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石化基地产业规划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3786795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1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市石化基地产业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青岛市石化基地产业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青岛市石化基地产业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青岛市石化基地产业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青岛市石化基地产业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岛市石化基地产业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市石化基地产业规划(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市黄岛区人民政府青开管发200888号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市黄岛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石化基地产业规划的通知各街道办事处,管委区政府各部门,区直各单位,驻区有关单位:市石化基地产业规划已经管委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遵照执行。二八年十二月十二日市石化基地产业规划目录1.总论 1.1规划项目名称及地点1.1.1规划项目名称1.1.2 规划项目地点1.2 产业基地定位性质及规划原则 1.3 规划项目的背景及围1.3.1 项目背景1.3.1.1区位优势1.3.1.2港口优势1.3.1.3产业基础和市场优势1.3.1.4基础设施优势1.3.1.5技术和人才优势1.

2、3.2 规划的区域围2.石化基地产业规划2.1石化基地产业的功能特色2.2石化基地产业的发展目标及建设步骤2.3石化基地产业的发展重点2.3.1产业2.3.2环境保护2.4石化基地项目规划2.4.1 炼油2.4.2 PX2.4.3 乙烯2.4.4 乙二醇2.4.5苯乙烯2.4.6 苯酚丙酮2.4.7 丙烯酸2.4.8 MMA2.4.9 邻苯二甲酸酐2.4.10 PE2.4.11 EVA2.4.12 PP2.4.13 ABS2.4.14 SSBR2.4.15 PTA2.4.16 PET2.4.17 MTA2.4.18 PA662.4.19 双酚A2.4.20 聚碳2.4.21环氧树脂3.石化基地

3、建设条件3.1 概述3.2 交通运输3.2.1 陆路运输3.2.2水路运输3.3自然条件3.3.1 地形地貌3.3.2 气象条件3.3.3 水文条件3.3.4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4.石化基地的市政公用设施及规划情况4.1 石化基地规划区域的划分及路网结构4.1.1规划区域划分4.1.2路网结构4.1.3 道路等级及道路红线控制宽度4.1.3.1现状道路及道路红线控制宽度4.1.3.2 规划道路及道路红线控制宽度4.1.3.3规划道路竖向标高的确定4.1.3.4道路等级及其他4.2管线综合布置原则4.3 市政公用含石油化工设施规划4.3.1给水排水规划4.3.1.1给水规划 4.3.1.2污水规划

4、4.3.1.3雨水规划4.3.1.4中水规划4.3.2电力规划 4.3.2.1电力负荷预测4.3.2.2 变电站规划4.3.2.4线路走廊规划4.3.2.5弱电规划4.3.3热力与燃气规划4.3.3.1热力规划4.3.3.2燃气规划4.3.4石油化工管线规划4.3.4.1各类石化原料和产品的现状情况 4.3.4.2管道敷设方式4.3.4.3管廊通道规划4.3.5消防设施及岸线4.3.5.1消防设施4.3.5.1.1规划的指导思想4.3.5.1.2规划的目标4.3.5.1.3消防设施规划4.3.5.2岸线使用4.3.6绿化隔离带的规划4.3.6.1绿化布置的原则4.3.6.2绿化布置的树种选择4

5、.3.6.3道路绿化设计应注意事项附图:1.石化基地区域位置图2.石化基地总平面图3.石化基地规划项目示意图 / 1 总论1.1规划项目名称及地点1.1.1规划项目名称项目名称:市石化基地产业规划1.1.2 规划项目地点项目地点:经济技术开发区1.2产业基地定位性质及规划原则石化是市支柱产业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石化工业稳步发展,已经形成以两碱、无机盐为主的无机化工;以化肥、农药为主的农用化工;以轮胎、管带、胶鞋为主的橡胶加工;以染料、颜料、橡胶塑料加工助剂、食品添加剂等为主的精细化工;以及石油炼制、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等石油化工等行业。成为全国和省综合化工基地。本规划以国家化学工业总体发展战略和

6、产业政策为指导,并以国外石化产品发展趋势以及市场状况为依据,充分利用的大炼油和港口码头优势,吸引国外有实力的商家,建设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合成材料、专用化学品及大宗有竞争力的石化产品项目。根据市总体发展的需要,本规划重点着眼于石化深加工项目和精细化工项目。产业基地定位为:高技术、高创汇、低污染、深加工、布局合理、配套完善、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石油化学工业基地。选择进口国际市场贸易量大、价位相对稳定的大宗石化原料,建设具有一定经济规模的生产塑料、橡胶、纤维等合成材料的装置,结合市的工业需求,为的优势产业如家电、电子等配套。市石油化工发展规划遵循以下原则: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2充

7、分利用大炼油和优秀的港口条件,规划项目的原料以大炼油项目的部分产品作为主要原料,原料不足部分利用当地优秀的港口条件从国外或国市场购买补充;3规划的产品有较好的国外,特别是国市场,在国外有竞争优势;4产品的售价较高,达到经济规模,有较好的经济效益;5可利用优秀的港口条件,分期实施规划项目。亦即可先利用港口进口原料,先进行部分效益好的项目招商和建设,由下游逐渐向上游发展,最后形成一条龙生产;6结合当地的工业发展现状,选择工业发展急需的产品为本次规划的产品;7规划项目充分考虑对当地环境的影响,除采取先进的技术处理三废外,对毒性较大的中间产品或副产品选择下游经济效益较好的产业将其就地用完,一方面避免了

