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94放线方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3784142 上传时间:2022-07-3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8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2694放线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122694放线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122694放线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122694放线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122694放线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2694放线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2694放线方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11.1 编制说明11.2 编制依据1第二章 工程概况及工程特点22.1 工程概况22.2 工程特点分析2第三章 安全生产措施33.1 安全保证体系33.2 安全施工保证措施33.3 安全生产管理措施103.4 安全生产基本规定13第四章 安全生产技术措施184.1 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措施184.2 保护他人与自我保护224.3 安全操作规程234.4 预防高处坠落事故措施274.5 预防坍塌事故措施38 16第五章 文明施工措施395.1 保证文明施工措施395.2 现场消防措施465.3 现场保卫措施475.4 环境保护措施485.5 突发疾病的预防与控制49

2、第一章 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1.1编制说明1.1.1本工程属于地下室大面积开挖及人工开挖孔桩,并且建筑物比较密集,给工程施工测量造成很大难度。1.1.2仔细研究图纸,明确工程特点、充分了解施工环境、准确把握测量要点,切合工程实际,编制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强测量施工方案。1.1.3 施工测量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环节,测量人员应在作业中采取各种措施,保证测量精度,做到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更好地为工程服务。1.2编制依据1.2.4 国家现行技术规范、规程、标准及各项规定;1.2.7 中国冶金建设集团成都勘察研究总院2006年12月编制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2.8 广元零八一建筑勘察设计院设计的施工图;1.

3、2.9 气象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第二章 工程概况及工程特点2.1 工程概况2.1.1工程建设地点位于成都市双流县东升镇广都路与川藏公路交界的广场东南侧。2.1.2场地为旧房拆除迁及农田空地。场地较为开阔,平坦“三通一平”完成,道路交通便利,满足施工条件。2.1.3工程地势平坦,无障碍物,便于测量放线。2.2 工程特点分析2.2.1本工程定位轴线关系祥总平图1 MM1、MM2轴为2#、3#、4#、5#、6#、7#放线定位轴,夹角为90度。2MM1轴距规划道路广都大道中心线65.1米,亦为5#楼(5-A)轴、7#楼(7-1)轴。3MM2轴距控制点(X=3383168.655,Y=35396392.

4、090)垂直距离为61.2米,与东侧道路中心线夹角为0.26度,同时亦为2#楼(2-100)轴、5#楼(5-17)轴、6#楼(6-A)轴。 2.2.2。放线关系1先确定MM1、MM2定位轴,由MM1、MM2定位轴,由MM1、MM2可导出2#、3#、4#、5#、6#、7#建筑定位关系。21#楼平行东侧规划道路,控制点(X=3383139.704,Y=35396365.027)距5#楼建筑16.2米,距离东侧道路红线3.6米。38#楼平行于北侧用地红线,控制点(X=3383222.842,Y=35396146.488)距西侧用地红线0.72米,距离北侧用地红线3.6米。2.2.3净用地面积5832

5、6.96m2(合87.49亩),总建筑面积:地下40119.1m2;地上222926.5m2。第三章 施工测量方案第一节 人员组织及设备配备一、 人员组织1名专业测绘工程师,8名持证上岗测量工负责现场测量工作。二、设备配备本工程拟采用配备TOPCO型全站仪N211D,激光经纬仪(JZ2)控制,检测轴线和垂直度;用8台水准仪(DZS3-1)型自动安平水准仪控制,检测水准点标高和平整度,标高的传递采用标准长钢尺和水准仪相结合进行。自进场开始,配合工程进度进行轴线的投测和标高的控制。第二节 定位放线一、作业条件1 施工测量作业条件。2 管网图等资料齐备。3 测量仪器经校检完好齐备。4 施工现场已平整

6、好,地面障碍物已清除。5 建筑规划红线界桩已投放,保存完好。6 测量员已事先熟悉建筑规划红线图和建筑总平面图,建筑物规划红线的间距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要求,已算出建筑物各特征点与规划红线之间的距离尺寸并正确标注在建筑总平面图上。7 测量员已确定测量放线的方法和步骤。二、所用材料及仪器1 测量工程主要用一些零星、辅助材料,包括:红砖、白灰、木桩、铁钉、钢条、油漆、图纸、水、砂、石子、水泥等。2 测量工程主要用三种仪器:激光经纬仪(JZ2)、水准仪(DZS3-1)、TOPCO型全站仪N211D。3 工(用)具主要有:5m小卷尺、50m钢卷尺、水准尺、(搭尺)、坠子、直径0.51mm线、墨斗、三角板、画

7、板、工程笔、工具、二号锤、手锤、扫帚、水平尺、水平连通管等。三、定位放线依据根据建筑设计总平面布置图确定平面控制方案和施测精度,以规划部门指定的建筑红线桩,国家高程标准桩及现场放点进行现场轴线控制网和标高控制点的引测。四、平面控制网的测设1、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平面控制网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2、平面控制网的精度本工程为面积大,分布散框架剪力墙结构,按一级方格网控制即可满足施工要求。3、主轴线控制桩的建立根据建筑物平面形状的特点,利用给定现场放点定出主控轴线。定位放线时精确测出控制轴线网,并将标桩设在即便于观测又不易遭到破坏地方加以固定、保护。4、定出主

