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西部生态)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378414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参考答案(西部生态)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参考答案(西部生态)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参考答案(西部生态)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参考答案(西部生态)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参考答案(西部生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参考答案(西部生态)(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参考答案(西部生态)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 1、给定资料1中划线部分提到“西部大开发好比是一首钢琴曲,在弹奏它的时候,我们必须首先领悟和把握它的主旋律”,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10分)要求:分析合理,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超过200字。【参考答案】这句话指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是西部开发的重中之重。为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虽然极大地推进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但西部地区生态日趋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因此开发西部首先要加强西部生态保护和建设,加大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力度,有计划、分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使生态效益

2、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切实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实现全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198字) 2、给定资料2-4反映了我国西部地区当前面临的生态问题。请根据这几则材料对问题的具体表现进行概括,并分析其产生原因。(10分)要求:准确、全面,不超过200字。【参考要点】生态问题:1、 生态恶化: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污染严重、土地荒漠化、森林植被破坏严重2、 自然灾害频发:泥石流、沙尘暴、干旱、洪涝等3、 原因:自然原因:西部特殊的地理环境,降雨集中,多暴雨、洪水,沟深坡陡,气候变迁;人均水资源量的地区分布极不平衡等。人为原因: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的相对集中,农业用水浪费严重,利用率高但利用水平低;过度开发山体

3、面积,破坏植被,水电开发;水利工程老化;产业布局不合理,以重化工业发展拉动经济增长,企业带来的污染;在资源整合和利用上,没有进行可持续的发展。【参考答案】西部地区生态恶化、自然灾害频发。主要表现在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污染严重、土地荒漠化、森林植被破坏严重;洪涝干旱,泥石流、沙尘暴等灾害频发。主要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一方面,西部地区气候变迁,人均水资源量的地区分布极不平衡。另一方面,人口分布相对集中,过度开发,工程密集,破坏植被;农业用水浪费严重,水利工程老化;产业布局不合理,工业污染严重;在资源整合和利用上,没有进行可持续的发展。(195字) 二、假如你是西部某环保组织的志愿者,请根据

4、给定资料5对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建设提出合理建议。(20分)要求:有针对性,具体可行,语言流畅,不超过300字。【参考答案】 美国的西进运动推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却对西部自然及生态环境,如动植物、矿产、水土等资源带来灾害性的破坏。为此,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对我国西部生态建设的启示是,在开发西部,发展西部经济的同时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避免走先破坏后治理道路。首先,政府应出台相关法律,成立专门的机构,加强西部生态环境的保护,对西部资源进行有序开发,合理利用。其次,应加大在生态建设上的资金投入,在生态脆弱地区建立公园、自然保护区,有效的保护生态平衡。再次,发展经济以高科技为先导,因地

5、制宜,及时调整经济发展方向,加强环保型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旅游等环保产业。(276字)三、为贯彻中央政府在我省实施的加强西部地区防沙治沙工作纲要,请你以省政府工作人员的身份,草拟一份关于加强我省防沙治沙工作的建议要点供上级领导参考。(20分)要求:逻辑严谨,内容具体,结合实际,语言流畅,不超过400字。【参考答案】关于加强我省防沙治沙工作的建议 我省土地沙化严重,不仅制约着我省经济的发展,对其他地区的生态安全也构成了威胁,防沙治沙任务艰巨。为贯彻中央政府在我省实施的加强西部地区防沙治沙工作纲要,做好防沙治沙工作,在此建议: 一、提高认识。把防沙治沙事业摆在生态建设重中之重的位置,组织和领导全

6、省群众进行防沙治沙工作。二、大力开展以灌草型为主的防护林体系建设。针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治理方针,以灌木为主、乔灌草相结合的办法,有效增加林草植被,提高防沙治沙成效。 三、坚持保护与建设并重的方针。加大建设力度的同时,充分发挥生态系统自然修复的功能。在工程治理区全面推行禁牧,在半农半牧区实行舍饲、半舍饲,在牧区实行划区轮牧和季节性休牧。四、坚持防治并重、治用结合原则。搞好沙区生态建设同时,积极发展林沙产业,实现大地增绿、群众增收。调动群众防沙治沙的积极性,形成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的局面。(400字) 四、给定资料7谈到了A县模式,请以“由A县模式所想到的”为副标题,

7、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40分)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深刻,内容充实,语言流畅,800-1000字。【作答思路】立意:以生态建设带动经济发展开头:概述“A县模式”过度:实现西部经济腾飞,要借鉴“A县模式”,以生态建设带动经济发展。分论点1:实现西部经济腾飞,要保护生态资源。分论点2:实现西部经济腾飞,要发展生态经济。分论点3:实现西部经济腾飞,要培育生态文化。结尾:总结分论点,重申总论点,升华主题。 聚焦“A县模式” 实现西部发展 以生态建设促进经济腾飞A县依托几千年积淀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扭住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两大重点工程,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思路,以创建“省级绿化模范县

8、”为载体,以“促农增收、提速增效”为目标,实施大树进城工程,龙头带动,整体推进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这种以生态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模式被成为“A县模式”。在漫长的中华文明的开发史上,西部历经变迁,西部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部地区”的呼喊犹在耳畔,西部开发又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当前,西部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仍然是当前开发要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而“A县模式”围绕保护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所取得的显著成就,在发展生态产业、低碳经济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也为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统筹发展创造了更多新鲜经验。实现西部经济腾飞,要保护生态资源。西部历

9、来是草原、沙漠、盆地、高山或高原的集合体,也是多民族聚居之地。西部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水能蕴藏丰富,矿产资源的储量也十分可观。一些稀有金属的储量名列全国乃至世界的前茅。西部大开发极大地推动了西部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在工业化进程中,西部的生态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枷锁。因此要实现西部地区的经济腾飞,首先要切实保护好西部的生态资源。实现西部经济腾飞,要发展生态经济。由于历史和自然地理的种种因素,长期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使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的局面。实践经验证明,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不能走东部地区依靠发展工业经济的老路,而应立足于保护性开发,走发展生态型经济的路子,这样

10、才能既促进西部经济的发展,又不至于破坏西部地区极其脆弱的生态系统,从而为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西部经济腾飞,要培育生态文化。西部地区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地域特色浓郁,自然与人文融为一体,形态多姿多彩,独具魅力,开发潜力巨大。如何使西部宝贵的文化资源在深入的开发和挖掘中走出西部,已成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部历史的长河中,作为传递信息、传播精神、传承文化的通道,“丝绸之路”被永远的载入人类与社会发展的史册,虽然它在工业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但如今“丝绸之路”为依然传承传播着中国传统文化和生态文化的使命,向世界弘扬中华文明,展示中国的新风采。西部的经济腾飞,这是历代西部人不懈追求的梦想。然而西部地区复杂多元化地域性,要求我们必须要走一条创新之路,而“A县模式”围绕保护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以生态建设带动经济发展的显著成效,为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腾飞树立了新的标杆和典范。相信在A县模式的启发和带动下,西部地区将在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中走出一条平衡、卓越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