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考语文第三次模拟试题附答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3789376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中考语文第三次模拟试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2中考语文第三次模拟试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2中考语文第三次模拟试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2中考语文第三次模拟试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2中考语文第三次模拟试题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中考语文第三次模拟试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中考语文第三次模拟试题附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氛围(fn) 省(xng)悟吹毛求疵(c) 扣人心弦(xin)B. 栖(q)息炮(po)制 安然无恙(yn) 莫名奇妙(q)C. 胆怯(qi)匀称(chn) 颔(hn)首低眉 粗制烂造(ln)D. 唱和(h)玷(zhn)污相辅相成(chng) 走头无路(tu)2.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此时,夜幕已经完全降临,黑沉沉的夜空,星光稀缀。时而有游船从身边掠过。湖面上,灯影、船影交辉,桨声、水声和弦,如同无数条金蛇狂舞,闪烁着粼

2、粼波光,就像一个天然的舞台。也有的只是一对情侣依偎在船舱之中或是船头轻轻细语。船上,有的琴音笙歌不绝于耳。A、 B、 C、 D、34月23日是 “世界读书日”,在一位同学的日记中有如下一段话。请你根据提示为他修改完善(3分)( l )王安石说:“贫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一个学校的生命,就在图书馆;一个人的生命,就在阅读。(2)所以我们应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书海的浩瀚无垠之中去。透过书籍去看看世界,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因书而“富贵”。语段(l )有一处标点错误,请写出修改意见。(1分) 语段(2 )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4名著阅读。(4分) (1)根据下面画线句子的特点,再仿写一个

3、句子。(2分)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使我们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充实我们的生活。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_ 。(2)阅读下列名著语段,写出语段中小主人公的名字,并指出出自哪部名著。我逢休息日,一大早就背着口袋走遍各家的院子,走遍大街小巷去捡牛骨头、破布、碎纸、钉子。一普特破布和碎纸卖给旧货商可以得二十戈比,烂铁也是这个价钱,一普特骨头得十戈比或八戈比。这段文字描写的人物是_ _.名著是: (2分)5、语文实践活动。(共6分) “母爱是一首诗,悠长而温馨;母爱是一杯茶,淡雅而清香;母爱是一缕风,细腻而温

4、柔。”自古至今,母爱是剪不断的温情,有了母亲,我们便有了一个永久的家。【母爱深沉】母亲,是最平凡的人,可是她们却用用自己瘦弱的肩膀,粗糙的双手,温柔的目光写下了一首首美妙的诗歌,讲述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成就了一个个伟人,留下了一句句格言。这些,我都知道:(以下三题,选做两题)(2分) 格言:从母亲那里,我得到的是幸福和讲故事的快乐-歌德 诗歌:_ 伟人:_ 故事:_【敞开心扉】据调查:某学校学生中知道自己,明星,好友,母亲的生日比例依次为100%,58%,37%,7% 。看到这一组数字,你有什么感想么?今天,请知道的和不知道自己母亲生日的同学,根据此时的心情,对母亲说几句心里话:(2分)_【感

5、恩亲情】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五是中国的母亲节,在母亲节到来之际,请你向班内同学提出一项活动倡议。(2分)_ _6、古诗文积累(8分)(1)_ _, 幽径独行迷(梅尧臣鲁山山行) (1分)(2)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1分)(3)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一诗中,描写早春莺燕景象给人们带来勃勃感觉的诗句是:“ ,。”(1分)(4)皓月当空,李白“举杯邀明月, ”,苏轼则发出了“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的感慨。(2分)(5)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祖国的名山大川常会引起人们无限的感慨:站在黄河边上,我们会想起“大漠孤烟直, ”;站在高山之巅,我们会想起“ ,一览众山小”。(2分)(6

6、)曹刿认为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是取信于民,这与孟子在两章中提出的观点“ , ”是一致的。(1分)二、阅读(45分)(一)请你阅读古诗,完成后面8、9题。(共5分)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7. “秋”字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2分) 8.文中两次写“巴山夜雨”,它们的内涵有什么不同?(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9-13题。(14分)【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

7、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注释:永安即白帝城。敢谦词。有冒昧的意思。股肱比喻辅佐之臣。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先帝不以臣卑鄙( ) 由是感激(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若嗣子可辅( )10.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了。(4分)(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11.用一个成语概括“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2分) 12.诸葛亮为什么在【甲】文中追述自身经历并追忆【乙】文中提到的“白帝托孤”一事呢?(2分) 13.你从【甲】【乙】两段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怎样一个人?(2分)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题。(12分)中秋之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 “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

9、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 “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孔乙己节选)14.选段开头的句子是什么描写,有什么表达效果?作用是什么?(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