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测量中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3784147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GPS测量中坐标系之间的转换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GPS测量中坐标系之间的转换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GPS测量中坐标系之间的转换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GPS测量中坐标系之间的转换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GPS测量中坐标系之间的转换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GPS测量中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PS测量中坐标系之间的转换(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GPS测量中的坐标系转换第一章 绪论1.1概述坐标转化并不是一个新的课题,随着测绘事业的发展,全球一体化的形成,越来越要求全球测绘资料的统一。尤其是在坐标系统的统一方面.原始的大地测量工作主要是依靠光学仪器进行,这样不免受到近地面大气的影响,同时受地球曲率的影响很大,在通视条件上受到很大的限制,从而对全球测绘资料的一体化产生巨大的约束性。另外由于每一个国家的大地坐标系的建立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特性,仅常用的大地坐标系就有150余个。在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习惯的改变或经济的发展变化也会采用不同的坐标系统。例如:在我国建国之后,为了尽快搞好基础建设,我国采用了应用克氏椭球与我国实际相结

2、合的北京54坐标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北京54坐标系的缺陷也随之被表露的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对我国经济较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的影响表现得更为明显,进而我国开始研究并使用国家80坐标系。在实际生活中,在一些地区由于国家建设的急需,来不及布设国家统一的大地控制网,而建立局部的独立坐标系。而后,再将其转换到国家统一的大地控制网中,这些坐标系的变换都离不开坐标值的转化.在国际上,随着1964年美国海军武器实验室对第一代卫星导航系统NNSS的研制成功,为测绘资料的全球一体化提供了可能。到1972年,经过美国国防部的批准,开始了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的开发研究工作,即为现在所说的GPS。此套卫星导航系统满足了全球范围

3、、全天候、连续实时以及三维导航和定位的要求.正是由于GPS卫星的这些特性,这种技术就很快被广大测绘工作者接受。是由于坐标系统的不同,对GPS技术的推广使用造成了一定的障碍。这样坐标转换的问题再一次被提到了重要的位置。为了描述卫星运动,处理观测数据和表示测站位置,需要建立与之相应的坐标系统。在GPS测量中,通常采用两种坐标系统,即协议天球坐标系和协议地球坐标系。其中协议地球坐标系采用的是1984年世界大地坐标系(Word Geodetic System 1984WGS-84)其主要参数为:长半轴 a=6378137; 扁率 f=1:298.257223563.而我国采用的坐标系并不是WGS-84

4、坐标系而是BJ-54坐标系,这个坐标系是与前苏联的1942年普耳科沃坐标系有关的,其主要参数为:长半轴 a=6378245; 扁率 f=1:298.3.这就使得同一点在不同的坐标系下有不同的坐标值,这样使测绘资料的使用范围受到很大的限制,并且对GPS系统在我国的广泛使用造成了一定的约束性,对我国的测绘事业的发展不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的测绘工作者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且已经有许多使用的商品化软件投入市场,其中以七参数法用的最为普遍。本次毕业设计也正是在这个理论基础之上进行的,但是由于此方法中参数较多,对于一部分GPS用户来说不容易使用足够的已知点坐标求解。并且现在国内所使用的坐标转换程序大多使

5、用国外软件,除了成本较高以外,也不利于推广使用,同时大多软件中没有对参数进行检验的过程,为了能够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为了使我国的GPS用户没有后顾之忧,提出了这个课题。1.2 本课题的研究任务研究本课题的任务是基于七参数法原理,利用相应的数学知识(主要使用到了最小二乘法)求解出由WGS-84向BJ-54坐标系转化的七参数值,再计算相应的BJ-65坐标系的坐标,最后通过高斯正算公式完成高斯投影坐标的计算。通过本次毕业设计基本完成了七参数的求解工作,所得出的结果可用于不同区域内,精度要求不太苛刻的、不同空间直角坐标系之间的坐标值的转化,可以减少已知点的数目,降低使用条件和计算成本,以便于在国内推广

