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导学案及答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3776325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心亭看雪导学案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湖心亭看雪导学案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湖心亭看雪导学案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湖心亭看雪导学案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湖心亭看雪导学案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心亭看雪导学案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心亭看雪导学案及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只供学习与交流湖心亭看雪备课:李端清学习时间: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的实词,通过诵读,感悟文章的简约之美。2、深入了解本文写景的特点一一白描手法,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3、体悟作者旷达的志趣和故国之思。【学习重点】1、感受雪后西湖凝静清绝的意境之美。2、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学习难点】体悟作者旷达的志趣和故国之思。【知识链接】1、白描。白描原是一个绘画术语,指在绘画中只用线条勾勒,不著颜色的画法。 在写作上,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用简练的文字朴实地进行描写的方法。2、作者简介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

2、蝶庵、天孙,明山阴(今 浙江绍兴)人。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以后(明太 祖朱元璋曾定都于金陵),消极避居浙江剡(shcn )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 穷困以终。他继公安三袁(袁宏道、袁中道、袁宗道)之后,以清淡天真之笔, 写国破家亡之痛,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 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他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文笔清新生动,饶有情趣,风格独特。特别提示:张岱乃异乡之客;亡国之人。【预习导学】1、给画线字注音:更定()拏()毳衣 ()雾淞沆砀( )( )()一芥()更有此人()喃喃()长堤()2、解释句中

3、画线词:(1)人鸟声俱绝_()(2)是日()(3)更定()(4 )余拏一小舟( )(5)拥毳衣炉火()(6)上下一白( )(7)雾淞沆砀)(8)焉得更有此人()(9)强饮三大白()( )10莫说相公痴()(11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3、解释多义词:(1 )白:上下一白()三大白()(2 )余:余住西湖()上下十余里()(3 ) 大:大喜() 三大白()(4)是:是日更定()阜仝是.金陵人()(5 )绝:人鸟声俱绝()绝巘多生怪柏()(6)更:时日更定()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更有痴似相公者()4、用原文回答问题:(1)文中写看雪的时间、地点、天气状况的句子是:(在文中画出)(2)文中具

4、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在文中画出) 5、结合文意写诗句:(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痛饮。 【合作探究】1、作者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怎样的天气环境中去看雪的?反映了作者怎 样的心情?2、作者的“痴”表现在哪里?3、令“相公”和湖中人痴情不已的西湖雪景究竟如何?(画在书上)4、“独往湖心亭”与“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及舟子的喃喃自语是否矛盾?5、“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这一句是从什么角度写雪的?如何体会句 中的“绝”字?6“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 有何作用?7、文中“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独”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5、?8、文章结尾舟子的话有什么含义?9、对“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中几个“一”,结合文章内容, 怎样理解?10、作者写作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的年号,你能说出其中有何深意吗?11、问姓名答地点是何道理?为何不提及姓名?12、为什么说湖中人比“相公”更痴?【拓展延伸】关于西湖的诗你还知道哪些,请写出至少一首【达标检测】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 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 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1、解释句中画线的词。(1 )湖中人鸟声

6、俱绝()(2 )拥毳衣炉火( )(3) 与余舟一芥()(4)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 (1)概括画线部分的内容 。这一部分采用了 和相结合的表现手法。(2)作者写雪景,为什么要着力去写堤、亭、舟、人?(3) 量词“痕、点、芥、粒”的作用是: 3、王勃的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与本文“”有异曲同工之妙【板书设计】 湖心亭看雪张岱“痴行”-清高孤傲“痴景”-痴迷自然“痴遇”-思恋故国【教(学)后记】湖心亭看雪参考答案1、 g engn a cu 1s ongh angd angji eg engn 印di2、 (1)消失(2 )这(3 )更,古代夜间计时的单位,一夜分五更,每

7、更约两小时。定:完了,结束。更定:大约是凌晨六点的时候。(4)撑,戈U( 5)毳,鸟兽的细毛。毳衣,毛皮衣(6)全,都(7)雾淞:水气凝成的冰花。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冰花一片弥漫。(8)焉得:哪能。更:还(9)强饮:痛饮。白:酒杯。大白:大酒杯。(10)痴迷(11)是:判断动词。 客:客居,名词用作动词3、 ( 1)白色酒杯 (2)我整数后的零数 (3)表程度,十分,非常跟“小”相对(4 )这,代词表判断,与今义相同(5)断绝非常,极 (6)古代夜间计时单位还还4、( 1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2)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

8、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5、(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2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合作探究】1、时间是“崇祯五年十二月”,地点是“西湖”,天气环境是“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 绝”,作者是在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气中去赏雪的,反映出作者此时的心态是孤独 的、伤感的。2、他在“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的情况下,在“更定”时分,划一条小船,“独往湖心亭看雪”。3、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湖中人两三粒.而已。4、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可为伍,

