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美用艺术探索宇宙的奥秘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3789313 上传时间:2023-10-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7.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洪荒之美用艺术探索宇宙的奥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洪荒之美用艺术探索宇宙的奥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洪荒之美用艺术探索宇宙的奥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洪荒之美用艺术探索宇宙的奥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洪荒之美用艺术探索宇宙的奥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洪荒之美用艺术探索宇宙的奥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洪荒之美用艺术探索宇宙的奥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洪荒之美用艺术探索宇宙的奥秘“每当看见天上的彩虹,我的心儿摇动。”华兹华斯未知的世界令人心生敬畏,同时也会激起人们探本溯源的好奇之心,我们头顶上的朗朗星空就总是让人魂牵梦绕。对于神秘的宇宙,从古至今,人类都一直迫切地想去了解其中的秘密,世界上每个古老的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恰好都印证了人类对宇宙的窥探,凝聚了他们对宇宙的憧憬和研究。有人说:“只有我们明亮的双眼才能探索宇宙。”而我们的眼睛,是双重的,重艺术,一重科学,两重影象在我们的头脑里交融在一起,于是,便打开了人类探索宇宙的脑洞,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表现,在艺术方面,关于宇宙的主题,也是充满魅力的。2012年,展望在尤伦斯当代艺

2、术中心的我的宇宙中,他用人类本能中的想象去思考、表现宇宙原初的诞生;次年,幻真的宇宙2013威尼斯钟飙艺术现场中钟飙就表示道,希望有更多的人来探寻宇宙的隐性关系,超越人类自身的种种局限性,与宇宙融为一体;2014年民生美术馆的开馆大展“多重宇宙:存在与共存”更是以国际性大展的规模、用近百件作品来探讨了人类如何思考与宇宙的关系;最为印象深刻的,可能是去年奥拉维尔?埃利亚松在巴黎做的名为“contact”的装置艺术,观者在移动的光源和黑暗之中游移,犹如置身于外太空完全的黑暗中。艺术家们对宇宙主题的创作常常让人为之震撼,观者通过作品获得了一段新视野旅程的体验,在有形的现实中感受无形的浩瀚宇宙,通过艺

3、术的形式,对宇宙的探索似乎更能使人动容。东京森美术馆(MoriArtMuseum)的展览“宇宙与艺术”(TheUniverseandArt)正是一场用艺术摸索宇宙的嘉年华,这次大型的展览不但向我们呈现出宇宙与艺术的碰撞,它更汇聚了一些珍贵的文物为我们回溯历史,探索出一条从古至今,人类在宇宙探索方面的各种视线。人类对宇宙的好奇从古到今都不曾减弱,“宇宙”这个主题一直被赋予了许多想象和语境,森美术馆搜罗了近200件的作品,从天文学历史数据、现代艺术家的作品,到宇宙开发最前线情报,展览将之分成四个版块,与观者一起探讨迈向未来的全新宇宙观及人生观。第一部分的“古人怎么看宇宙?”中,我们可以看到从古以来

4、,人们对宇宙奥秘的窥探。不得不赞叹展览的用心,为了阐述这个部分的主题,他们找来了世界各地表现古人们探索宇宙秘密的作品,从南北朝时代、室町时代的曼陀罗、堪称日本最古老的科幻小说竹取物语画卷、首度在日本公开的达芬奇的天文学手稿、开普勒、牛顿等天文学及科学的初版到北山善夫、北协升、前田征纪、向山喜章的现代美术作品,这些无价的历史文物呈现出一条人们探索宇宙秘密的历史脉络。其中,展出的两界曼陀罗、星曼陀罗、依方位而定的神明十二天像以及西藏曼陀罗等作品反映出了亚洲,或者说是佛教世界观中的对宇宙的理解,从古老的曼陀罗中看到多维的宇宙。在日本,十世纪就出现的竹取物语是人们对月球的想象表现,江户时代出现了第一台

5、手工自制的天文望远镜,而在明治时代坠落于富山县的铁陨石被制成“流星刀”,对于宇宙与地球关系的思考,似乎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宇宙的时空”部分全由当代艺术作品来表现,宇宙黑洞会吸走星星,事实上,我们看到的星光距离我们几亿光年,对宇宙中的奇妙空间以及星体观测刷新了我们对于时空的观念。艺术家们也用自己的方法来呈现宇宙,毕咏?达伦(Bj?rnDahlem)尝试用一些很普通的材料木头、钢、荧光灯、灯泡一一做曲的装置黑洞(M-领域),表现了宇宙中的黑洞以及多元的宇宙。沃尔夫冈?蒂尔曼斯(WolfgangTillmans)的摄影作品金星凌日有一种融合熟悉和陌生的感觉,他有着对“光”的视觉着迷,他将超灵敏望远镜