6、应用。第二章 GPS概述21 全球定位系统简介GPS系统,即全球定位系统,是由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的一种新的卫星导航系统。它的结构包括:1. GPS卫星星座。由分布在6个轨道平面内的24颗GPS卫星组成。2. 地面监控系统。包括一个主控站、三个注入站和五个监控站及其它的通信系统和辅助系统,其主要功能是收集数据,编算导航电文,向用户发送广播星历及精密星历。3. GPS信号接收机。它是用来接收、跟踪、变换和测量来自GPS卫星的信号,提供用户状态参数的一种电子设备。22 GPS卫星测量原理定位应用基本原理:GPS接收机产生与卫星发射相同的伪随机码,由机内延迟锁相环使复制码与卫星输入码对准,求出信号

7、传播时间,推算出卫星至接收机的距离。通过接收来自4颗或4颗以上卫星的信号,使用空间后方交会原理,求出接收机安置点的三维坐标和参数,达到定位的目的。测量应用是使用两台或两台以上的接收机在待测点上同步观测卫星。通过测定载波相位差,依据相位的线性组合(单差,双差,三差)和求出的整周模糊度,来测定两点或多点空间坐标的三维坐标增量。其精度可达12PPM(相对定位精度)。23 GPS在工程上的应用GPS是多功能、高效、快速和高精度的定位系统。该系统应用于工程测量是一种崭新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它具有测量精度高,观测时间短,数据管理快,成本低等优点。作为GPS工程控制网,要求点位精度都要达到施工所需的精度,由于

8、WGS-84椭球大地高转换为正高或正常高还没有达到工程要求,故GPS控制网主要用于平面工程控制网。第三章 坐标系统31 WGS-84坐标系WGS-84坐标系是美国国防部研制确定的大地坐标系,是一种协议地球坐标系。WGS-84坐标系的几何定义是:原点是地球的质心,空间直角坐标系的Z轴指向BIH(1984。0)定义的地极(CTP)方向,即国际协议原点CIO,它由IAU和IUGG共同推荐。X轴指向BIH定义的零度子午面和CTP赤道的交点,Y轴和Z,X轴构成右手坐标系。WGS-84坐标系是对NSWC9Z-2(NNSS卫星多普勒定位系统的一个参考坐标系)的修正。WGS-84椭球采用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

9、联合会第17届大会测量常数推荐值,采用的两个常用基本几何参数:A=6378137m; f=1:298.257223563.3.2 国家大地坐标系我国目前常用两个国家大地坐标系,即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C80)和1954年北京坐标系(旧BJ-54)。两者都是参心大地坐标系统321 1954年北京坐标系旧BJ-54系是建国初期我国根据苏联1942年普尔科夫坐标系的起算数据传算过来的坐标系,它是普尔科夫系的延伸。归结其要点为:1. 北京坐标系的参考椭球是属于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常用基本参数如下:长半轴 a=6378245m2m扁率 f=1:298.32. 旧BJ-54坐标系的大地原点在前苏联的普尔科

10、夫;3采用多点定位进行了椭球定位;(1).高程基准为1956年青岛验潮站求出的黄海平均海水面;(2).高程异常以前苏联1955年大地水准面重新平差结果为起算数据,按我国天文水准路线推算而得。322 1980年西安大地坐标系1978年在西安召开的会议上,专家们建议建立我国新的大地坐标系,以改正旧BJ-54坐标系的诸多缺点,1980年完成天文大地网平差,故称为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简称C80)。归结1980年大地坐标系的要点为:1. 该坐标系大地原点定在我国中部,即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2. 采用IUA和IUGG 1975年推荐的地球椭球参数:长半轴 a=6378140m 扁 率 f=1:298

