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药成分分析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3781249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药成分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动物药成分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动物药成分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动物药成分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动物药成分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物药成分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药成分分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动物药成分分析名词解释1、动物药物:以动物体、组织、器官、分泌物、衍生物、代谢物等为原料,提取有效成分,制成治疗 疾病的药物。2、药用动物:指身体全部或局部可以入药的动物。3、有效成分:有明显生物活性,发挥药效作用的化学成分。4、无效成分:无明显生物活性,不发挥药效作用的化学成分。5、微透析技术(MD):是一种利用膜透析原理,微量地对细胞液进行连续性采样的新型采样和色谱样 品制备技术。6、超滤:利用压力活性膜,在外界推动力(压力或离心力)作用下截留水中胶体、颗粒和分子量较大 的物质,而水和分子量较小的溶质颗粒透过膜。7、生物碱:广义上,生物界除了生物体必须的含氮化合物,如多肽、蛋白质和B族维生

2、素等外,其他 所有的含氮有机化合物都可视为生物碱。8、甙类(苷类):水解后能生成糖和非糖化合物的物质的统称。9、原生甙:原存在于机体内的甙。10、次生甙:含有两个以上糖的原生甙,经水解后失去一部分糖而得到的甙。11、皂甙:是一类特殊甙类,它的水溶液振摇后能产生大量持久不消失的肥皂样泡沫。12、萜类:自然界存在的一类具有(CH)通式的碳氢化合物,及其含氧饱和程度不等的衍生物的总称。5 8 n13、单萜:含2个异戊二烯单位的萜类。14、二倍半萜:是萜类家族中最新最少的一员,含5 个异戊二烯单位的萜类。15、四萜:含8个异戊二烯单位的萜类,分子中存在一系列共轭双键发色团,故具有颜色。在动物机体 内主

3、要指类胡萝卜素。16、挥发油:亦称精油,是一类具有挥发性、可随水蒸气蒸馏出来的油状液体的总称。绪论1、动物药的特点(1)疗效确实(2)生理活性强(3)应用面广1)治疗神经系统疾病镇静止痛:蝎子、林蛙油(雌性输卵管)2)治疗心血管疾病强心降压:麝香、蝉乳、鹿茸(中等剂量)3)治疗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补血止血:水蛭、五倍子、阿胶(提高血红蛋白)4)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止咳平喘化痰:紫河车、地龙、蛇胆、凤凰衣(蛋壳中的卵膜)、猪蹄甲5)用于微生物感染疾病消炎:蝉蜕、蜈蚣6)用于治疗肿瘤:斑蝥、蝎子、蟾酥、蛇毒(4)潜力大(5)毒副作用小(正确使用的前提下)(6)药物来源及使用广泛2、动物药的入药部分(1)

4、全身入药者(昆虫类、软体动物):水蛭、海马、地龙、斑蝥、全蝎(2)器官入药者:熊胆、獭肝、海狗肾、紫河车(3)组织入药者:鸡内金、刺猬皮、乌贼骨(4)衍生物入药者:鹿茸、羚羊角、山甲皮(5)分泌物入药者:麝香、蜂王浆、蟾酥、龙涎香、蛇毒(6)排泄物入药者:五灵脂(复齿鼯鼠粪便)、白丁香(麻雀)、望月砂(野兔)、夜明砂(蝙蝠)(7)病理产物入药者:牛黄、珍珠、僵蚕、虫草、马宝、狗宝(8)加工品入药者:阿胶、鹿茸胶、龟板胶、鹿胎膏、血余炭3、动物药材市场特点:需求增长,但资源紧缺,产不足需,供需缺口连年加大,尤其是一些濒危品种 的产物已趋枯竭,许多珍贵动物药材价格开始大幅度上涨。4、我国动物药研究

5、的趋势和特点(解决措施)(1)重视药用动物生态坏境和生物学特征的研究,扩大药用动物种群数量,提高动物药材的质量。 原地复壮、引种放养、变野生为家养。(2)研究动物药代替品 同属动物、人工合成品、药材加工副产品、相似疗效药品代替正品(3)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扩大药源。(4)积极展开海洋动物药的研究。(5)加强动物保护知识宣传,制定合理的狩猎、捕捉政策。(6)对药用动物产品的初加工单位或企业加强管理,改善初加工条件,加强药用产品的深、精加工。第一章 动物药成分提取分离的一般方法1、生物材料的保存方法及丧失活性的原因(1)保存方法1)冷冻保存,-40C急冻后-20C冷冻保存2)干燥保存3)冷冻干燥保

