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秸秆固化燃料加工建设投资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3787311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秸秆固化燃料加工建设投资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生物秸秆固化燃料加工建设投资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生物秸秆固化燃料加工建设投资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生物秸秆固化燃料加工建设投资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生物秸秆固化燃料加工建设投资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秸秆固化燃料加工建设投资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秸秆固化燃料加工建设投资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秸秆固化燃料加工项目建议书2014年4月总 论 第一章 总 论 1.1、项目名称:年产60万吨生物秸秆固化燃料加工项目 1.2、合作方式:独资、合资 1.3、建设性质:新建 1.4、负责单位: 1.5、联系方式: 1.6、建设地点:思南县乡镇境内 1.7、拟建规模:年加工农作物米秸秆能力60万吨。 1.8、主要产品:生物秸秆固化燃料 1.9、投资规模:项目计划投资23000万元1.10、经济效益: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0000万元,上缴利税2000万元,实现利税后利润6000万元。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农作物秸秆是最丰富的农业废弃生物资源,据统计,我国的各类农作物秸秆总量每年达到8亿吨。其中,

2、我省年产各类秸秆约为6000万吨。目前的利用率在50-60%左右,每年还有2400万吨-3000万吨的秸秆浪费或焚烧。秸秆固化成型燃料是一种无污染、又清洁的环保燃料。价格相对低廉,用途十分广泛。据测算,若将秸秆成型燃料放到专用炉灶内燃烧,其热量利用率在60%以上,燃烧充分时基本无烟尘排放,残余的灰烬小于7%,而且是很好的肥料。 “十二五”期间,是我县加快经济发展的新时期,是经济社会科学和谐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实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因此,立足县情、把握机遇,扩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推进产业升级,迅速壮大经济总量,不断提高我县工业企业建设力度,助

3、推思南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新高潮。 第三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 3.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1.1、生物质能利用符合国家再生能源政策。中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面临着总量不足、石油紧缺、环境污染严重、人均占有量少、能效低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开始阻碍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生物质能属低碳清洁可再生能源,资源量丰富,大力开发生物质能源,对于改善我国以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结构、特别是对因地制宜地为农村地区提供清洁方便能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1.2、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促进农民增收。多年来,由于受传统生活方式和习惯的影响,秸秆弃之不用、粗放喂饲牲畜或遍地焚烧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问题十分突出。为

4、把丰富的秸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挥其应有的经济、生态、社会和环境效益。该项目可以综合利用作物秸秆,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县、发展现代农业和循环经济、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 3.1.3、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生物质挥发份和碳活性高,硫、氮含量低,生物质能利用过程可逆循环,不增加CO2排放。替代化石燃料,一方面可减少化石燃料消耗量,同时减少C02、SO2、NOx等污染物排放和酸雨的形 成,缓解“温室效应”,可杜绝秸秆分散焚烧污染现象,解决农村洁净能源供应问题,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按照本项目年产40万吨/年农作物秸秆压块成型燃料计算,可在全县范围内

5、有效替代燃煤32万吨,可以减排SO2:6000t/a。因此,立足于农村现有的秸秆资源,加强秸秆固化成型综合利用,不仅能够大大加快村镇居民实现现代化的进程和满足农民富裕后对优质能源的迫切需要,而且也是我国实质性减排温室气体的主要技术选择,对于维护能源供应安全、保护环境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3.1.4、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秸秆能源化综合利用可根本解决农村秸秆禁烧难、出路难的难题,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优质能源,形成多能互补,替代燃煤等其它能源,形成产业化,消除农村普遍存在的“三大堆”之一,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及居住环境,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对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6、 3.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3.2.1、环境优越 思南县隶属贵州省铜仁市西部,地处乌江中下游地带,县境东接印江县、南连石阡县、西界凤岗县、北倚德江县。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75210827,北纬27322809之间,南北长69.3公里,东西宽57.6公里,幅员面积2230.5平方公里。境内最高海拔1428米,最低海拔345米。乌江从北向南穿越而过,将县境划分为东西两部分。县城所在地思唐镇位于乌江之滨,距省会贵阳374公里,距铜仁129公里。全县辖27个乡镇,2013年底全县总人口70万人,人口密度为291人/平方公里,其中:农业人口58万人,占84.85%;非农业人口8万人,占15.15%。境内

7、居住有汉、苗、土家、仡佬等20多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达29.28万人,占总人口的44.37%,是一个幅员较广、人口较密的多民族县份。思南县境地处贵州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大斜坡地带的北部边缘,位于武陵山脉与大娄山山脉之间,受构造、岩性以及乌江水系控制,呈现出峰丛山地、缓丘谷地、河谷地等多种地貌形态。县境东缘和西北高,中部乌江河谷和各谷地低,呈东西两缘向乌江河谷倾斜的“V”字型地势的基本轮廓,最大相对高差达1083米。思南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县域经济以农业为主。近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拉动,全县经济社会得到了全面发展。2013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73.55亿元,比

8、上年增长17%,其中:农业总产值41.12亿元,比上年增长10%;工业总产值53.6亿元,比上年增长42.1%;实现财政收入7.27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6.01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8.5亿元,比上年增长37.7%;农民人均纯收入5012元,同比增长15.62%。县域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 3.2.2、原料充足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粮食生产的重视,我县农业主栽作物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全县农作物面积实际已经达到150万亩。同时,随着农业栽培技术的不断提高和良种的使用,既增加农业籽实的产量,也增加了农作物秸秆的。按照平均亩产350公斤计

