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第四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3784854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0.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第四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三第四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三第四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三第四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三第四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第四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第四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衢州华外2004学年第二学期初三第四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初三语文 命题:初三语文备课组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5分)1给加点字注音或按注音写出汉字。(4分)(1)龙游为何多塔?今日依然众说纷纭,莫zhng( )一是,或曰镇邪扶正,避灾求吉,以俟( )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或曰长期异地任职的显赫官员欲借建塔光宗耀祖,流芳百世。至于何说为上,还有待人们考证。(2)亚灵两峰间的小弄仅5米宽,石梯长300米。弄里风冽冽,凉嗖嗖,疲劳和暑气逃dn( )头贴峭壁,仰望苍穹( )浩渺天宇只有二三百米长眉毛月形的白光。真是“名山罕

2、见三爿石,胜景唯推一字天。”2按要求写出相关名句。(8分)(选做其中八条横线的内容,若全做只改前面8道)(1) ,要留青白在人间。(石灰吟明 于谦)(2) ,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3)长风破浪会有时, 。(行路难唐李白)(4) ,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论诗)(5) ,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6)纸上得来终觉浅, 。(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游)(7) ,柯烂不知归。 振衣独啸无人见, 。(8)食饱心自若, , ,衢州人食人。(9)海内存知已,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10)为人性僻耽佳句, 。(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11) ,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

3、送辛渐(12)苏轼在明月几时有一词中表达美好祝愿的诗句是: , 。3根据十二生肖排列顺序,在横线上补写出含有缺失生肖的成语。(3分)首鼠两端 狐假虎威 守株待兔 龙飞凤舞 画蛇添足 羊肠小道沐猴而冠 狗尾续貂 行同狗彘(猪)4修改下面句子的语病。(2分) 代表们对开发山区的经济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5根据下面的语境仿照画线的句子写两个句子,使之语意连贯。(4分) 课外多读读文学名著不仅能拓宽我们的视野,增广见识,还能陶冶情操,得到许多有益的人生启示:读高尔基的童年,我们可以体会到旧俄时代下层人民生活的苦难;读茅盾的子夜,我们可以了解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真理; , ; , 。”6仿照下面例

4、句写两个句子。(4分)例句:宽容,是一束阳光,可以消融彼此间猜疑的积雪。仿句: 宽容, , 。例句:大厦巍然屹立,是因为有坚强的支柱,理想和信念就是人生大厦的支柱。仿句: ,是因为 ,理想和信念就是 。二、现代文阅读(43分)(一)理性的阅读(12分)世间许多事情都是经过不断地积累经验才会上升到一定的层次,读书也不例外。对于读书,人们说得最多的话题不外乎多读、勤读。多读、勤读固然能学到一些知识,但是读书倘若能够“深”入书中,即使读的书数量不是很多,也能尝到读书的滋味,领悟到更多的道理。这就需要克服随意性,多一些理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书籍的数量不断增多,在读书上人们只有进行一番选择,才能找到引起

5、自己阅读兴趣又有阅读价值的书。而不加选择的阅读,至少说明在读书上还不成熟。一位学者把读书的艺术概括为不读的艺术,理由是:“书为无限,生命有限;以有限应无限,只能采用此策。”所谓“不读”,实际上就是要有选择地阅读,多读经典著作,少读甚至不读流行作品,更不用说那些粗制滥造的文字垃圾。从某种意义上说,读书的水平也反映在书籍的选择上,犹如在琳琅满目的货架上,就看谁有眼力拿到货真价实的东西。而选择的对象,恰恰也能标明一个人的情趣、欣赏水平乃至人生追求。因此,读什么书会像一面镜子,将人们的精神境界映照得一清二楚。同是一本书,有人读后没有留下什么印象,时间久了,脑海中只剩下一片空白;而有的人读后,不仅能记住

6、书中的内容,甚至能背诵出精彩的语句,更能谈出自己对这本书的看法,读书的这种差异,就在于读书者是用眼读还是用心去读。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用“心”阅读,正在于读书的同时也伴随着不断的思考。记得杨绛先生曾把读书比作串门,串门总要有进有出,读书也如此。认真地读一本书,就会情不自禁地进入一种环境之中;情感随着书中情节的变化而起伏,思想沿着作者的思路向前发展。读书不仅应该能够读进去,重要的是能跳出书外,静观默想,分析对比,理清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这样的阅读会使人从欣赏水平到修养都得到提高,不读“死书”,意为不去读那些毫无生气的书;不死读书,还在于不可尽信书,而要有主见。理性的阅读会

7、引导人们在知识的台阶上攀得更高。7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8文章围绕主要观点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它们分别阐述了什么?(3分) 9第段中“串门总要有进有出,读书也如此。”这里的“进和出”分别指什么?(3分) 10就本文提出的读书经验,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点,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看法。(4分) (二)(20分)(一)他和妻子驾驶着一辆满载生活用品和卡车奔驰在无边无际的热带草原上,他们要去处于草原深处的建筑公路的基地。就在这时,突然在他们的近前闪现出一头凶猛的狮子。卡车加大马力狂奔,试图甩掉狮子。狮子却紧追不放。他们越是心急,令他们恼火的事情偏偏发生:汽车陷进一个土坑,熄火了。要想重新

