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传统节日主题班会度优秀模板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3782702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6.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铭记传统节日主题班会度优秀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铭记传统节日主题班会度优秀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铭记传统节日主题班会度优秀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铭记传统节日主题班会度优秀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铭记传统节日主题班会度优秀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铭记传统节日主题班会度优秀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铭记传统节日主题班会度优秀模板(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铭记传统节日主题班会2020年度优秀模板 铭记传统节日主题班会第一篇活动目标:端午节是中国的四大节日之一,同学们对端午节的印象只是吃粽子、挂香包、看划龙船,从来没有深入去认识端午节,本活动的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深入的去认识端午节。整个活动设计先从端午佳节的习俗切入,让学生去寻找端午节的起源故事,动手做香包,以及认识端午节是诗人节,诗人写了很多赞颂端午的诗歌;进而让学生在吃粽子之余,关心一下自己,如何让自己吃得更健康,在看划龙船之余,也能体会一下团体同心的重要性。活动准备:赛龙舟录像 各种香袋及做香袋的材料 有关端午节的诗歌活动过程:一、全体立正、各小队整队二、各小队长向中队长报告人数,中队长向中

2、队辅导员报告人数三、出旗、奏乐、敬礼四、唱队歌五、主题活动开始:(一)端午奇缘话习俗。(可以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等方式了解。)学生畅所欲言,只要跟端午有关的知识和风俗都可以说,以幸大转盘的形式随机上台介绍,也可回答下面的问题。1、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端午节)2、那么,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3、学生生动地讲述端午节的起源故事。(各种起源故事附后)(二)外来学生说说自己家乡过端午的习俗。(班上7位外来学生)(三)做香袋比赛。(主持人):同学们,佩香袋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每到那一天,小朋友的脖子上挂上了妈妈为自己做的各式的香袋,心里乐滋滋的。今天,我们就自己动手做香袋,看谁的手最巧,做的香袋最漂亮

3、。将自己做好的香袋送给妈妈或长辈。活动前准备:1、材料:碎布、棉花、香料粉、丝线(或中国结细线)。2、工具:剪刀、针、缝衣线。3、将碎布画上自己喜欢的形状,如:圆形、三角形、桃形、动物形等。4、剪下相对的两片。5、做法:(1)用线将三边从反面缝合,留下一边。(2)翻过来,塞入沾有中药店买回来的香料粉的棉花。(3)将最后一边缝合,再加长绳装饰即完成。学生动手做香包,然后进行评比。(四)与诗共舞(主持人):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端午节也是什么节?不知道吧,告诉大家端午节也是诗人节,诗人写了很多赞颂端午的诗歌,下面请各小队表演诗朗诵。(每一小队自行准备,形式可以自主创设)(五)观看赛龙船庆端午的录像。

4、(主持人):同学们,你看过“龙舟竞赛”吗端午节龙舟竞渡不单是传统庆祝活动,也是一项体坛盛事!端午节起源于诗人屈原因不满朝廷腐败而投江自尽,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锣鼓声把江中鱼虾吓走,而同时又把粽子抛进江中喂饲鱼虾,以免它们啄食屈原的躯体 。龙舟竞渡可说是端午节的高潮。龙舟长10米多,以龙头和龙尾作装饰,船身还特意雕上麟状花纹,唯妙唯肖;每只龙舟可容纳20至22人,二人并肩而坐,在船首的鼓 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领下,以及围观人群的呐喊声中划向终点 。现在,我让我们一起加入这一行列。(播放赛龙船庆端午的录像。)(主持人):看了刚才的录像,想谈谈自己的想法吗?队员们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六、辅导员讲话:同

5、学们,今天的活动搞得非常成功,在此向你们表示祝贺。老师高兴地看到同学们参与的热情,强烈的表现欲望以及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少年对信息、资料的搜集能力。通过本次活动,我们近距离接触了端午节,对它有了更深的认识,老师相信今年的端午节大家一定会过得特别有意思。到时候我们再一起来包粽子,表达一份我们对屈原的怀念。七、呼号。八、退旗、奏乐、敬礼。九、宣布活动结束。铭记传统节日主题班会第二篇一、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的由来,增强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风俗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2、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屈原这位爱国诗人与端午节的关系

6、及相应的民俗风情。二、活动准备:1、查找有关端午节的民俗、故事。2、排演有关节目。3、制作相关小报和媒体幻灯资料。4、请胡晨旖的奶奶教小朋友学包粽子。三、主题会过程:中队主题会开始仪式(略)甲:最近好多人都吃粽子了呢,你家吃了吗?乙:粽子呀,我家也买了好多,你知道为什么要吃粽子吗?甲:知道啊,因为端午节马上要到了嘛,吃粽子可是端午节的习俗哦。乙:是呀是呀,真希望今天就是端午节哦,我现在好想吃粽子啊。甲:哈哈,看你馋得!那我们先来听听粽子的声音吧。请听配乐诗朗诵粽子。(配乐诗朗诵粽子)乙:真没想到,小小一个粽子居然还有那么多的故事,但是最主要的还是为了纪念一个爱国者屈原。甲:嗯,屈原是春秋时期楚

