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7农业区位选择与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限时集训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3784829 上传时间:2024-02-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7农业区位选择与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限时集训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7农业区位选择与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限时集训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7农业区位选择与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限时集训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7农业区位选择与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限时集训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7农业区位选择与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限时集训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7农业区位选择与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限时集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7农业区位选择与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限时集训(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精品地理资料 2019.7 一、选择题1图Z71是我国双季稻(一年中种植和收获两季水稻)主要种植区分布图。下列描述符合双季稻种植区特点的是()图Z71A形成双季稻种植区的主要因素是饮食习惯BM界线西段折向西南主要是受地形影响CN界线内种植双季稻的主要有利条件是光照充足D对双季稻生产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寒潮图Z72为农业地域类型分类示意图。读图,完成23题。图Z722甲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A季风水田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C乳畜业 D混合农业3美国某个以生产小麦为主的农场,其农业地域类型属于()A甲 B乙 C丙 D丁槟榔喜高温多雨,当气温低于5时植株开始出现寒害;要求降水充足

2、且分布均匀,忌积水。图Z73显示某海岛区域。据此完成45题。图Z734关于该海岛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势中低周髙B年太阳辐射量周多中少C年降雨量北多南少D夏秋季节受台风影响较大5图中槟榔生长最易受寒害影响的种植区是()A甲 B乙 C丙 D丁土豆为喜光作物,图Z74所示岛屿的居民以独特而传统的方式种植200多种本地土豆,因而被列为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地。据此完成67题。图Z746土豆种植区主要位于该岛()A东部 B南部 C西部 D北部7该岛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土地沙化 B水土流失C酸雨危害 D气候变暖图Z75中的图(b)为图(a)M区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图

3、Z758M区域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有()洪涝灾害频率增加气候由暖干变为冷湿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加剧A B C D9下列措施有利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是()扩大开垦面积,提高湿地生产能力退耕还湿,恢复自然生态环境依靠科技,加快发展绿色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A B C D图Z76图Z76为丹麦两种不同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10A农业区域的重要出口农产品有()A牛肉、面粉B葡萄酒、红肠C乳酪、奶粉D花卉、水果11影响丹麦A与B农业区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水源 B科技 C劳动力 D热量图Z77为我国某地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下表为当地

4、气温与降水统计资料。读图,完成1213题。图Z77月份平均气温()平均降水总量(mm)日最低日最高1月2.48.9567月26.033.812212.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地形区是()A横断山区 B山东丘陵C长江中下游平原 D江南丘陵13根据因地制宜原则,该地农业应该发展()A立体农业 B淡水养殖业C水稻种植业 D放牧业 二、非选择题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Z78为东北地区10积温(单位:)和粮食作物(图中阴影)分布图。图Z78材料二图Z79示意东北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及全国人均耕地面积和谷物单产比较。(a)(b)图Z79 材料三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良好的工业基础为农业发

5、展提供了机械设备、化肥等生产资料。 (1)估算图Z78中两地10积温的差值范围,并分析与地比较,地10积温高或低的原因。(2)据材料一,说出图中粮食作物分布的主要地形区,并简述其自然原因。(3)与长江三角洲地区比较,东北地区粮食单产低、商品率高,据材料分析其原因。(4)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请你为东北地区进一步发展粮食生产提几条建议。15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马铃薯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生长的适温是1618,地下薯块的形成和生长需要疏松透气的土壤环境。我国甘肃定西马铃薯质优价廉、产量大,种植技术在国内首屈一指。目前该地借助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优势,为图Z710

6、所示国家培育种薯,并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帮其种植。图Z710(1)分析A地适宜种植马铃薯的优势自然条件。 (2)甘肃定西在该国发展马铃薯种植,简要说明其对该国产生的积极影响。 专题限时集训(七)1B解析 种植双季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温。我国西南云贵地区多高原、山地,地势高、气温低,不利于双季稻生产,种植面积较小。2A解析 结合图示知,甲农业地域类型生产对象以农作物为主,劳动力密集程度高,产品以自给为主,据此推知该农业地域类型为季风水田农业。3B解析 结合美国发展农业的区位条件和农产品类型知,该农场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据此结合图中信息和商品谷物农业生产特点即可确定结论。4D解析 结合图示知,

7、该岛河流呈放射状,说明地势中高周低;结合经纬网知该岛为热带季风气候,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东多西少;太阳辐射受天气影响,为西多东少;该岛地处低纬度大洋西岸,夏秋季节受台风影响较大。 5A解析 甲地地势高,气温较低,最易受寒害影响。6A解析 结合该岛所处地理位置,知其终年受西风带控制,该岛东部地处山地背风坡,降水较少,阳光充足,适于土豆生长。7B解析 该岛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较大,大面积种植土豆容易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8D解析 结合图示知,M区域位于三江平原,该区域湿地面积不断减少,农田和建设用地不断增加,从而使湿地调节自然环境的能力不断减弱,导致气候恶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加重

8、,洪涝灾害频率增加。9C解析 为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应退耕还湿,增加科技投入,加快绿色农业生产发展。10C解析 结合经纬网知,丹麦的主要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适于多汁牧草的生长,为乳畜业发展提供了充足饲料,乳酪和奶粉成为该国主要出口农产品。 11D解析 A、B两农业区纬度差异明显,B农业区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谷物生产比重较A农业区的大。12D解析 从当地气温和降水资料分析,该地1月均温大于0,应位于亚热带;该地坡地比例较大,说明地势起伏较大。综合以上分析即可确定正确选项。13A解析 该地为丘陵地形,应充分利用当地的地形和气候条件发展立体农业,在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起到保持水土、防止水土

9、流失的环境效益。14(1)5001500。原因:地位于平原,海拔低,热量条件好;地位于冬季风背风坡,受冬季风影响小,所以地10积温高于地的。(2)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自然原因:东北平原,平坦开阔;夏季热量丰富,雨热同期;松花江等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黑土广布,土壤肥沃。(3)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差,气候生长期短,只能一年一熟,所以单产低。东北地区地广人稀(或人均耕地面积大),人均占有粮食多;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劳动生产率高,所以粮食的商品率高。(4)(发展生物技术)培育优质、高产品种;(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治理水土流失和黑土退化;(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绿色食品基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

10、建设,提高抵御(旱涝、低温冷害等)自然灾害的能力;推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解析 第(1)题,根据等值线图判读方法读图知,地积温为30003500,地积温为20002500,根据交叉相减方法即可得出二者差值范围。从地形和冬季风的影响说明地积温较高的原因。第(2)题,结合图示农作物分布知,东北地区农作物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从地形、气候、水源和土壤等方面说明自然原因。第(3)题,东北地区纬度高,热量不足,复种指数低,单产较低。但东北地区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大,机械化水平和劳动效率高,总产量大,商品率高。第(4)题,从良种培育、基础设施建设、产品深加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采取措施。15(1)靠近河流,灌溉水源较充足;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热量适宜,昼夜温差较大;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疏松肥沃。(2)有利于充分利用当地土地资源;增加就业,提高收入;促进农业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解析 第(1)题,结合经纬网知,该区域地处中亚,A地位于阿姆河流域,结合当地气候特征,从气候、地形、水源和土壤等方面分析原因。第(2)题,从土地利用、增加收入、加强交流、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等方面进行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