8、轴线控制网以后,依据基础平面图采用直角坐标定位放样的方法加密出建筑物其它主轴线,经角度、距离校测符合点位限差要求后,布设建筑物平面矩形控制网。五、工艺流程1 根据图纸算出各物特征点与红线控制(点)间的距离、角度、高差等放样数据。2 依据线控制的桩(点),确定并布设施工控制网。3 依据施工控制网,测设建筑物的主轴线。4 最后进行建筑物的细部放样。5 上楼层后的轴线投测方法:经纬仪投测法,采用JZ2级经纬仪进行投测。其工艺流程是:延长建筑物四周轴线至建筑物总高度外或附近建筑物顶面上将经纬仪安置在延长的轴线上按正倒镜分中,投测轴线。重复上述过程即可向上逐层投测。6 建筑物的定位放线以总平面图、红线图

9、为依据,采用网点控制。7 根据测绘院所给出的控制桩的坐标,利用经纬仪将坐标网引入现场围墙内,作四个坐标控制桩,并妥善保护。8 将建筑物控制轴线延伸至围墙或砼地面上,并作可靠保护。为避免交叉轴线产生误用,凡横向的轴线用红色标志,纵向轴线用蓝色标志,四角必须设有不会移动的后视点。六、轴线投测控制方法 (一)0.00以下轴线控制施工测量1、轴线控制桩的校测在基础施工过程中,根据场区首级平面控制网校测,对轴线控制桩每半月复测一次,以防桩位位移。轴线标桩示意图2、轴线投测方法0.00以下的基础施工采用经纬仪方向线交会法来传递轴线、引测投点误差不应超过3mm,轴线间误差不应超过2mm。(二)0.00以上轴

10、线控制施工测量1、主体轴线在基础施工完后,根据控制轴线将控制线投测到基础承台四周,作为轴线向上传递的依据。在施工层楼板施工完后, 根据基础上中心线,采用外控法中的侧向借线法将中心线投测到施工层,作为放线的依据,各层均照此进行。2、竖向投测前,应对基准点控制网进行校测,校测精度不宜低于建筑物平面矩形控制网精度,以确保轴线竖向传递精度。3、本工程垂直度的控制,以平面控制轴线控制。楼层弹线时,该轴线在建筑物外边缘标注“红三角”标志,待各层模板校正后,用经纬仪从0。00m处向上引测检查,确保各层垂直度偏差不大于3mm,从而也检查轴线的准确度,确保整个工程总高度范围内,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5mm,并随时请

11、专业测量单位复核垂直度,确保准确无误。4、施工层放线时,应先在结构层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测细部轴线。第三节 高程测量一、高程控制网的测设1、依据测绘管理部门提供的场区水准基点(不少于三个),采用水准仪对所提供的水准基点进行复测检查,校测合格后,测设一条闭合或符合水准路线,联测场区平面控制点,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2、依据测绘管理部门提高的水准基点,埋设半永久性高程点,再进行联测,测出场区半永久性点的高程。3、场区内至少应有三个水准点,水准点的间距小于1公里,距离建筑物大于25米,距离回土边线不小于15米。4、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及观测技术要求:高程控制网的等级拟布设三等附

12、合水准。二、高程施工测量(一)0.00以下标高控制施工测量1、高程控制点的联测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以判断场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2、0.00以下标高的施测独立基础的标高测设采用水准仪及塔尺进行测设,地下室的标高采用钢尺传递法进行测设。地下室高程传递法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对标高基准点,必须正确测设。在同一平面层上所引测的高程点,不得少于三个,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的较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标高的基准点。基准点设置边坡稳定位置,可使用水泥砂浆抹成一个竖平面,用红色三角作标志,并标明绝对高程和相对标高,便

13、于施工中使用。(二)0.00以上高程的传递1、在第一层的柱子浇筑好后,从柱子下面的已有标高点(通常是+0.500米线)向上用钢尺沿着柱身量距。标高的竖向传递,用钢尺从首层起始高程点竖直量取,当传递高度超过钢尺长度时,应另设一道标高起始线,钢尺需加拉力、尺长、温度三差修正。2、施工层抄平之前,应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当较差小于3mm时,以其平均点引测水平线。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并进行一次精密定平,水平线标高的允许误差为3mm。第四节 施工测量控制一、施工过程测量控制1、轴线及标高的测设拆模后,根据轴线控制中心线测设在靠近柱底的基础面上,并在露出的钢筋上测设标

14、高点,供支立竖向模板时定位及定标高使用。2、柱子垂直度检测与柱身模板支好后,先在柱子模板上端标出柱中心点,与柱下端的中心点相连并弹出墨线。将两台经纬仪架设在两条相互垂直的轴线上,对柱子的垂直度进行检查校正或用垂球法。3、柱顶抄平柱子模板校正好后,选择不同行列的23根柱子,从柱子下面已设好的1米线标高点,用钢尺沿柱身向上量距,引测23个相同的标高点于柱子上端模板上。在平台上放置水准仪,以引测上来的任一标高点作为后视,施测各柱顶模板标高,并闭合于另一点作为校核。4、结构完成以后在每一层使用墨线与红色油漆在柱墙上对轴线与建筑+0.500m标高作出统一标识。二、测量重点控制点1、建筑物角点垂直度控制为了保证建筑物总体垂直度,在0.00以上各层轴线投测检验符合精度要求后,利用经纬仪方向线法将建筑物角点与主轴线投测到墙体或柱体的外立面,并弹墨线标记。每层允许轴线偏差不超过2mm,并保证每个立面投测的轴线至少3条。2、楼板标高控制楼层标高检测主要注意以下几点:(1)支模架水平钢管、楼板模板高度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