空气的湿度,在物料内加入抗静电剂31、保护接零线路上严禁装设任何开关或熔断器 .32、电工必须经过按国家现行标准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工作;其他用电人员必须通过相关 安全教育培训和技术交底,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33、安装、巡检、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设备和线路,必须由电工完成,并应有人监护。34、电气设备设置场所应能避免物体打击和机械损伤,否则应做防护处置。35、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电气灭火应用不导电的灭火剂如 二氧化碳、”1211”、干粉灭火器 等进行灭火

6、。36、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 2m 以上(含 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都称为高处作业。 37、临边作业是指:施工现场中,工作面边沿无围护设施或围护设施高度低于 80cm 时的高处 作业。38、电工除严格遵守(电业安全规程)外,还必须遵守其相应专业工种的电气规程.39、带电作业必须使用有(绝缘柄)的工具,严禁使用(锉刀)、(金属尺)和带有(金属物) 的毛刷、毛掸等工具.40、一级高处作业高度为(25m)41、工艺中的 安全保障措施 是工艺技术图纸及其工艺技术文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2、机械制造的 安全生产 与来自生产工艺的安全保障密不可分.二、单选(全看)1。厂内机动车辆如叉车定期检验

7、周期是(A)年一次。A。1 B。2 C.3 D。52.特种设备安全的主要责任人是(C).A。车间主任 B。安全员 C.企业法定代表人 D。操作者3。特种设备使用单位(B)至少进行一次特种设备事故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的演练. A。每季度 B.每年 C。每两年 D.每三年4。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C)日内,应办理注册登记手续。A.50 B.60 C.30 D。205.特种设备需要停止使用的,使用单位应自行封存停用设备,并在封存后( )日内向所在 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书面申请.A。10 B。20 C。30 D.606人本原理中的激励原则,是指以科学的手段激发人的(A),使其充分发挥

8、积极性、主动性 和创造性,从而实现有效的管理。A内在潜力 B创造热情 C个人兴趣 D合作精神7某企业在负责人的领导下,建立了有序的多级安全管理体系,该体系中各级(层次)部门 各司其责,某层次解决不了的问题,由上一层次来协调,下一层次服从上一层次的有效控制。 这种管理方式遵循的基本原则是(D)。A动力原则 B封闭原则 C激励原则 D整分合原则8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是(A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B防消结合,预防为主C及时发现,及时治理D以人为本,持续改进9不属于劳动过程有关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是(B)。A劳动组织不合理 B照明不良 C劳动制度不合理 D操作体位不良10在工业生产中,设置

9、防爆墙、防火门等设施来预防事故的发生,其应用的安全理论是(D)。 A系统安全理论B能量意外释放理论C事故频发倾向理论D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11(A)是在国家行政法规中第一次明确规定生产安全事故分级标准,是目前我国最权威的 事故分级标准。A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B安全生产法C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处理规定D刑法12对于事故的预防与控制,安全技术对策着重解决(C)。A认定不安全行为 B管理的缺陷 C物的不安全状态 D员工安全素质低13危险度可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D)确定。A可能性与本质安全性B本质安全性与危险性C危险性与危险源D可能性与严重性14根据系统安全工程观点,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

10、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 的(A)。A承受程度 B认知能力 C实践水平 D预计范围15、我国的消防工作方针是预防为主,( B )。A、安全第一 B、消防结合 C、防治结合 D、综合治理16、安全三宝指的是安全帽、安全带和( C )。A、防护罩 B、防滑鞋 C、安全网 D、绝缘服17、生产过程中的“三违”指的是违章指挥、违章操作、( D )。A、违章作业 B、违章施工 C、违章建筑 D、违反劳动纪律18、( A )立法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 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A、安全生产法 B、矿山安全法 C、道路交通安全法19、( A )应

11、持证上岗。A、特种作业人员 B、新员工人 C、复岗工人 D、转岗员工20、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C )。A、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B、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C、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D、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21、属于特种设备的有( A )A、电梯 B、轮船 C、汽车 D、货运索道22、大型吊装在正式起吊前应进行试吊,将重物吊离地面( C )毫米左右,检查各处受力 情况和机索具,若无问题再正式起吊。A、200mm B、300mm C、200300mm D、500mm23、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投入使用后 ( C )日内

12、,使用单位应填妥“注册登记表” , 并携带有关资料到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中心,办理注册登记.A 、15 B、20 C、30 D、6024、吊运熔融金属的起重机检验周期为( A ).A、1 年/次 B、半年/次 C、2 年/次 D、3 年/次25、压力容器发生下列异常现象之一时,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按规定的报告程序, 可以不向有关部门报告的是( C )。A、压力容器工作压力、介质温度或壁温超过规定值,采取措施后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的. B、压力容器的主要受压元件发生裂缝、鼓包、变形、泄漏等危及安全现象的。C、安全附件有效,适量充装的。D、接管、紧固件损坏,难以保证安全运行的.26.特种设备安全

13、工作应当坚持( A )预防为主、节能环保、综合治理的原则。A.安全第一 B.效益第一 C.发展第一27.特种设备的生产、( D )、使用、检验、检测和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督管理,适用本法。 A。销售 B。买卖 C.自用 D。经营28.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及其( C )对其生产、经营、使用的特种设备安全负责。 A.法人 B。全体职工 C。主要负责人29。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和( D )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方 可从事相关工作。A.使用人员 B。工作人员 C。销售人员 D.作业人员30、使用气焊、气割动火作业时,氧气瓶和乙炔瓶的距离不应小于( A )。并设置防晒设施 A、

14、5m B、10m C、15m D、20m31。电工应掌握灭火器材使用方法;电器设备发生火灾时,应采用 (ABC)等进行扑救。 A. 干粉灭火器 B。 二氧化碳灭火器 C. 1121 灭火器。 D.水32、在使用安全带时要( C )。A.平挂平用 B。低挂高用 C.高挂低用 D.高挂高用33、乙炔气体具有爆炸极限范围宽、爆炸下限低、点火能量小的特点,极易导致火灾爆炸事 故。所以乙炔房内的电器必须应用( D )型电器。A 防尘 B 防水 C 防火 D 防爆34、手持行灯电压不准超过( D )V。在特别潮湿或周围均属金属导体的地方工作时,如在 汽包、凝汽器、加热器、蒸发器、除氧器以及其他金属容器或水

15、箱等内部,行灯的电压不准 超过( )V. A、12,24 B、24,24 C、36,24 D、36,12 35、高压隔离开关断电操作的先后顺序:(CBDA)A、断开高压隔离开关.B、断开低压总开关。C、断开低压各分路空气开关,隔离开关.D、断开高压油开关.36、特级高处作业高度为(B)以上。A 20m B 30m C 40m D 15m37、减压器与瓶阀连接的螺扣要拧紧,并不少于(C)扣.A 23 扣 B 3-4 扣 C 45 扣 D 56 扣38、各责任部门对特种设备定期检查,至少每月进行一次组织安全检查和巡视,A 一次 B 两次 C 三次 D 四次39、以下(AC)属于特种设备A 行车 B 卷板机 C 氧气瓶 D 油桶40、起吊前应检查起重设备及其安全装置;重物吊离地面约起吊前应检查起重设备及其安全 装置;重物吊离地面约(A)时应暂停起吊并进行全面检查,确认良好后方可正式起吊。A、10cm B、15cm C、20cm D、30cm三、判断题(全看)1、劳动保护就是为了保护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