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氏真传易筋经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3783617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氏真传易筋经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黄氏真传易筋经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黄氏真传易筋经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黄氏真传易筋经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黄氏真传易筋经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氏真传易筋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氏真传易筋经(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氏真传易筋经卮言真传易筋经,为黄舆公山人之遗意;历代相传于黄氏一脉,后黄克刚先生得祖传真诀,习之有得,卓然大成,其功力甚高,能睡卧于冰雪之中而浑然无觉,决非一般修道者所能望其项背。知非子张义尚老师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读于复旦大学,抗战期间迁往北碚,因得缘遇黄克刚先生,蒙黄先生厚爱,遂将全诀相授,复得经济系教授卫挺生先生支持,张师将其功法辑著成册,油印了一百多本,囿于过去保守习气,又受黄师密嘱守口之戒,其关键处未予以披露。解放后历经极左之浩劫,不但手稿散失,连油印本也荡然无遗。惜哉!张师发现当前以易筋经为名而内容大有异同之现象,与黄先生心法印证,深感“真传”二字,确有高妙不凡之处,故于1995年

2、披露了真传易筋经补编,使广大丹道及武术爱好者得识其秘,真可谓一件功德无量之善举。黄舆公在丹道史上为一代修真大家,真传易筋经在修真界素享盛名,学术价值极高,可操作性较强。唯历代秘密授受于仁者之间,常有耳闻,却难见真容。黄舆公曾著有易筋经释义一书,被道书名典大成捷要列人三元丹法重要经典之列,威名赫赫。清代著名道学家济一子傅金铨曾题诗曰:“舆公秘传易筋经,仙佛妙谛道难名,择人而授先圣德,世守勿替衣钵存。”如此评价,黄氏真传易筋经之价值与地位不难窥见。易筋经好,世人多知;黄氏真传易筋经之妙,世乏知音。下面介绍其具体概况。修真之难,首在筑基。筑基可谓人道之第一难关,有“铁门坎”之称。筑基成则根基立,直趋

3、上乘。筑基不成则如沙上兴土木,大厦必倾,终难进步。筑基之法颇多,有正道旁门之分,先天后天之别。其法之优劣,直接影响着修炼的效验和程度。例如房中采战,筑基无望且易倾倒桶底,伤身害命;双修丹法对夫妻双方均要求甚高,达者殊稀;清静丹法筑基效缓而力弱,徒延时日且易走失;药物筑基需渊博的中医知识,得服饵真传及一定内功基础,且耗财甚巨;人元龙虎丹法筑基虽效捷力厚,却条件苛刻,极难俱备,且手续麻烦,万难实践。仅就清静筑基而言,屡筑屡坍甚至终生无成者比比皆是,未知凡几。很令英雄意冷。而黄氏真传易筋经之不同凡响处在于:筑基有所凭藉,借乎法器妙用。诸如降魔杵、玉关锁、护心剑等,不但能加速行功,亦能练一得,收为吾用

4、。治遗泄滑失走丹之弊,效多神奇。在此仅举一例:玉关锁能锁玉关、镇命关、促生真精、培补先天,兼防走丹。据先师道友何先生言,当年自然门一代高师杜心五先生即常年锻炼此法。正因为有这些法器的辅助使用,故而筑基不再遥遥无期。昔年有位内功名家深研易筋经,感到易筋经之法说说容易,做起来就难,究其原因除了方法不善、未识真诀外,缺少了这些法器的凭借之力,无疑也是一大因素。至于大槌、木杵、石子袋等道具,坊本易筋经已备详述,可以参研。其旨在于捣气入骨,而并非江湖吃托之“排打硬功”,宜辨之。遍观修真各门各派,除人元龙虎丹法(其法器有九琴九剑等等,极为复杂)之外,真传易筋经所用法器简单易备,功效宏大,算是最全最妙的了。

5、真传易筋经堪称大道,要求“莫把玄关须臾离”。正统丹道认为,离开玄关,即落旁门。所谓三千六百旁门之所以落入下品,即因其与玄关无缘。有关“玄关”历来众说纷纭,各执一词,有以“空洞无涯”为玄关者;有以“守中”为玄关者;有以“念头动处”为玄关者;有以“气穴”为玄关者;有以“气动”为玄关者;有以“观光”为玄关者;有以口鼻为玄关者;有以山根为玄关者;有以金鼎为玄关者;有以“黄庭一路”为玄关者;有以“筑基成”为玄关者;有以“中黄直透”为玄关者,不上而足,莫衷一是。或偏于性,或执于命,更有专死守窍而得怪病者。其实,“真正玄关,则是神气相交,虚极静笃之后,静极生动,六阴之下,一阳来复,才是真正玄关”(张义尚恩师