6、存(真空冷冻干燥机)4)有机溶剂浸泡保存(2)丧失活性的原因1)组织细胞自溶作用,使目的分子失活2)微生物的污染,使目的分子失活3)空气中的氧化作用,使分子结构发生变化4)使用的工具和容器与目的分子发生化学变化2、试述提取动物药有效成分常用的方法一、传统提取方法(一)溶剂提取法(1)定义:根据动物药中各种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性质,选用对活性成分溶解度大,对杂质溶解度 小的溶剂,将有效成分从药材组织内溶解出来。一水(2)溶剂的分类-亲水性有机溶剂(乙醇、甲醇)J有机溶剂-中性有机溶剂(乙酸乙酯)一亲脂性有机溶剂(乙醚)(3)选择溶剂的要点1)对有效成分溶解度大,对杂质溶解度小;2)不能与中药成分起

7、化学反应而影响有效成分药效;3)沸点适中,易回收;4)廉价易得、安全无毒。( 4) 溶剂提取方法1)浸渍法:溶剂多为水或稀醇。适用于有效成分遇热易破坏、挥发或粘质多的药材;浸出率差,提取液易发霉变质。2)渗滤法:粉碎药材一湿润药材一装渗滤筒一加液,排气,浸泡24h-收集滤液 浸出率高,且溶剂可套用;溶剂消耗量大,费时,操作麻烦。3)煎煮法:方便简单,效率高;含挥发性成分或有效成分遇热易破坏中药不适用,粘液质较多的 中药煎煮后较粘稠不易过滤。4)回流提取法:减少溶剂消耗,提高浸出效率;受热易破坏成分不适用,消耗量大,操作麻烦。5)连续回流提取法:受热易分解成分不适用。 (5)影响因素:粉碎度、温

8、度、离子强度、酸碱度、时间。(二)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具有挥发性的,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的,与水不发生反应的,且 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成分。(三)升华法(四)传统提取方法的主要缺点(1)可供选择的提取溶剂种类较少;(2)提取温度高,时间长;(3)提取步骤多,流程长,生产效率低,产物损失大;(4)传统提取多采用静态提取,存在平衡浓度限制;(5)溶剂/原料用量比大。二、现代提取方法(一)超声波提取法(1)原理:超声波具有强烈的振动和击碎作用,可以把物体打成极为细小的微粒,起到起到助溶的 作用。(2)优点:效率高,时间短,可避免高温高压对有效成分的破坏,操作简单方便。(3)缺点:应对超声波频率、超声

9、时间、提取溶媒等条件进行考察,以提高提取效率。(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1)超临界流体:指在高于临界压力和临界温度时所形成的单一相态,既不是气体,也不是液体, 但兼有气体和液体的某些性质,即兼有气体的低粘度,液体的高密度以及介于气、液之间较高 的扩散系数,流体的表面张力为0 等特征。(2)原理:利用流体在临界点附近某区域内与待分离混合物中的溶质具有异常相平衡行为和传递性 能,且对溶质的溶解能力随压力和温度的改变而在相当宽的范围内变动,利用这种SCF作溶剂, 可以从多种液态和固态混合物中萃取出待分离组分。(3)超临界流体萃取仪组成:泵、萃取池、收集器。(4)优点1)无有机溶剂残留,产品纯度高,操作

10、简单,节能;2)与色谱、光谱等分析仪器直接联用;3)提取成分范围广。(三)微波辅助提取法:微波提取过程中,微波辐射导致细胞内的极性物质,产生大量热能,使细 胞内温度迅速上升,液态水气化产生压力将细胞膜冲破,形成微小的孔洞;进一步加热,导致 细胞内部水分减少,细胞收缩,表面出现裂纹。孔洞和裂纹的存在使细胞外溶剂容易进入细胞 内,溶解并释放出胞内产物。注意:微波功率和辐射时间对提取效率具有明显的影响。为了减少高温的影响,可分次进行微 波辐射,冷却至室温后再次进行第二次微波提取。经过提取的物料,可用另一种提取剂, 在微波辐射下进行第二次提取从而取得第二种提取物。(四)酶法:选用适当的酶,通过酶反应较