9、比如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反映出他作为文 人雅士的清高、孤傲5、这里作者是从听觉和心理感受来写雪景的。“绝”字写进了天寒地冻、万籁无声的森然 寒意,融进了作者的主观感受,衬托了作者的孤寂,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6、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作用:为下文“独往湖心亭看雪” 作铺垫。7、好。开头用“独”字,表明自己超凡脱俗的一面,更是在有意铺垫,为下文湖心亭遇知 音蓄势,使文章波澜顿现。8、借舟子的话,来点明自己看雪的痴态。一个“痴”字,似贬实褒,对作者到湖心亭赏雪 这一行为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赞赏,不仅如此,还包括了对作者品味、人格的肯定与赞赏。 且用另一个更痴的人来做陪

10、衬,显得“吾道不孤”,天下还有不少这样的高逸之士。9、“ 一白”写出造化的神奇力量,天地间举目皆白;“一痕”、“一点”、“一芥”则写 出人类的渺小和柔韧,可以从中领悟到作者那种沧海一粟的孤独和自我陶醉的孤傲10、怀念故国的深情。11、都是客居他乡,勾起思乡之情。寄托自己对故国的思念。12、比“相公”到得早;铺毡对坐,准备久待;煮酒赏雪;见到“相公”甚为欢喜,拉着一 起喝酒;更重要的是他们是金陵人,客居此地,时近年关。【达标检测】1、 ( 1 )全,都(2)鸟兽的细毛(3)小草。引申指细微的事物。这里指船。(4)罢了2、 (1)具体写看雪的时间、地点、装备和雪景正面描写侧面烘托(2)侧面烘托,由

11、堤及亭,由亭到舟,由舟及人,层次清楚地描绘了一幅天地茫茫,浑然难 辨,人融于景,物我相融的湖山雪夜水墨画,情趣盎然。(3)写出了视觉的移动,使人感叹人在天地间,不过是沧海一粟。3、“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教学实录】第一部分:导入师:同学们知道,王老师的儿子叫一一生:尹犀墨!(笑)师:这个名字出自一个成语 一一生:惜墨如金!师:对。惜墨如金是写作的一种境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湖心亭看雪就只有短短140来个字。但是,我们却要用 一一请读出大屏幕上蓝色的字 一一生:字斟句酌咬文嚼字师:对,我们就要通过这样的精读,努力走进三百多年前的古人张岱的心灵深处。第二部分:整体阅读把握全篇师:现在请仔细听录

12、音朗读,粗步感知课文内容,进行字词抢答。【投影展示】一、牢记以下词语的读音毳(cu 衣雾淞(s o n沆(h ng )砀(d dng )打更(g e ng ) 铺毡(zh a n)二、抢答:一词多义分辨第一组:一小舟上下一白第二组:是日更定是金陵人第三组:上下一白强饮三大白而别第四组:是日更定矣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师组织学生抢答) 师:这一次我们集体朗读全文,回答两个很关键的问题。【课件展示】大声朗读并思考:1都说这篇短文里有一个地方前后矛盾,你能找出来吗?2、请在文中找出一个最恰当的词语来评价张岱。(生朗读)生:文中开头说 独往湖心亭”,后文却说是 舟中人两三粒”,人数是矛盾的。师:真好!非常

13、敏锐!是不是张岱数学没有学好,数不清楚人数啊?(众笑)还是其中另有 玄机呢!请再说说第二个问题。生:这个字是痴”。师:聪明极了!作者描写舟子说这话的时候用的是喃喃”,你感受到舟子是什么样的神态了吗?生:大惑不解。师:好!你能读出舟子的大惑不解的神态吗?(师引导学生多次朗诵舟子之话,模仿其表情神态,读出味道) 师:痴”用通俗的话怎么讲啊? 生:傻,笨,另类! 生:呆。反正就是行为举止不同常人。生:智商比较低。(众笑)师:对,这个张岱啊,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呆人。呆人必定有呆行,现在我们就来观其痴行”。第三部分:咬文嚼字论痴行”【课件展示】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

14、定矣,余桡一小舟,拥 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指导生朗读这三句)师:说说看,从这三句你看出张岱有什么异常行为啊?生:他居然在大雪三日之后的晚上跑去看雪,真是太不可思议了!师:古人以三为多,大雪三日就是大雪多日,大家把这句子有感情地,稍微夸张地读一遍。(生动情读,教师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稍微夸大处理大”、三”字和 绝”字)师:文中说,湖中人鸟声俱绝”,什么意思?请用一个成语来替换。生(想了想):万籁俱寂。师:好!绝”的仅仅是 声音”吗?重庆不下雪,那我们想象一下,还有哪些东西也消失了? 生:湖上白茫茫的一片,白得刺人的眼睛,人呵出的气,至U空中马上就被凝固了,耳边是呼 呼的风声,空气都是冰凉的。师:哦,色彩也消失了,温暖也消失了。生:人的活动也消失了。生:所有的生机和活力也消失了。师:说得真好!现在我来采访一下智商都不低的同学们。(众笑)在这样天寒地冻的天气里,你会在家干什么?生:烤火。生:缩在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