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农林业发展计划中期评定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3774530 上传时间:2023-08-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一五农林业发展计划中期评定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十一五农林业发展计划中期评定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十一五农林业发展计划中期评定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十一五农林业发展计划中期评定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十一五农林业发展计划中期评定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一五农林业发展计划中期评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一五农林业发展计划中期评定(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一五农林业发展计划中期评定汇报 2021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本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友好的目标,认真实施瑞安市十一五农林业发展计划,加大工作力度,狠抓方法落实,当代农林业发展顺利推进,农业经济总量不停扩大,农民收入连续增加。现将相关情况汇报以下:一、目标任务完成及政策方法落实落实情况经过二年多的努力,计划设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进展顺利。2021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农林牧业总产值亿元2021年计划目标16亿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6344元。一农业区域化布局基础形成。粮食生产稳定发展,2021年取得全省粮食生产优秀县市,粮食播种面积万亩,粮食总产量15万吨,今年早稻喜获丰

2、收,单产创下全省新高。全市现有种粮大户3195户,经营面积78695亩。同时,充足挖掘资源、市场、区位优势,正确处理好粮食生产和结构调整的关系,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全市建成特色农产品基地万亩2021年计划目标20万亩,被评为浙江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蔬菜强县,形成东部沿海以花菜、榨菜、西瓜为主,中西部半山区以番茄、毛芋、白银豆、温莪术为主,西部山区以杨梅、茶叶、马蹄笋为主的优势产业带,农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格局初步显现。二农业产业化水平日益提升。坚持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主动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农业龙头企业深入发展壮大,实施强龙兴农工程,发展农业龙

3、头企业140家,带动农户14万户,联接基地32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专业合作水平不停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成233家,规范化30家,成立瑞安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品牌建设成效显著,现有农产品注册商标57个,其中:中国名牌农产品1个、浙江名牌农产品3个、温州名牌农产品4个,浙江著名商标1个、温州著名商标1个。三农业标准化体系逐步健全。深入实施绿色农产品行动计划,以农业标准化为关键,强化农业投入品管理,加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农业标准化生产全方面推行,制订实施地方标准17项,基础涵盖关键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绿色农产品基地初具规模,

4、建立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7个、面积万亩,拥有没有公害农产品26个、绿色食品12个、有机食品12个。农产品质量检测网络不停完善,建成1个市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7个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点、10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监控点。四农业科技化水平不停增强。种子种苗工程顺利实施,一大批粮食、蔬菜、林果、畜禽优良品种得到引进繁育,关键粮油作物良种覆盖率95以上,生猪良种率达成100。农业科技入户活动深入开展,一大批优秀适用、节本增效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农业机械化加紧推进,一大批新型农机得到示范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处于全省领先水平。农民素质培训全方面展开,实施绿色证书培训、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农民科技

5、素质有所提升。五农业生态化基础显著改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标准农田建设,农业抗灾能力不停增强。全市农田有效浇灌面积万亩,旱涝保收面积万亩,建成标准农田万亩。加强农业节能减排,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行动、农药减量控害工程、畜禽排泄物治理工程,农业生产方法不停转变。加强绿化造林,实施城市绿屏工程、沿海防护林工程、高标准平原绿化工程、生态公益林工程,建成生态公益林万亩2021年计划目标40万亩。二、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计划实施在取得进展的同时,也碰到不少问题和困难。关键表现在:一是粮食生产长期有效机制还未建立,目标完成难度增大,关键是因为非农产业的发展及劳工工资的上涨,粮食生产效益更显得

6、低下,农民种粮主动性不高,从事粮食生产的青壮年人数不停降低,粮食生产展现副业化现象。二是特色基地档次规模有待提升拓展,虽已建成特色基地万亩,但示范基地不多,低小散局面还未根本改变,土地集约程度较低,设施农业面积不到2万亩,建设资金不足,钢管大棚专题经费难以满足需求。三是产业化程度偏低,经营主体不够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程度不高,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相对微弱,购销队伍不健全,产销对接工作有待加强。农产品加工滞后,著名品牌不够多。四是农技队伍不稳,基层农技队伍建设滞后,因为全额事业编制还未落实,农技推广服务受到严重影响。农民文化程度低,思想观念落后,接收新品种新技术能力不强,难以适应当代农业发展要

7、求。五是农业基础设施微弱,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防灾能力比较微弱,农业生产风险巨大。农田被征用增多,农田面积逐年降低。农业环境污染危害加剧,局部地方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给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带来制约。三、以后二年实施计划的政策方法依据现在计划实施的情况来看,估计到2021年各项目标任务基础能够顺利完成。以后二年是实施十一五计划的关键时期,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本市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的目标,以高效生态农业为主攻方向,以产业升级为根本,以科技服务为手段,推进农业生产方法、经营方法、增加方法的根本性转变,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规模农业、生态农业、安全农业,确保十一五

8、农林业发展计划顺利完成。要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重视政策引导,着力稳定粮食生产。坚持不懈抓好粮食生产,探索建立粮食生产长期有效机制,实现粮食增产增效。一是稳定面积。认真落实种粮直补、良种补助、农机购置补助政策,引导农民种足种好粮食,严格阻止耕地抛荒,确保粮食面积稳定。二是主攻单产。突出科技应用,开展水稻优质高产示范竞赛,加强优良品种、优秀适用技术的示范推广。三是集约经营。全方面推进水稻栽插、排灌、耕作、植保、收割、加工全程机械化,提升粮食生产机械化程度。二加紧结构调整,着力推进产业升级。组织实施3721产业提升工程,培育蔬菜、林果、畜禽3大主导产业,关键发展大棚蔬菜、温莪术、笋竹、杨梅、

9、瓯柑、茶叶、生猪7个优势产品,打造20个以乡镇为单位的连片种植3000亩以上或规模养殖生猪3000头以上的高效基地,创立100家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主导产业有优势产品,优势产品有高效基地,高效基地有规范组织的产业发展新格局。针对钢管大棚发展势头强劲而专题资金不足的问题,提议逐年增加设施农业资金投入。三创新服务机制,着力增强科技支撑。围绕主导产业发展,整合农技推广资源,明确推广职责,全方面建立责任农技人员分片包干、联村带户的新型农技推广制度。继续深化农技人员联基地联大户活动,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大力推广三新技术,推进农业良种化、标准化、机械化。关键推广一批粮食、蔬菜、茶叶、果树、畜

10、禽优良品种;示范一批主推技术,扩大省工节本增效技术、无公害生产技术、设施栽培技术的应用;购置一批大中型农机具,抓好大棚种植、茶叶加工、田园管理机械的推广。四狠抓安全监管,着力促进友好发展。坚持农业可连续发展,抓住微弱步骤,切实加强管理。一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加强田间生产统计管理,继续完善农产品检测网络,加大农产品质量检测力度。做好绿色认证工作。二是加强农业环境安全管理。推行清洁化、循环式生产,主动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行动、农药减量控量增效工程,继续开展畜禽污染整改。三是加强动植物防疫安全管理。健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加强重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完善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五加强林业发展,着力构筑绿色屏障。一是加紧造林绿化步伐。推进沿海防护林工程、生态公益林工程、生物防火林带工程、村庄绿化工程建设,提升林业生态建设水平。二是高度重视森林消防。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灾前防范,提升应急能力,科学处理火情,全方面落实森林消防各项方法。三是强化森林资源管理。探索建立森林资源长期有效管理机制,全方面加强以林地保护为关键的森林资源管理,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