11、温和的将药物组织分解,达到提取、纯化有效成分的目的。 应用:提取分离有效成分;结构分析;活性成分的确定。(五)破碎提取法:通过对材料在适当溶剂中充分破碎而达到提取的目的。3、试述分离纯化动物药有效成分方法一、系统溶剂分离法:有效成分未知时可采用。由亲脂性到亲水性,或由低极性到高极性的次序组 成溶剂系统,依次提取药料粗粉中各种不同的成分。二、两相溶剂萃取法: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分配系数的不同而达到分离的 方法。分配系数: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达到平衡时,物质在两种相互接触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浓度 的比值。 分配系数=在 A 液中的浓度溶解度/在 B 液中的溶解度 成分复杂的中药

12、:采用极性由低至高的溶剂依次进行萃取已知成分。(1)简单萃取法1)仪器:分液漏斗2)缺点:易发生乳化现象,需多次萃取。(2)连续萃取法1)仪器:连续萃取器2)优点:简单且可避免乳化,溶剂用量不多而萃取效率高。(3)液滴逆流分配法 仪器:液滴逆流分配仪三、沉淀法(1)铅盐法 脱铅方法: H2S 法;中性硫酸盐法(不彻底);大孔吸附树脂法。(2)有机溶剂沉淀:乙醇、丙酮。(3)酸碱沉淀法四、透析与超滤(1)透析:一种分离纯化技术,利用半透膜原理,将大分子物质与小分子物质分离开。(2)常用半透膜:硫酸纸膜、玻璃纸膜、大棉胶膜、动物性膜。(3)微透析技术特点1)时间分辨性2)空间分辨性3)提供不含蛋白

13、质等大分子物质的游离态小分子化合物4)样品不经预处理直接用于预测(5)微透析样品的分析方法(在线分析)1)微透析-高效液相色谱在线分析:适用于检测离子强度高的样品。2)微透析-高效毛细管电泳在线分析:适用于检测离子强度低的样品。五、盐析法:在中药提取液中,加入无机盐至一定浓度,或达饱和状态,可使某些成分在水中溶解 度降低,从而与水溶性大的杂质分离。 常作盐析的无机盐:氯化钠,硫酸钠,硫酸镁,硫酸氨。六、分馏法:对于完全能够互溶的液体系统,可利用各成分沸点的不同而采用分馏法。七、结晶法:是分离和精制固体成分的重要方法之一,指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溶剂中溶解度不同 来达到分离的方法。(1)前提:结晶

14、法所用的样品必须是已经用其他方法提得比较纯的时候才能采用此法精制。(2)对结晶溶剂的要求1)欲结晶物质在较高温度时的溶解度比低温下大3倍以上;2)杂质与结晶物在溶剂中溶解度相差较大;3)沸点在 30-150;4) 结晶物在沸点不溶解,与溶剂不发生化学反应;5) 无剧毒,能形成良好结晶。(3) 操作:加热溶解形成饱和溶液一低温放置结晶,也可分步结晶、重结晶。八、色谱法 应用:分离混合物、精制化合物、鉴定化合物九、电泳法4、实验室中常用的层析技术的种类及原理( 1) 吸附层析:物质沿洗脱液的前进方向移动,经过反复的吸附、解吸附的过程,由于吸附剂对该物 质的吸附能力的不同,物质的移动速度出现差异。吸

15、附柱层析(用于分离)吸附薄层层析(用于鉴定) 基本操作:薄层涂布;点样;展开(上行);显层(试剂显色定位)( 2) 凝胶层析:当样品流经固定相凝胶时,不同分子大小的各组分进入网孔受阻滞程度不同,以不同 速度通过层析柱,从而分离。 凝胶种类:葡聚糖凝胶、琼脂凝胶、聚丙烯酰胺凝胶 应用:分离纯化物质、脱盐、分子量测定等。(3) 离子交换层析:利用离子交换剂对各种离子有不同亲和力,来分离混合物中各种离子。 固定相:离子交换剂 流动相:具有一定 pH 值和一定离子强度的电解溶液。(4) 络合色谱:利用被分离组分与络合剂或整合剂在色谱柱前或柱内形成整合物的稳定性不同或与流 动相、固定相作用力不同,因而分配系数不同,使组分分离。 一般用于分离金属或金属离子(5) 亲和层析:以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