7、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但他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乙:屈原真是一位伟大的人,让我们来缅怀一下当年的屈原吧,请看短剧表演屈原。甲:我们的小品虽然很短,可是却让我们对屈原有了更多地了解。和我们一样,还有许多人在纪念屈原,他们做了许多flash,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Flash播放(1.2)乙:哎,这个flash告诉我们了另外一个端午习俗。甲:是呀,划龙舟嘛。原来在屈原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每到农历五月初五便划着小船来到

8、汨罗江,将米往江里倒,久而久之变成了一个习俗,称为“划龙舟”。乙:呀,听到这里,我有个创意。甲:哦?说说看啊。乙:我们今天在这里纪念屈原,那么我们也来进行一次划龙舟比赛吧。甲:好啊,真是一个不错的提议。乙:那我说一下比赛规则。我们以小队为单位,每个小队派三名队员参加,从起点划到终点,看哪组最先到达终点,这个小队就获胜。甲:好,就这么办,比赛正式开始。划龙舟比赛(媒体播放代表性的湖北民歌龙船调)甲:刚才的比赛真是激烈啊,我想,划龙舟这一习俗延续到现在,也可以算是强身健体的一种体育运动了吧!乙:说的一点也没错,让我们来看一下世界各地人们划龙舟比赛的照片吧。播放照片(PPT)甲:如果我现在一边在吃粽

9、子,一边又能看划龙舟,那该多好呀!乙:别老想着吃,你还能说说我们过端午的其他习俗吗?甲:哈哈,当然知道啊,不过先在这里卖个关子,不说。我们来考考同学们对于端午知识的了解程度,来个知识竞赛吧。乙:好啊好啊。我来出题,请同学们以小组形式抢答,答对加分,答错不得分。端午知识竞赛1、端午节在那一天?(农历五月初五)2、端午节又叫什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3、端午节有什么习俗?(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甲:原来大家知道得都这么多呀。我还听说端午节的由来不仅仅是纪念屈原哦。乙:哦?那还有什么*呢?甲:嘿嘿,不告诉你哦

10、,究竟是怎么样的故事,我们请王欣芃和施琦来为我们讲讲吧。讲故事(王欣芃: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

11、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施琦: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乙:曹娥是个孝女,她的孝心终于感动了天地,让她找回

12、了父亲的尸体。我们用乐曲来缅怀一下这些爱国爱家的人吧。请听王紫迎为我们表演小提琴独奏。甲:虽然说,端午节的由来有许多种,但是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所以影响最广最深,他留给我们的著名诗辞有离骚、天问、九歌等,而当代文人也写了许多诗词来纪念屈原。下面请听诗朗诵端午节的情思。诗朗诵端午节的情思遥祭屈原乙:这首诗真让我感动,屈原的爱国情怀深深感染了我们大家,作为一名当代学生,热爱祖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甲:听了屈原的故事,我们了解了端午节的由来,乙:吃着粽子,我们感受到浓浓的清香合:今天我们请来了胡晨旖的奶奶,来教我们包粽子,大家一起来试试吧。学生学包粽子甲乙:时间过得

13、真快啊,转眼我们欢庆端午、缅怀屈原的主题队会即将结束了。这生动的一课教育我们少先队员,要成为一个爱国爱校爱家的人。下面请中队辅导员发言。(讲话:端午背后,有我们那么多的传说、诗词、风俗,它起源于中国,发展于中国,现在有些人的注意力被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等等吸引了过去,被我们注意到的传统节日反而越来越少。马上就要怎样过端午节了,你打算怎样过这个节日?有些什么好办法能增加端午的吸引力,让大家都更加关注这个节日?看,这里是端午最明确的见证,请你拿起手中的笔,写下你的肺腑之言。(一张大的白纸,上面写:端午,我们的文化遗产。中间贴各种画和学生的调查表,教师率先用彩色笔写“我们的端午,我们的民俗”

14、并签名,学生随后签名。铭记传统节日主题班会第三篇活动目标:1、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教育的有效时机。利用节日机会,合理把握主题,从而以感情为纽带拉动家校的距离。2、引导少年儿童孝敬父母,孝敬长辈,学会感恩,树立良好的家庭美德观念,增强少年儿童的社会责任感。3、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以文明行为,营造尊老、敬老的良好氛围。活动安排一、导入1、复习诗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2、古诗中的佳节指的是什么节?(这里指重阳节)小朋友知道什么时候是重阳节吗?(农历的九月初九)二、了解重阳节的来历以及习俗(1)从九月九日

15、忆山东兄弟这首诗中我们就知道在唐代,重阳节就非常受重视了。并且,在唐代重阳节人们有登高、插茱萸的习俗。(2)听故事:东汉时期,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 一场瘟疫夺走了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差点儿送了命。恒景病好后决心访仙学艺,为民除掉害。恒景打听到东方一座最古老的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人。在仙鹤指引下,仙长收留了恒景,教他降妖剑术外,又送他一把降妖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武艺。一天,仙人对恒景说:“明天九月初九,瘟魔又要来了。你本领已经学成该回去为民除害。”仙长送了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茯酒,并告诉他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九月初九的早晨,恒景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