6、法语)。真传易筋经作为修真珍品,极为重视玄关,在具体功法中自有体验,学者应知其是功到自然求得,而不能有一丝勉强。兹再举道学大师陈撄宁先生之真言为证:“北派清静,却不是专靠打坐就能成功,外界资助,当然不可少,却是从虚空中寻求。”“修仙者,贵在吸收虚空中清灵之气于身中,然后将吾人之神与此气配合而养之。为时既久,则神气打成一片,而大丹始成。”丹道总诀为“先天一气,自虚无中来”,先天一气之来源和摄取,正是依靠玄关内外相感,天人合发的妙用。所以说,不识玄关,莫言修真。由于重视先后天合一之修炼,黄氏真传易筋经效力宏大,昔武当派祖师张三丰真人,史称其“寒暑唯一蓑一衲”,受到后人仰慕。而黄克刚师爷及王礼庭先生

7、(按:王先生亦修易筋经,其事迹见近代著名式侠小说家、武术家平江不肖生所著侠义英雄传一书)亦能卧于冰雪之中而安然。此种征验,真传易筋经谓之“百节通透元阳旺,寒暑饥饱不相逼”。这里着重要说的是,物质乃精神之基础,物质是第一性的,玄关显现,在于修好后天,先天自现,知此方懂真传易筋经之精髓。古哲有云:“子肥能益母”,信哉!黄氏真传易筋经中的九转呼吸,循序渐进,内壮玄功,外壮神勇,都能利用之而直步上乘。汲佛道二家之精华,融丹武二密于一炉,自成体系且更加精简圆融,足见高明。若能按之修习,一步一验,安步当车,实修实证,全面体认,自会由浅入深,契入大道。九转呼吸是详述修真呼吸之经典方法,其从调息入手而经火气、

8、水气,最终归于无息,则凡息尽而真息生。其中“导气”相当于道家“周天搬运”,“河车运转”;“火气”相当于藏密之“拙火定”;“水气”相当于藏密之“清凉定”;“伏气”相当于丹道之“胎息”、藏密四灌之“修光明”。至此,大道已成。学者亦可根据自身需要,从容采撷。如阳气不足、手足冰冷者,可选修“火气”,若习武之人,则可面对朝阳修“凝气”,以速增胆力。研究技击之人亦可专修外壮神勇以获神力,全身抗打。阴虚火旺之人可选修水气。综而述之,真传易筋经小修则小效,大修获大验,既可全面研修,又可随意选修,无须拘泥。真是修真珍品,复为方便法门。其中“九转呼吸”是关键与核心,识者当珍之。外壮神勇歌释若练外壮,约有九步。歌曰

9、: 一曰立鼎除内伤鼎,是庄严安定的象征。故本功第一步的站式以之命名,此步站式有二:一是并足式,两足两膝并紧站立,提肛、收臀、塌腰、拔背、顶头、微收下颌、两手握拳,一拳拳背压于尾闾之处,拳心向后;另一拳以拳背向前,以拳心按于脐轮之上。全身骨节对准,肌肉有收紧内敛之势,但精神却呈完全放松之态。口唇微合,舌顶上颚,面带微笑,两足如入地九尺,安稳肃穆而立。此为一般青壮年的站式。若中年以上或有病之人,则应取平肩式站法,即两足宽与肩平,或略宽于肩,身形肌肉与心态,均应同时放松,其他对两手头面等要求同并足式不变。这一步功夫的主旨在除内伤,对于身内脏器的锻炼,是以上焦心肺为主。以肺在五脏最高处,故名华盖,总司

10、体内外气息的采摄交换与调整。天人一气相通,自能改善增强整个呼吸来统对于全身之影响。肺心相连,心为血液循环之主宰。一气一血,同是上焦脏器之所主宰,也同是人体生命活动之主要标帜。气充血足,百疾不侵,故为养生健身之关健性步骤。明白了上面道理,再依次地行九转呼吸法,详见后面第三节。至于第一步功夫的正常合格标准,当随学人具体情况而定。从时间上讲,大概最少要120天(4个月左右),多一点时间更好,以基础所在,不可玩忽视之也。第二安炉探阴阳炼丹之法,鼎安于上,炉位于下。炉在人身正相应于下焦肝肾之部位。功法取乾坤相对、坎离互藏、上下交泰之意,方能成其变化;尤其肾为先天之主,乃安身立命之所、精气归根之地,故此步

11、与第三步,均当着眼于斯。根据中医内经学说,阴阳即天地之道,乃“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天地是大阴阳,人身是小阴阳,大小虽殊,一气全通,我们只要能以一定的呼吸,激发出全身各系统、各脏器之元始本能,自能三才一贯、阴平阳秘,完成太极之本体。曰“探”者试探义,即包括许许多多践履印证微妙变化之过程在。其具体作法,即基于平肩桩站法,两膝微屈而立,两手结太极印,即左手拇指尖掐左手中指尖之午位,右手拇指插入左手大中二指之内,掐于左手无名指根节之子位,其余四指包握于左手四指之外,此手印亦称“子午连环诀”,然后置脐腹之前二三分许;亦可以虎口相对,大指向后或向前,叉于两软腰之处,依之而运用