9、算,全县年产农作物秸秆52万吨生产固化燃料。因此说建设秸秆固化燃料项目具备充足的原料。另外,我县周边地区也是农业县,为项目提供了丰富的原料资源。 3.2.3、运输便捷 思南县交通便利,距省会贵阳约300公里,杭州至瑞丽高速公路大兴和思南至剑河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县内27个乡镇全部通黑色柏油路面。形成四通八达交通网络,现代物流日益发达。 3.2.4、水量充沛县境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具有春夏较长、秋冬较短、冬暖夏热、冰雪少见的特点,大部分地区热量充足,无霜期长,降雨量丰富,四季分明,光、热、水同步。境内年平均气温17.3,日照时数1248.4小时,太阳总辐射量为3534.2兆焦耳/平方米。县

10、境内大小溪流均以乌江为排泄标准面而遍及全县,属长江水系乌江流域。除乌江外,共有大小溪流284条,较大河流7条,河道总长度533.25公里,河网密度24.03公里/百平方公里,比全省平均密度多6.97公里/百平方公里。县内植物资源丰富,种类多,分布广,有林业、种植业两个大类。林业资源中有维管束植物700多种,种植业资源中有农作物品种380多种。全县森林覆盖率为29.8%。 3.2.5、技术成熟 传统的玉米秸秆固化燃料采用“物理法”成型技术,将粉碎的玉米秸秆原料投放到挤压机中,在温度达到70-110度时开始黏合,持续加温达到200-300度时,原料发生软化、液化,并增加一定压力可使木质素与纤维致密

11、黏合,冷却成型。这样可使粉碎的玉米秸秆密度从0.1-0.25之间达到0.7-1.2之间,形成固化燃料。随着秸秆固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轻度碳化法生物质成型技术完善,通过改善玉米原料表面活性,与少量的粘合剂、脱水牛粪或沼气渣混合,实现在普通的成型机中成型,有效地克服了传统加工设备电耗高、生产过程不稳定等问题,实现大规模生产。 第四章 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4.1、市场分析 本项目终极产品为农作物等等秸秆固化燃料,产品定位工业和民用燃料。目前,经过前期市场调查,在全县范围内尚无集中供热企业。采用农作物秸秆固化燃料年可节约资金2760余万元。锅炉使用单位愿意接受该型燃料替代燃煤。在民用市场方面,可将该型燃

12、料定位于我县城乡居民用取暖炉具、农村市场、城市餐饮场所及家庭取暖使用,市场需求亦相当广阔。 4.2、拟建规模 根据市场需求,原料来源等综合考虑,一个项目生产规模拟建年60万吨固化燃料,全县可建成8个生产厂家。 4.3、厂址选择 1.厂址要选在原料丰富、交通方便的地方。厂区距主要交通干线不应太远,厂区至主要干线的途中若有桥梁,该桥应能通过载重30吨以上的卡车。这样既能有利于生产和运输,又能降低成本,便于运销。 2.厂址地势要平坦、地质要坚硬、地下水位较低、通风良好,应避开可能受到水淹或发生滑坡、塌方的地域。 3.厂区距居民住宅区在200米以上为宜;厂区周围环境要避开易燃易爆和排放有毒气体、有害粉

13、尘的工厂;厂区周围应有较宽敞的临时用地,以便原料的贮存和青干处理。 4.选址时应因地制宜,节约用地。要充分利用荒地或空闲地,不占或少占耕地。有条件的要尽可能利用原有闲臵的场地、厂房以减少投资。 5.厂区以矩形为宜。大型压块厂厂区面积在40-60亩左右;中、小设备的厂区面积可在20亩至30亩左右。 6.厂址离供电线路不能太远,以减少供电系统投资和电力损耗。附近还要有相应的水源,以满足生产部门、生活和消防用水需要。 第五章 技术方案及设备方案 5.1、工艺流程 5.1.1原料来源:玉米秸秆、麦秸、稻草、稻壳、玉米芯、杂草和锯末均可作固化燃料原料。 5.1.2、生产工艺:原料青干处理-原料切碎-输送

14、上料-搅拌压送-压制成型-冷却-计量包装-检验入库-成品 本工艺流程采用9JYK-2000型机组,额定生产能力2吨/时。 5.1.3、产品用途:秸秆固化燃料可以代替木柴、原煤等,广泛用于取暖、生活炉灶、热水锅炉、工业锅炉和生物质发电厂等 。 5.2、生产设备 5.2.1、设备购臵:按生产能力选择配套设备,年产20万吨选用采用9SGJ-2000型机组60套。 5.2.2、厂房(单个生产示范点):厂房下弦高不少于4米,宽6-10米,长度为30-40米,水泥地面,砖混结构,也可采用砖木结构。厂房为四面墙封闭式,也可为三面墙半开放式或一面墙开放式的简易厂房。 5.2.3、库房(单个生产示范点):成品库房面积不应少于4000m2 ,水泥地面,地面应高于库外地面200毫米以上。库房内部必须保证通风、防雨、防潮、防晒、防水淹。 5.2.4、场地硬化:切碎暂存回性场地硬化面积不少于1000m2 ,切碎后晾晒场地应不少于3000m2 按每m2 可获干秸秆10kg考虑。地面应高于周围地面200毫米以上,一般为混凝土地面,也可采用铺砖水泥抹面。 5.2.5、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