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实验室评估体系表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3789691 上传时间:2023-08-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4.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点实验室评估体系表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重点实验室评估体系表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重点实验室评估体系表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重点实验室评估体系表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重点实验室评估体系表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点实验室评估体系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点实验室评估体系表(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州省重点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实验室名称序号指标一级指标评分标准分值备注1学科总体定位和研究方向(10)总体定位清楚、研究方向明确、重点突出(8-1。分)总体定位较清楚、研究方向较明确、重点较突出(6-8分)总体定位不够清楚、研究方向不够明确、重点不够突出(。-5分)承担课题(10)承担国家级和省级重大项目,有较高的科研效率(8-1。分)承担国家级和省级一般项目,有一定的科研效率(6-8分)承担课题数量、质量较一般(。-5分)建设研究成果(15)在科学前沿探索研究中取得成果,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在国内外 优秀期刊发表论文或出版学术专著,被sci收录引用,被邀参加国 际学术会议做报告,获发明专利,

2、在解决事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重 大科技问题具有创新、实现关键技术创新或学流集成。提供科学基 础和技术储备。(12-15分)在科学领域取得研究成果。在国内优秀期刊发表论文或出版学术专著,获专利。实现技术创新和学流集成。(7-12分)获奖、专利、论文发表情况较差(0-6分)2队伍建设与人才培 训实验室主任与学术带头人(10)实验室主任是本领域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 力,研究成果显著,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管理实验室工作。(8-10 分)实验室主任是本领域学术带头人,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有较多的精力和时间管理实验室工作。(6-8分)实验室主任学术水平一般,管理实验室的时间不足。(0-5

3、分)队伍结构与团队建设(10)研究队伍知识、年龄结构合理,团结合作、学术氛围浓厚。(8-10分)研究队伍知识、年龄结构比较合理,团结合作、学术氛围较浓厚。(6-8 分)研究队伍知识、年龄结构不尽合理,团结合作、学术氛围不够浓厚。(0-5 分)人才培养(10)培养3-5名的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合理数量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得到同行的公认(8-10分)培养2-3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合理数量的博士、硕士研究生。(6-8分)培养一定数量的硕士研究生(0-5分)3开放交流学术交流开展高水平、高层次和实质性的室内外、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与运行管理(10)并取得较高质量的开放研究成果。承办国际性、全国

4、性、地区性学术会议。(6-8分)开展具有一定水平、层次和实质性的室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并取 得一定质量的开放研究成果。承办全国性、地区性学术会议。(6-8 分)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及开放研究成果的效果不佳。未承办具一定水平学术会议。(0-5分)公用平台(10)仪器设备使用率高,大型仪器和设备的开放和共享程度高(8-10 分)仪器设备使用率较高,大型仪器和设备的开放和共享程度较高(6-8 分)仪器设备使用率不高,大型仪器和设备的开放和共享程度不高(0-5 分)运行管理(10)规章制度健全,管理科学有序。人员岗位职责明确,研究资料完善。环境整洁。科研氛围和学术风气良好。学术委员会发挥作用充分。(8-

5、10 分)规章制度较健全,管理科学有序。人员岗位职责明确,研究资料完 善。环境整洁。科研氛围和学术风气良好。学术委员会发挥作用较 充分。(6-8分)规章制度不够健全,管理科学有序。人员岗位职责明确,研究资料 完善。环境整洁。科研氛围和学术风气良好。学术委员会发挥作用 不够充分。(0-5分)依托单位支持对实验室予以人员、经费和后勤等方面充足的支持和保障。(5分)对实验室予以人员、经费和后勤等方面一定的支持和保障。(3-4分)对实验室予以人员、经费和后勤等方面的支持和保障不足。(0-2分)总分专家简评:专家组组长签字:贵州省重点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说明一、贵州省重点实验室的总体要求贵州省重点实验室作

6、为我省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 分,是我省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 优秀科学人才、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贵州省重点实验室 是依托一级法人单位建设、具有相对独立的人事权和财务权的 科研实体,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贵州省重点实验室应围绕贵州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发 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面向国内外竞争,为增强科技 储备和原始创新能力,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或在科 学前沿的探索中具有创新思想;或满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需 求,在重大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方面成果突出;或积累基 本科学数据、资料和信息,并提供共享服务,为我省宏观决策 提供科学依据。重点实

7、验室应具有一支高素质的固定人员队伍,包括若干 在重点实验室进行合作研究。重点实验室能够凝聚、吸引和稳定优秀中青年人才。具有 良好的培养学术接班人和优秀中青年的条件和业绩,能够培养 具有良好科学素质和科研能力的研究生和博士生。重点实验室具备宽松民主、探索求真的学术环境,注重学 风建设,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氛围。积极开展高水平和实质性的 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重点实验室应拥有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完善的配套设施, 仪器设备统一管理,共享共用,成为本领域省级公共研究平台。 鼓励重点实验室自行研制和开发仪器设备。重点实验室应具备较高的管理水平,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重点实验室发展方

8、向是依托单位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依托 单位重视和支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二、具体指标说明(一)研究水平与贡献室固定人员为主产生的、符合重点实验室发展方向的重大科研成 果,并以适当权重考虑国内外合作研究的成果。成果按基础研究、 应用基础研究分类,不同类型成果按不同标准评价。重点实验室 择优提供不多于5项代表性成果。基础研究成果在科学前沿的探索研究中取得原创成果,并具有一定的国际 影响。在国内外公认的优秀期刊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或出版 学术专著,或在国际国外主流学术会议做邀请报告。(2)应用基础研究成果在解决我省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中具有创新 思想与方法,实现关键技术创新或系统集

9、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提供科学基础和技术储备;或在实验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3)基础性工作成果基本科学数据、资料和信息具有权威性、系统性、完整性、 科学性,并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和资源共享,为我省宏观决策 实验室主任是本领域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 和协调能力,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在重点实验室工作,在重点实 验室的建设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学术带头人为本领域有影响的 学者,学术思想活跃,研究成果显著。鼓励重点实验室人员在国 际、省级学术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鼓励重点实验室引进国内外 顶尖学者来室工作。固定人员中多数参加了所提交的代表性成果 的研究工作。重点实验室是本学科领域高水平科研人才的培养基地,培养 一定数量的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合理数量的博士和研究生,培 养质量得到同行的公认。(三)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重点实验室是本领域省内的公共研究平台,仪器设备使用率 高,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和共享程度高。重点实验室坚持开展高水平、高层次和实质性的室内外、国 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重点实验室保持一定数量的流动科研人会会议。重点实验室是依托单位内具有相对独立的人事权和财务权 的科研实体,仪器设备和科研用房相对集中,依托单位和主管部 门在人员、经费和后勤保障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