8、发动汽车,必须用摇把把车子摇醒。可狮子就趴在车外,眈眈而视。大声吼吓,掷东西打,两个人办法施尽,狮子却丝毫没有想走开的意思。无奈中,他拥着妻子在车里度过了漫长难耐的一夜。可是狮子比他们还有耐心,第二天早上,这头猛兽还守在车外,向这两个要到口边的美味垂涎。太阳似火,空气仿佛都在燃烧,妻子已经开始脱水了。在热带草原上,脱水是很可怕的,不用多久,人就会死亡。他只有紧紧拥住妻子,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不让狮子和死亡把她带走。此时,他们内心的绝望比狮子还狰狞。必须行动了,否则只能坐以待毙。他说:“只有我下去和狮子搏斗,或许能取胜。”其实两个人心里都很清楚,即使他们的力量加起来也未必抵得过那头猛兽。妻子像在自

9、言自语:“不能再呆下去,否则不是热死,也会筋疲力尽,最后连开车的力气也没有了。很多人都在等我们回去,再不出去他们连饭都吃不上了。” 车外,狮子一点都没有对他们失去兴趣,它欲耗尽对手的生命,以延续它的生命。没有刀光剑影,生与死在沉寂中却铿锵相对。不知过了多久,妻子轻轻地说道:“我有一个办法。”“什么办法?快说!”丈夫多么希望听到她能把他们引向生路啊!妻子默默伸出双手,眼里涌满泪水,嘴角禁不住地颤抖着。他突然明白了妻子的所谓办法,抓住妻子肩膀吼道:“不行!不!”妻子扳开他的手:“你不能这样,不能冲动。你下去。谁开车?”她话没说完,就猛地推开他,打开车门,跳下车,拼命向远方跑去。狮子随之跃起,痴追而

10、去。她这是将生命送进狮口,为丈夫铺设生还之路。他只觉热血冲头,欲爆欲裂。他抓起摇把,跳下车,追向狮子。他怎么能看着自己的妻子活活被猛兽吃掉呢?妻子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快把车开走!快开车!”他的心被撕扯着、刺扎着。他在妻子的喊声中回到了车前,发动起汽车,疯了般地追向狮子。远远地,狮子撕咬妻子的情景也撕碎了他的心。汽车撞向狮子,那猛兽才惊慌地逃了。草原上只留下响彻很远很远的哭声凄惨、悲凉、断肠。这是1999年10月的一天,一个叫刘火根的看山老人讲述的故事。老人就是那位丈夫,他和妻子是当年中国援建非洲一个国家的筑路队成员。27年前,妻了用生命留给他的爱一直深刻在他的心里。去时是双,回来成单。回国后,

11、刘火根把妻子的骨灰绑在身上隐居在深山护林,直到今日。他说,寂静的地方能让妻子睡得踏实,也能让他更清楚地听到妻子灵魂的声音。他说,27年妻子的骨灰从未离开过他的身体,以后也不会。哪怕死了,他也要和妻子相陪相伴、不离不分。凶残可以夺走生命,却夺不走永恒不变的一个字:爱!(二)儿子喜欢读书,可是他对写作没有兴趣。我为此十分头痛。有一次,几位文友在恭维我发表的一篇杂文。没想儿子在旁边插嘴说:“我也能写出那样的作文来。”我一听,立即鼓励他说:“我知道,你是优秀的。只要你坚持每天练笔,你会写得比这更好!”晚上儿子还真的写了一篇记叙文。尽管作文存在着很多缺点,水平在一般偏下,我还是给了儿子极高的评价,给他打

12、了99分。儿子一见,竟高兴得笑出声来。这是他小学四年来作文得到的最高分。高兴之余,他竟天真地问我:“爸爸,为什么不给我打,100分呢?”我给他指出因为有几个错误的标点符号,扣去了他一分。儿子信服地点点头,表示以后要多注意,尽量得满分。以后,在我的鼓励下,儿子每天坚持写作,可他始终没有得到他祈盼的那一分,因为这一分由原先的标点符号扩展到字词,到了句法,到了语法,到了写作技巧;练习的文种也从记叙文到应用文,到散文,到诗歌,到小说。时间在儿子努力追求一分的过程中逝去了。在他读初中时,已有不少的“豆腐块”散见于各报刊。高考时,他如愿被北京师范大学录取。起点高了,视野宽了,他的写作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每

13、次发表作品,他都邮寄给我。每次我都给他打99分,然后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大四那年,有一次,儿子突然回家了,原来他的一篇小说在全国大学生征文中获得了一等奖!他不惜奔波两千多里路,来与我共享他的成功。他的这篇小说写得确实不错,可以说无懈可击。可我还是给他打了99分。儿子要走了。我高伸胳膊搂住他的头,说:“儿子,以后就不用给我寄作品了,既麻烦又浪费钱财。现在我把那一分的权利还给你。”儿子一听,愣了一会儿,继而认真地对我说:“爸爸,不用了。其实,我早已把它放在我的心里了。每次做事,我都想尽办法去得到和超越这一分;在这苦苦的追求和超越中,我逐渐长大了。”11选文(一)、(二)都离不开一个“爱”,一个是爱夫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