8、运输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危险和毒害,另一方面又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1.3 规划项目的背景及围1.3.1 项目背景位于中国半岛的西南端,濒临黄海,是中国著名的以港口贸易、轻化工、家电电子、金融服务、旅游度假、海洋科研为主要特色的沿海开放城市,先后被国家列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沿海对外开放城市和计划单列城市。发展石油化学工业有良好的基础。省是我国石化工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现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成为省支柱产业之一,确立了国化工大省的地位。化工现有化肥、农药、基本化工原料、有机化工、染料和涂料、橡胶加工、石油化工等10多个行业。此外,经国务院批准,1000万吨/年大炼油工程已于20XX开工建设,

9、项目目前已建成投产,为发展石油化工提供了良好的油头和下游连接条件。20XX,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学习借鉴国际发展石化产业的成功经验,按照国家石化产业宏观布局原则和区域发展规划要求,提出发展石化产业集群,在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石化基地。石化基地的规划建设,是调整我国石化产业结构,提高石化行业整体竞争力的全局需要,是市调整工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的迫切需要。按照城区总体规划,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区域布局上规划为六个主要功能区:重化工业区、临港工业区、国际贸易区、行政商务区、生态高效农业区、旅游度假区和前湾港。优先发展并重点扶持家电、电子信息、石化、制药、机械制造、新型建材、加工贸易等六大主导产业。建

10、区以来,经济技术开发区从改善投资环境入手,以高效的保障、优质的服务吸引了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20多个省区的投资者前来投资,形成了以发展高新技术、开放型经济为主导、与金融商贸等第三产业相协调,功能齐全的现代化综合性经济新区。1.3.1.1区位优势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化工的发展提供了市场保证。省化工、建材、塑料加工、家电、电子、纺织、等产业较为发达,由于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石化工业还不能很好地与相关行业的发展速度相适应,省化工产品自给率还相当低,这为发展石化深加工产品、精细化工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市位于半岛的西南端,处于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的中心位置,既是省的开放前沿,又是环渤海

11、经济圈的南翼。对外与日、两国隔海相望,产业转移相对便利,对有广阔的沿黄腹地,产品市场纵深幅宽,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较强的经济技术实力。市环抱胶州湾,港港阔水深,拥有全国最大的原油码头,已建及在建的原油及化工码头,年吞吐能力达6000万吨,是我国重要的原油、成品油进出口基地和中转基地。同时,紧邻油港的胶州湾沿岸有着大量成片的非农用土地及滩涂、浅海可供开发利用,具有建设大型石化基地的优越条件。随着经济重心的西移,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国家级开发区,通过以港兴区、港区联动,促使港航服务和仓储物流业蓬勃兴起,新兴产业高速发展,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投资环境逐步优化,具备了建设大型石化产业基地的优越条件。1

12、.3.1.2港口优势是我国五大港口城市之一,拥有居世界前15位的亿吨级深水良港。在开发区有大型集装箱码头,原油码头、液体码头、液化天然气码头和国家原油战略储备库等设施,市环抱胶州湾,岸线绵长,水阔,沿海滩涂广博,是集中布局发展滨海临港大型工业特别是石化等重化工业不可多得的良好自然条件,非常适合以工业园区模式,推进石化产业集聚发展,创造世界一流的石化产业基地。1.3.1.3产业基础和市场优势是我国重要对外贸易口岸和制造业基地,产业基础雄厚,传统的纺织服装、食品饮料、橡胶化工对石化产品需求很大,目前重点建设的家电电子、石油化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和新材料等四大产业基地,更与石化产业紧密关联。石化产业

13、作为基础原材料和新型材料产业,必将带动和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反之,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必将为石化产业的发展创造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更加迫切的高新技术和材料的需求。产业基础雄厚,经济技术实力较强,为规划建设大型石化基地,形成产业集群准备了市场,创造了提高加工增值效果、增强竞争优势的良好环境1.3.1.4基础设施优势市城市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已初步形成以港口为枢纽的立体交通网络,特别是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具备发展大型石化产业基地的港口、土地、淡水和环境容量等优越的资源条件,已批准建设的千万吨级现代化大炼油项目,300万方国家原油储备基地和300万吨一期进口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终端等石油化工和能源等

14、先导项目,为发展石油化工创造了就近配套能源,原料供应的有利条件。港拥有的全国最大原油码头,在建的化工码头,为建设加工进口含硫原油的大型炼厂和发展一体化的乙烯工程及下游产业链提供了低廉便捷的储运条件和完善配套的公用设施服务,对大型石化基地的建设模式更新、建设成本降低和综合竞争力的增强有直接意义。航空运输网络不断拓展,已开通国航线80多条,国际和港澳航线10多条。陆上交通网络不断完善,胶济铁路、济青高速公路、烟青一级公路、环胶州湾高速公路以及同三高速公路段、前湾港疏港专用公路等陆路交通四通八达。邮政通信快速发展,网络信息技术不断普及提高,通信能力进一步增强。城市路网建设、环境整治力度加大,城市功能

15、进一步完善,政府执政效率大为提高,人居和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和优化,为规划建设大型石化基地,吸引跨国投资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1.3.1.5技术和人才优势市文化教育事业发达,科技力量雄厚,20XX被国家科技部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市现有独立科研机构56个,拥有各类专业人才超过70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4000多位,国家级优秀人才825人,驻青两院院士45人,其中外聘院士23人。全市现有各类大专院校28所,其中普通高校25所,中等专业和技术学校83所,一半以上高中在校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综上所述,市已具备规划建设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的区位、市场、深水港口、滨海土地、淡水、能源、科技力量和开发区等一系列优势条件,非常有利于形成上下游一体化、资源配置合理、产业链比较完善、相关产业集聚、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具备世界级规模和先进水平的大型石化产业基地。但是目前市化工行业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产品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基本有机原料和合成材料不能满足相关行业的需求;企业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偏低;由于化工企业多位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