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不良反应基础知识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3777448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品不良反应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药品不良反应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药品不良反应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药品不良反应基础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药品不良反应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品不良反应基础知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什么是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在按剂量正常应用药品的过程中产生的有害而非所的、与药品应用有因果关系的。二、药品的不良反应分类型不良反应是由于药品的药理作用增强所致。特点是可以预测,与常规的药理作用有关,反应的发生与剂量有关,停药或减量后症状很快减轻或消失,发生率高(1%),死亡率低。主要表现包括过度作用,副作用、毒性反应、首剂效应、继发反应、停药综合症、后遗效应。型不良反应是与药品的正常药理作用完全无关的一种异常反应。特点是一般很难预测,常规毒理学筛选不能发现,发生率低(1%=,死亡率高。进一步分类为遗传药理学不良反应和变态反应。型不良反应有

2、些不良反应难以简单地归于A型或B型,有学者提出为C型不良反应。C型不良反应的特点是发生率高,用药史复杂或不全,非特异性(指药品),没有明确的时间关系,潜伏期较长。有些发生机制尚在探讨中。四、药品不良反应的四个前提1、必须是合格药品。2、必须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3、必须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反应。4、必须是有害的反应。五、表现及分类作用于机体,除了发挥治疗的功效外,有时还会由于种种原因而产生某些与药品治疗目的无关而对人体有损害的反应,这就是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一般可分为副作用、毒性反应、过敏反应和继发感染(也称二重感染)四大类。不良反应有大小和强弱的差异,它可以使人感到不适、使病情恶化

3、、引发新的疾病,甚至置人于死地。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疗效,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这是临床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相当高的,特别是在长期使用或用药量较大时,情况更为严重甚至出现严重的毒副反应。严格地讲,几乎所有药物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引起不良反应。但是,只要合理使用药物,就能避免或使其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这就要求人们在用药前全面地了解该药的药理性质,严格掌握药品的适应症,选用适当的剂量和疗程,明确药品的禁忌。在用药过程中还应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及时发现药品产生的不良反应,加以处理,尽量避免引起不良的后果。对于一些新药,由于临床经验不够,对其毒副作用观察及了解不够

4、,在使用时就更应十分慎重。根据不良反应的性质分为:副作用(副反应):药品按正常用法用量使用时所出现的与药品的药理学活性相关但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一般都较轻微,多为一过性可逆性功能变化,伴随治疗作用同时出现。器官选择作用低即作用广泛的药物副作用可能会多。毒性作用:由于病人的个体差异、病理状态或合用其他药物引起敏感性增加,在治疗量时造成某种功能或器质性损害。一般是药理作用的增强。过度作用在定义上与毒性作用相符,指使用推荐剂量时出现过强的药理作用。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首剂效应:一些病人在初服某种药物时,由于机体对药物作用尚未适应而引起不可耐受的强烈反应。继发反

5、应:由于药物的治疗作用所引起的不良后果,又称治疗矛盾,不是药物本身的效应,而是药物主要作用的间接结果。变态反应(过敏反应):药物或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产物作为抗原刺激机体而发生的不正常的免疫反应。这种反应的发生与药物剂量无关或关系甚少,治疗量或极少量都可发生。临床主要表现为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血清病综合征、哮喘等。特异质反应(特异反应性):因先天性遗传异常,少数病人用药后发生与药物本身药理作用无关的有害反应。该反应和遗传有关,与药理作用无关。大多是由于机体缺乏某种酶,药物在体内代谢受阻所致反应。依赖性:反复地(周期性或连续性)用药所引起的人体心理上或生理上或两者兼有的对药物的依赖状态

6、,表现出一种强迫性的要连续或定期用药的行为和其他反应。停药综合征:一些药物在长期应用后,机体对这些药物产生了适应性,若突然停药或减量过快易使机体的调节功能失调而发生功能紊乱,导致病情或临床症状上的一系列反跳回升现象和疾病加重等。致癌作用、致畸作用、致突变作用:药物引起的三种特殊毒性,均为药物和遗传物质或遗传物质在细胞的表达发生相互作用的结果。六、评价标准用药与不良反应/事件的出现有无合理的时间关系。反应是否符合该药已知的不良反应类型。停药或减量后,反应是否消失或减轻。再次使用可疑药品是否再次出现同样反应/事件。反应/事件是否可用并用药的作用、患者病情的进展、其他治疗的影响来解释。评价:在不良反

7、应分析的5个原则选项中,前四个选项都选择是,则关联性评价应选肯定;前四个选项中有3个选择是,则关联性评价应选很可能;前四个选项中有2个选择是,则关联性评价应选可能”。七、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重要意义正确指导合理用药,有效的避免或减轻潜在的ADR减轻病人经济负担。(1)医院内进行不良反应监测,医生有机会和有责任对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提高医生合理用药水平,特别注意联合用药中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ADR(2)药师通过观察用药过程中出现的ADR青况,与医生共同分析ADRg生因素,并与医生合作拟订合理的用药方案,促进临床药学的发展。(3)药物的配制和应用与护理人员密切相关,同时许多药物的ADRT

8、B是由护理人员发现或接受患者反映的,因此,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可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增强护理单位的护理质量。八、什么是严重不良反应?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1号),严重不良反应,是指因使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1)导致死亡;(2)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3)导致显着的或者永久的人体伤残或者器官功能的损伤;(4)导致住院或者住院时间延长;(5)导致其他重要医学事件,如不进行治疗可能出现上述所列情况的。九、什么是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1号),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说明书中已有描述,但不良反应发生的性质、程度、后果或者频率与说明书描述不一致或者更严重的,按照新的药品不良反应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