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语文典型教学案例解析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3785414 上传时间:2024-02-24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35.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小学语文典型教学案例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2023年小学语文典型教学案例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2023年小学语文典型教学案例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2023年小学语文典型教学案例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2023年小学语文典型教学案例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小学语文典型教学案例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小学语文典型教学案例解析(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小学语文典型教学案例解析 小学语文典型教学案例解析(精选7篇) 好的教学案例具有故事性、可读性和可操作性。它是典型和独特的。在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原则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理论研究价值。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语文典型教学案例解析,欢迎大家来阅读。 小学语文典型教学案例解析篇1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语文主题学习”模式下的自主学习 源汇区实验小学张景 初接触“语文主题学习”,许多教师都会产生这样的疑惑:为什么叫“主题学习”,而不是“主题教学”呢?当代教育名师,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给出了答案:“语文是学出来的,不是讲出来的。”他引导教师们不要教得太多,“主

2、要是让学生自我去学习,期望学生经过欣赏、分享、诵读、比较和模仿来打下阅读的基础,并进一步提升本事的素养。” 细读深思,李校长的观点是真正基于学生阅读需要及语文素养的构成为出发点提出的,我也深有同感。尤其是看了潍坊市李虹霞教师动物那些事儿的课堂实录,这种感觉便越发强烈了。 以下是动物那些事儿的两个教学片段: 片段一: 师:同学们,在过去两周的时间里,我们分别通读了人教版和苏教版所有的小学教材课本,大家对自我感兴趣的专题进行了各组的统合,其中有两个小组对动物专题异常感兴趣,“学彬组”和“王晶组”将人教版、苏教版中描述动物的12篇课文全部排版打印,他们还搜集了部分片段、词语、谜语、古诗,最终统合为我

3、们班的“学习课本”,取名为动物那些事儿。之前各小组都进行了自主学习和研究,此刻请展示一下你们的学习成果,好吗? 生:好! (“凯若组”汇报展示。) 生1主持:我们小组研究的是松鼠与鲸的比较阅读,瞧!我们还有自我的幻灯片呢!(学生操作出示“凯若组”幻灯片) 生2:我们发现,松鼠与鲸不一样的地方是:鲸的知识性比较强,而松鼠的趣味性性比较强。它们的说明方法也不一样,鲸是用了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方法。而松鼠是用了比喻、拟人的方法形象的描述了事物。 师:你们只说了它们的不一样点,却没有说它们的相同点。 生3:松鼠和鲸的相同点是他们都是说明文。 生4补充:鲸和松鼠是说明文,而其他课文是记叙文。 师:对

4、啊,继续讲。 生2:我们模仿说明文,写了一篇作文猫,给大家读其中一个段落(投影仪出示)小猫黑白相间的皮毛上,白显得格外白,黑显得格外黑。可是,仔细一看,白色比较多,大约有六七块。它那张清秀的面容上镶嵌着一双透明发亮的大眼睛,白天是圆圆的,中午是细细的,晚上就像两颗小灯泡一样一闪一闪的。在这双敏锐的鼻子下头有一张“人”字形的小嘴巴,里面有一些干净利落的小牙齿,旁边有几根头发一样细的胡须。 师:不错,还运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呢! 生1:我们还有自我的练字呢,看!(投影仪出示字迹工整的练字纸) 生2:这是我们组默写的课文片段 生1:我们还标注了课文呢,你看!(投影仪出示标注的所有课文) 生2

5、:我们小组用红色标注出来的圆圈时表示动物颜色的,用红色曲线标注出来的是表示动物外形的,三角号加上两条横线是表示好词的。 师:同学们,读书必须要做记号,让你思考的痕迹留在书上,大家要向他们学习。 小组成员齐:我们小组的汇报完毕,多谢大家。(学生鼓掌) 片段二: (“学彬组”汇报展示。) 生:我们小组通读完了课文,发现课文用了很多拟人句,把小动物当做人来写格外可爱,我们它们全部做到了幻灯片上,请看。 幻灯片出示拟人句,生读。 生:我们还发现作者在写看的时候,用了不一样的词语,我们就整理了课文中所有表示看的词语,把它所在是句子做成了幻灯片,请看红色标注的词语。 幻灯片出示: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狗就

6、躲在篱边窥伺。我的目光顺着树干上下搜索着。聚精会神地盯着这只蝉虫,等待着金蝉脱壳这一时刻的到来。 生:在白鹅中的“窥伺、左顾右盼”作者用得形象生动。 师:并且用得和别人不一样!刚才有个小组说必须要好好观察,同样是观察,我们写作文的时候就往往都用一个字“看”,读一读这些词语,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词,都是看,可是它却不是“看”这么一个简单的词,来,读一读。 生读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 师:瞅瞅我。 (学生纷纷转头看教师) 师:你们很细心,了不起,关注到了“看”的词语,李教师都没有关注这一点,你们超过李教师了!我们祖国的语言就是这么丰富,谁拥有了语言,谁就拥有了智慧。如果大家这么细致地去读课