12、九转呼吸之法。又当借助于降魔杵为道具(杵为倒人字形),以之抵于丹田以下之两跨内侧精囊之处而行呼吸。三炼睾丸造精厂“睾丸”包括玉茎,二者皆属肾系,乃人身主要生殖器官。易筋经功法对它特别重视,这是因为它处任督交界之所,对大小周天之运转而言有引渡作用,对日后同类阴阳之行持而言,更是阶梯法程。这本来是人体正常生理必需知道的知识,不过在封建社会旧礼教束缚时代,认为言这些器官不雅驯,故气功家多语焉不详,或避而不谈。练习之法,先须吐浊纳清,努气至于睾丸,以双手由轻至重,自松至紧,由勉强至自然,周而复始,行攒、挣、搓、揉、拍等诀;又再努气至玉茎之顶,行咽、洗、养等诀。详须师授。女子行持,当以两乳及两乳当中之膻

13、中穴代之,当从师授。附洗药方:即以食盐、地骨皮等量,或蛇床子、地骨皮、甘草等量,水煎至沸,乘热烫洗下阴,日行二三次或一二次,习以为常,以使气血融和、皮肤舒畅。若于烫洗时加行吞吐呼吸之法,则是“泥水探珠”最上乘之方法。尚按:这一步功夫,与中国古代性知识有关,当参考中国古代房中诸书,若论修持,尤当参考藏密双身法,然此与中年以后之行者已无缘,因格于生理条件之限制,勉强行之,徒劳无功也。四镇心原不惊惶此心原即胃腑与绛宫之位,须用护心剑之道具行功。护心剑即二尺几寸之木棍,上端作团形馒头状,其功法系用低马步式,以心窝抵于木馒头上而行呼吸,可以收镇心神之效。心窝绛宫即膻中,何以又有心原之名?盖膻中即是气海,

14、胃腑即是中焦水谷之海,胃神经与脑之关系最为密切。凡胃有病,每致头晕,我国人每每心脑不分,以心代脑,故此心又是指脑神经,心原即心之本源意。且膻中地位,正处于脐以上之躯干中心,故以心原名之。五锁玉关真精长武术界以腰背两肾中间之脊柱为玉关,中医称之为命门,故锁玉关有强固命门之意。命门强固,即能使真精不断增长,而真精真气与真神,又为人身上药之三品,故其地位非常重要。易筋经外壮行功到第五步,即需用玉关锁之法器(如图1形)抵在背后软腰之处以练呼吸,自能使真精源源发生。肾为先天之本,久病必及于肾,故此五步功法兼有培补先天之义,不可不下扎实功夫坚持长期锻炼之! 图1六透三田气自刚上中下三田充实,乃是气满任脉之

15、验。通过上面五个步骤,身内脏腑之重要脏器,俱已得到了良好的锻炼,在此基础之上继续加深九转呼吸之修习,三田真气不断充盈,“黄中既通理,润泽达肌肤”,都是自然而然的征验。七贯任督河车路气满则任督自开,运行自有迳路,其气由丹田而下,穿尾闾,沿脊背,上泥九,经上田、中田而返下田为一周,是为通小周天,也叫运河车。河车有气河车、精河车、金水河车之不同。初功通关,一般都是气河车,也叫子午河车,只觉一股暖气周流而已。通关之法,九转中有导气,见后。若兼用动功,则蜀东金家功夫中开合一法,最简最神,可以借用。八藏马阴龙虎降阴茎收缩不露,即所谓“马阴藏相”,乃康强无病之征。男子没有精液漏泄曰降白虎,女子月经断绝曰斩赤龙。这就是比喻身体已经复返青壮的一种征候。此步没有特殊作法,但是否达到这个境界,则是是否已可转入第九步之标准,不可马虎!九易筋骨成神勇功至八步,已是五脏真气充盈,须由内达外,使全身筋骨皮肉皆受到严格锻炼,由骨中生出神力来。骈指可贯牛腹,侧掌可断牛颈,是谓神勇。此步行功,有条件者,当备童男童女,进行推操拍打之法,又当备办木槌、木杵、石子袋等作为道具,初由脐腹下丹田周围始,以手推揉拍打,由内至外,从轻到重,周而复始,又从胸肋等处从上向下推揉拍打,再从背部由上而下逐一推揉拍打。道具初用木槌、木杵以至石子袋等,由轻至重拍打之。总要从上至下,从内到外,不可倒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