11、.2573. 定向明确: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的椭球短轴平行于地球质心指向地极原点JYD(1968。0)方向,起始大地子午面平行于格林尼治平均天文台的子午面;3. 椭球定位参数以我国范围内高程异常值平方和等于最小为条件求定;4. 大地点高程以1956年青岛验潮站求出的黄海平均海水面为基准;5. 建立两套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和地心坐标系。前者是在后者的基础上通过精确求定位坐标变化参数,换算成地心坐标。323新1954年北京坐标系(新BJ-54)新1954年北京坐标系(整体平差转换值)是由1980新国家大地坐标系派生得来的,是作为老54系到80系的过渡而存在的。将其与80系和旧54系比较,归

12、结其要点为:1. 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参数:长半轴 a=6378245m扁 率 f=1:298.32. 多点定位。参心虽和老54系参心不一致,但十分接近。3 定向明确。坐标轴方向和起始大地子午面与80系相同。坐标轴的旋参数等于零。4. 大地原点位于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但与80系大地原点大地起算数不同。5. 大地点高程以1956年青岛验潮站求出的黄海平均海水面为基准。6. 提供的坐标是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整体平差转换值,坐标精度和80系的坐标精度完全一样。新老54系不存在椭球差异和定位差异,两系统同一点坐标的不同主要是由于一个是全国统一平差的结果,另一个是局部平差结果的缘故产生的。33 不同

13、空间大地直角坐标系的转换一般包括地心直角坐标系与参心直角坐标系转换及不同参心直角坐标系的转换。根据转换参数的不同转换,模型有很多种,如三参数法,七参数法,九参数法,十参数法等。下面简介三参数法和七参数法。1 三参数法两个坐标系的坐标轴平行,仅有原点不同,也就说只有平移参数,采用三参数法。模型如下:1 七参数坐标转换模型两个坐标系除平移参数外,坐标轴还存在旋转参数及尺度比参数,共七个参数,转换模型有布尔莎、莫洛金斯基及范士公式。本文简介布尔莎公式,其余两种参见有关文献。模型如下:其中,m为尺度比参数,为旋转参数,为平移参数。第四章 GPS工程网数据后处理的过程和内容41 后序数据处理简介GPSG

14、PS相对定位前序数据处理方法解求出两个端点的大地坐标差(dB,dL,dH)或属于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坐标差(dX,dY,dZ),一般定义被观测的两端点的边线为GPS的观测基线,所得到的坐标差即为相应基线的基线解。同时,GPS绝对定位的精度很低,不能在工程测量中加以应用,GPS观测网是一个局部独立的自由网,其网点的坐标基准和方位基准相对于实际存在的各种国家统一的坐标系或局部坐标系都是未知的。GPS相对定位的基线解由GPS接收机的随机软件或第二家软件开发商提供的基线解算软件解求。这以后的全部工作便属GPS观测后序数据处理的领域,即GPS测量后序数据处理就是对GPS基线结果具体应用。GPS测量后序数据处

15、理的目的即为:1 提取GPS网的基线结果;2 GPS基线网的独立平差;3 GPS基线网测量成果到地面坐标系的转换。下面将按照计算步骤的先后,对GPS后序数据处理每个部分的内容予以简述。42 GPS后序数据处理过程1. 挑选并汇总独立基线GPS测量时,n台接收机的同步观测值可以两两结合,通过计算将得到多于(n-1)条的基线。但是,其中只有(n-1)条基线是独立的,进行平差计算的时候只能让(n-1)条独立基线参与平差计算。2. 提取三维基线解并组成三维基线结果文件在基线解算软件提供的基线解文件中,除了包含有两个点的点名、坐标差、测量的时段号,还记录了许多用作他途的其它信息。应该把分散在各个解算结果文件中的真正有用的信息提取出来,并按照较为合理的格式组织汇总到一个三维基线结果文件中去,作为输入数据提供给后序有关的计算,提取三维基线解就是提取后续各种数据处理需要的四个基本要素:a. 基线两端点的点名;b. 基线端点的三维近似坐标;c. 基线向量及其方差、协方差;d. 测量的时段号。3. GPS网点三维坐标的概算对GPS网点进行三维坐标的概算,以某一网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