6、捕捉到的深空星星和电脑像素图像放在一起,像是隔着现实,眺望宇宙的样子。贾蔼力在这部分也展出了三件作品,他用刚健而具爆炸性的笔触表现了对宇宙和星际的幻想。半导体的三屏影像BrilliantNoise使用了上千支太阳活动的纪录影像,以声音表现太阳光强度,而康拉德?肖克罗斯令人惊艳的作品Timepiece则是对“时间”进行了视觉体验的创作。这是艺术家一直在关注的主题,他用人工日光再现了人类最初科学测量时间的方式一一日辱。古代人类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科学的原理代表着人类长久以来,为了寻找千变万化的宇宙形式内在秩序和法则而所做的努力。远在人类出现之前,地球是什么样子的?考古中的陨石和化石向人们展示了人类对

7、于外星人的想象:“生命新视野一是否真有外星人存在?”从江户时代的一个神秘不明飞行物到未来新的生活形式,这一部分的展品除了文本手稿外,还加上了最新的基因工程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作品,日本科幻小说家荒俣宏(HiroshiAramata)的科幻杂志收藏、法国影像艺术家洛朗?格拉索(LaurentGrasso)作品中的外星人像,还有曾出现在“史密斯飞船”(Aerosmith)“JustPushPlay”专辑封面中空山基(HajimeSorayama)所仓作的性感机器人的女机器人也在展厅内展出。虚舟的女子是江户时代流传的关于UFO的传说,一艘来历不明、圆锥形、迷一般的怪船,从太平洋的海域突然出现,怪船里有一

8、位身份不明的女子,女子抱着神秘盒子,讲着没人听懂的异国语言,她的衣着是从未见过的。澳大利亚的帕翠西亚?皮奇尼尼的作品菜鸟就像一个外星生物,似人非人的形象,作品延续了一贯她试图表达自己对生物道德伦理、生物科技以及自然环境的一些思考,她的作品将人类生理和现代科技糅合于一体。皮奇尼尼喜欢探讨人们对生命的思考,重新定义有机、现实、和物质世界之间的关系。随着太空旅行时代的临近,第四部分的“太空旅行与人类的未来”为我们展现了艺术家们眼中未来人类与太空的关系,以及我们的生活将会如何改变。汤姆?萨克斯(TomSachs)、野村人、逢坂卓郎、吉尔?德?贝兰库尔(JulesDeBalincourt)等人的作品引发

9、出人们对人类与宇宙的关系及未来的思考。日本艺术团体TeamLab新创作的互动装置作品被追逐的玻璃、追逐与被追逐的玻璃冲撞盛开一一空间中的光就像是一场光的盛宴,全黑空间里用无数的投影机和感应器围绕着整个场景,360度无死角的互动装置加上绚烂的视觉和声响节奏,刺激着每一寸感官,让人犹如超脱到宇宙中的独立时空。TeamLab是一支庞大的团队,程序工程师、数学家、建筑师、计算机动画制作、平面设计师、艺术家等等,他们将可以与美学完美地结合起来,展现出数码艺术最为极致的一面,也在瞬间的灿烂变化中,营造出一个独属现在的小宇宙。纽约建筑事务所设计的火星冰屋(MarsIceHouse)模型这次是在日本首次展由,

10、此作去年获得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火星住房设计大赛一等奖。冰屋的设计可以说是光线与视觉的完美结合,从建筑构思、设计方案到可居住性、创新性、功能性等方面都呈现出人类对于未来外星住所的想象和探索。在宇宙探索的道路上,艺术家们真是展现出无穷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森美术馆的这个展览不单单向我们展现了艺术家们为了探究宇宙的奥秘而迸发的奇妙脑洞,更让人惊艳的是,为了展现自己的脑洞而借助各种手段进行的表现,尤其是艺术与科技之间的融合,艺术家们应用前沿科学技术进行创作,似乎将成为一股新浪潮。我们不断地、并且越来越多地看到一些作品将数学和信息进行视觉转化,新兴媒介艺术成了一种趋势,并且与传统媒介艺术也逐渐并存交融,

11、就像本次展览看到的许多作品都是新旧媒介艺术的结合,表现手法的多元化发展使得艺术的表现力越来越强。与此同时,交互、多重艺术文本并置似乎也成为一种艺术分赏的现象。艺术创造者与艺术受众之间的双向互动,甚至观者成为与艺术家有着相同地位的创作者,这些观念,正默默地拓宽着艺术的界线。今年除了森美术馆,还有许多场以艺术和科技之间关系为主题的展览,都能体现出科技正改变着艺术的世界。比如伦敦白教堂美术馆的“电子高速公路”、洛杉矶现代艺术博物馆的“黑托?史泰耶:太阳工厂”、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科技时代的时尚”等等。媒介和语言应该是跨越艺术、科学、技术和创新活动之间的界限的,可以预见,艺术的未来是一个全媒体时代,就像驰骋在广阔的宇宙中那样,艺术的维度也是无穷无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