7、文,你们就变得更棒! 生:我们还写了一篇作文我家的保安狗。 高学彬读:我家的保安-狗(节选) 投影仪出示: 大家应当很奇怪,狗就是狗,是一种牲畜,你给点吃的它就像签了终身契一样,卖身为奴,给你看家护院。没错,狗在你们看来只是一种牲畜,一种给你看家护院的动物,可是在我看来,狗是一种尽职尽责的好“保安”。 它对什么人都怀有戒心,只要不是我带来的人它便厉声叫嚣。不分昼夜,就是爸爸这么贪睡的人也要起来看看是不是有小偷。 师:真精彩!如果不是高学彬对小动物这么喜爱,喜爱到把它当人一样来看待,是不会写得这样栩栩如生满怀深情的,当然,这与他很多读书更是分不开的。 案例评析: 与传统的语文课相比,李虹霞教师这

8、节课的容量很大,一节课居然交流、学习了12篇描述动物的课文,并引领学生欣赏了蜻蜓蜂鸡等四篇古文,古今对照进行了拓展阅读。没有接触过主题学习的教师,可能很难相信一节课竟然能够完成这么多的资料,而每个学生又都学得那么充实而欢乐。其实,走进“语文主题学习”,会发现它没有了对课文支离破碎的分析,把读书、学习的时间还给了学生,经过很多的阅读去充实学生的头脑,运用各种手段巧妙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让学生自我去享受课堂,自主、欢乐地学习。 普通的语文课,流程大致是这样的:初读课文,解决字词再读课文,加深理解细读课文,学习表达拓展延伸,深化主题,不管什么样的课文都要“掘地三尺”,一字一句不放过,满堂讲

9、,满堂问,一篇文章基本需要两三个课时才能讲完,篇篇如此。这样的课堂,教师累得够呛,学生仅有被动地理解,原本对事物的喜欢和好奇,被没玩没了的分析消磨殆尽。可想而知,这种味如嚼蜡的传统教学模式,课堂学习效率会怎样! 而案例中的李教师则大胆放手,给学生很多的时间通读两个版本的语文教材,把感兴趣的专题进行统合,将描述动物的12篇课文加上学生搜集的词语、谜语等编为一个专题动物那些事儿,再分小组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使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其中,乐在其中。 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则是欣赏者、组织者、引领者。案例中的“凯若组”汇报交流时,运用了比较阅读的方法,分别从文章体裁、说明方法的运用方面,说出了鲸和松鼠这两

10、篇说明文之间的异同,并能现学现用进行仿写,考查对说明方法的掌握情景。不仅仅如此,他们还注重书写的练习,注重语言的积累,会读书,善思考,随时留下读书的痕迹,综合学习本事之强令人叹为观止。 我们都明白,语文学习离不开观察,有观察才会有发现。“学彬组”的汇报展示中,就格外留意本专题中表示“看”的不一样词语,他们把诸如“左顾右盼”、“窥伺”“瞅”等的词语整理出来供全班同学学习。在小组共同学习的过程中,他们还发现,写动物的文章中,经过很多的拟人句写出了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这不是教师强灌给学生的知识,而是小组学习自主探究的结果,是小组成员智慧的结晶。应当说,仅有经历了这样的学习过程,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才更

11、深刻,才能在自我的创作中学以致用,写出像我家的保安狗这样真实、趣味的文章。 看了这个案例,我不禁在想:李教师的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超强的学习本事是怎样得来的?想来自然是与李教师的教育理念和言传身教有莫大的关系。换句话说,是“语文主题学习”的模式营造了大容量、快节奏的高效课堂,孩子们才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海量阅读、自主学习。如果我们仍像以往那样每一天埋头苦教,费时费力在一篇课文中“挖地三尺”、“精雕细刻”,期望教学生学会一篇文章,就想要他们明白很多文章,那便是失败的教育。仅有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教师自身整合教材、提炼教材的本事,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

12、能在“语文主题学习”的探索中越走越远! 小学语文典型教学案例解析篇2 一、教材分析 假如是一首儿童诗,借助“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和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它从独特的儿童视角展开,富有深厚的情感积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二、学生分析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位儿童都是一名诗人。”我们应当看到,儿童与诗歌有着紧密的血缘关系。作为教师,应当积极引导,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三、学习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良”等九个字,会认会写“寻”等八个字,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开小火车和游戏等识字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

13、使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并且在读中有所感悟和生成。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关爱生活的美好愿望,并向往和追求美好的事物。 四、学习重点分析 1.识字和写字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从而对课文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五、学习难点分析: 读悟结合,理解文意。 第一课时 一、作业导入,创设情境 1、前置性作业: ()的北风 ()的谷粒 ()的地方 ()的朋友 ()的身体 ()地成长 ()地哭泣 ()地等待 ()地奔跑 ()地游戏 2、课件出示: 师:小朋友们真棒!你们听过神笔马良的故事吗?谁能把这个故事给大家讲一讲? (学生讲述故事,老师可以及时补充或纠正) 3

14、、提问引入:马良用神笔做了些什么吗?(指生讲一讲) 4、师:是啊!马良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神笔,为穷人做了很多好事。假如文中的小作者也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他会做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习23课假如。(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识字教学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 出示要求: (1)画出生字、词语; (2)想一想,假如有一支马良的神笔,小诗人会做些什么呢? 2出示难记字的生字卡片,让学生通过熟字加熟字的方法,或熟字加减偏旁的方法来记字。生字卡片:健康、哭泣、缩着、寻食 分别找到含有“健康、哭泣、缩着、寻食”的句子,练习朗读。 (1)让小树在冬天也能快活地成长,不会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2)鸟妈妈再也不用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让小鸟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3)我一定给不幸的朋友西西画一条好腿,还他一个健康的身体。 3、师配乐朗读课文。 4、生自由朗读,要求 (1)练习把课文读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