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玩色涂鸦”一路陪伴小班幼儿的绘画

上传人:金诺****简谱 文档编号:513770282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玩色涂鸦”一路陪伴小班幼儿的绘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玩色涂鸦”一路陪伴小班幼儿的绘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玩色涂鸦”一路陪伴小班幼儿的绘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玩色涂鸦”一路陪伴小班幼儿的绘画课题组成员:林妙、余育虹、王芳芳、张圣琪、胡琪芸、张琴梅,在这个学期中我们开展了三次讨论会议,从制定课程表到活动实施的办法再到活动的开展,我们组内的6名成员齐心协力,出谋划策,这一学期下来,我们的小课题也逐渐成熟起来,现将我们的小课题进行汇报。 一、课程制定 1、结合主题活动制定一系列的玩色涂鸦活动。 主题我上幼儿园了 1、瓶盖印画:漂亮的泡泡 2、纸团拓印:大彩球 主题我自己 1、拳头印画:小脚丫 2、手指点画:小红花 主题一起玩玩具 1、车轮滚画 2、弹珠滚画 3、鞋盒画 主题秋天到了 1、树叶拓印 主题亲亲小动物 1、积木拓印:小猫的花纹 2、棉签画:

2、小兔白白 3、手指点画:鱼妈妈和鱼宝宝 主题冬天里 1、棉签画:彩灯 2、每个班级每周五开展相关的特色活动,总共进行了14次活动。 照片: 附:课程表 二、实施阶段 1、材料的选择:我们在第一阶段的实施过程中,把目标定位在重视孩子的情感教育和激发兴趣上,只要孩子能愉快地参与活动,并能在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到自由玩色的快乐。玩色涂鸦对于他们而言更多的是“好玩”,所以在材料的选择上尤为重要。不同的玩色涂鸦活动所选择的的材料都会有所不同,我们选择了一些废旧的,方便取用的材料开展相关的活动,让幼儿能通过身边的常见事物进行创造,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比如:瓶盖、纸团、小汽车的车轮、弹珠、鞋盒、树叶、

3、积木、棉签等等,当然还用到了身体上的小手进行玩色涂鸦。还有就是对于水粉颜料的考虑,由于小班幼儿第一次接触五颜六色的颜料,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还不认识这些奇怪的水粉颜料,于是喜欢将小手浸在颜料里面玩耍。那么我们就选择了最基础,最鲜明的4种颜色红、黄、蓝、绿,引导他们认识这些颜色,并加深印象,激发他们对玩色涂鸦活动的兴趣。颜料的干湿程度也是非常重要的,调好的颜料不能太湿,不然容易滴下来,不利于孩子的操作。 2、利用拓印的材料进行玩色涂鸦活动。 从我们收集到的材料中,并且利用红、黄、蓝、绿等这些漂亮的水粉颜料让幼儿在宽松的氛围中自由涂鸦。例如:我们开展的漂亮的泡泡用瓶盖在白纸上印五彩泡泡,让幼儿

4、在游戏情境中感受印画活动的乐趣;在车轮滚画活动中,让幼儿利用颜料、车轮在白纸上滚动,就会变出美丽的作品,体验活动后的喜悦感和成功感;活动小猫的花纹中,幼儿尝试用不同形状的木头积木,不同的颜色进行印画小猫的花纹,体验成功的乐趣。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非常注重对孩子的指导策略。 举例:漂亮的泡泡 在这个活动的开展中,我们发现孩子们的作品呈现出来的画面比较脏,不够美观。具体表现在孩子在瓶盖印画的时候,将瓶盖滑来滑去,把颜料晕开了,泡泡的样子就不好看,而且颜色也比较单一。 老师可以采用什么策略? 用一种大小的瓶盖蘸一种颜料印出圆圆的泡泡,在印的时候不要滑动,印下去后马上抬起来。如果想换种颜色,我们可以用

5、湿布擦掉颜料,再换一种颜色,这样印出来的泡泡是五颜六色的,非常漂亮。 不同的作品效果: 其他拓印的作品: 3、变换玩色涂鸦的形式,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兴趣。 幼儿的玩色涂鸦活动,如果只采用单纯的印画形式是远远不够的,它不能满足幼儿动手的欲望,在让幼儿对颜色的感知,材料的运用,作画的要求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我们让孩子们学习一些新的玩法,例如:开展手指点画小红花、拳头印画小脚丫、弹珠滚画、鞋盒画、棉签画等活动。我们涂鸦作品不仅体现在平面的白纸上,还有体现在立体的鞋盒上。 作品照片:(有平面的也有立体的) 三、存在的问题 1、小班幼儿刚上幼儿园,在初期阶段幼儿的规则意识不够清楚。 2、玩色的形式比较单

6、一,内容比较单调。 四、下一步如何调整 1、设置涂鸦活动区。在我们的区域活动另外开辟一个涂鸦区,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材料,如:牙刷、毛线、弹珠、水枪等,通过吹、滚、喷等多种方法进行操作,使幼儿在自由的环境中完成自己的作品,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2、作品展示区。设置作品展示区,把幼儿作品摆在展示区,供幼儿、家长观赏,在家长的赞赏下,幼儿会有更大的激情参与涂鸦活动。 3、利用多媒体、录像、图片、幻灯片等欣赏颜色鲜艳和富有动感的画面,刺激幼儿的视觉神经,开阔幼儿的视野从而激发绘画热情。 4、游戏化教学。我们将创设有趣的游戏或情境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增添活动的情趣。 5、教师对作品再次点缀,提升画面感,使作品更完美。 6、继续丰富操作材料和作画材料。增添毛线、水果、蔬菜、牙刷、水枪等等。从平面的作画材料上过渡到立体的材料上,比如石头上,布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