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课教案美妙的琴声

上传人:金诺****简谱 文档编号:513770002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音乐课教案美妙的琴声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班音乐课教案美妙的琴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音乐课教案美妙的琴声(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班音乐课教案美妙的琴声1、小班音乐课教案美妙的琴声 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中的美妙音乐,乐意用语言、动作表达、表现。 2、尝试在音乐伴奏下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表演的乐趣。 3、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4、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重点:理解散文诗 活动难点:大胆表演散文中的角色 活动准备:FLASH;拉琴画面以及梁祝音乐。 活动过程:看看听听阿姨拉琴 【第一环节通过图片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1、看阿姨在干什么?(出现画面) 2、让我们来静静地欣赏阿姨拉琴:好听吗?你听了小提琴唱歌有什么感觉? 幼儿可能A:很好听 教师可回应:音乐是很美

2、妙的。 幼儿可能B:想睡觉 教师可回应:听音乐让我们很舒服。 幼儿可能C:想唱歌跳舞 教师可回应:我也有这种感觉呢,你一定想跳一个最美丽的动作。(教师可边说边展示一个动作) 3、再次欣赏:听了这么温柔、这么美妙的音乐你想干什么? 【幼儿可能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是比较激烈的动作,因此这里的策略是先让幼儿有一个感受和体验:先让幼儿说一说,个别幼儿做一做,然后再一起来试一试】 1)听音乐用动作自由表现 【此时教师要关注幼儿在音乐中的表现,是否投入到音乐中,可观察幼儿的动作表现,用语言轻轻鼓励个别幼儿】 2)老师可找找看看大家在干什么呢? 小结:小提琴唱歌是很温柔,很优美动人的。 过渡:听听小动物们

3、听到美妙的音乐会怎样? 感受理解散文诗 【此环节是活动的重点环节,通过倾听、观看来理解散文诗。】 1、听音乐倾听老师朗诵: 谁在听美妙的音乐呢? 2、观看FLASH:进一步感受散文诗的美。 1)小动物们听到音乐都怎么了? 【此时幼儿可能是说不全的,教师可提示幼儿如:那么小兔听到音乐怎么了?】 2)再次观看FLASH:可一起跟着动画说说念念 3、为什么它们听到音乐都停下来了呢? 小结:原来阿姨拉琴真好听,小动物听到音乐都被吸引住了,都停下来欣赏了。 扮演角色表演 【以表演的形式进一步巩固散文诗,让幼儿体验表演的乐趣。】 1、听优美的琴声,师生共同表演 现在我们也来扮演小动物们,看看你们听到美妙的

4、音乐会怎么样呢? 2、分角色表演 表演前可问问幼儿你是谁 关注幼儿表演前是否大胆自信 四、拓展 美妙的音乐真好听,想一想:还有哪些乐器宝宝会发出好听的声音?2、小班音乐活动美妙的琴声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中的美妙音乐,乐意用语言、动作表达、表现。 2、尝试在音乐伴奏下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表演的乐趣。 活动重点:理解散文诗 活动难点:大胆表演散文中的角色 活动准备: FLASH;拉琴画面以及梁祝音乐。 活动过程: 看看听听阿姨拉琴 【第一环节通过图片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1、看阿姨在干什么?(出现画面) 2、让我们来静静地欣赏阿姨拉琴:好听吗?你听了小提琴唱歌有什么感觉? 幼

5、儿可能A:很好听 教师可回应:音乐是很美妙的。 幼儿可能B:想睡觉 教师可回应:听音乐让我们很舒服。 幼儿可能C: 想唱歌跳舞 教师可回应:我也有这种感觉呢,你一定想跳一个最美丽的动作。(教师可边说边展示一个动作) 3、再次欣赏:听了这么温柔、这么美妙的音乐你想干什么? 【幼儿可能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是比较激烈的动作,因此这里的策略是先让幼儿有一个感受和体验:先让幼儿说一说,个别幼儿做一做,然后再一起来试一试 】 1)听音乐用动作自由表现 【此时教师要关注幼儿在音乐中的表现,是否投入到音乐中,可观察幼儿的动作表现,用语言轻轻鼓励个别幼儿】 2)老师可找找看看大家在干什么呢? 小结:小提琴唱歌

6、是很温柔,很优美动人的。 过渡:听听小动物们听到美妙的音乐会怎样? 感受理解散文诗 【此环节是活动的重点环节,通过倾听、观看来理解散文诗。】 1、听音乐倾听老师朗诵: 谁在听美妙的音乐呢? 2、观看FLASH:进一步感受散文诗的美。 1)小动物们听到音乐都怎么了? 【此时幼儿可能是说不全的,教师可提示幼儿如:那么小兔听到音乐怎么了?】 2)再次观看FLASH:可一起跟着动画说说念念 3、为什么它们听到音乐都停下来了呢? 小结:原来阿姨拉琴真好听,小动物听到音乐都被吸引住了,都停下来欣赏了。 扮演角色表演 【以表演的形式进一步巩固散文诗,让幼儿体验表演的乐趣。】 1、听优美的琴声,师生共同表演

7、现在我们也来扮演小动物们,看看你们听到美妙的音乐会怎么样呢? 2、分角色表演 表演前可问问幼儿你是谁 关注幼儿表演前是否大胆自信 四、拓展 美妙的音乐真好听,想一想:还有哪些乐器宝宝会发出好听的声音? 活动反思: 歌曲美妙的琴声旋律歌唱性很强,学生容易熟悉旋律,但是欣赏的目的并不是要学生会唱歌曲,而是通过对歌曲的理解,从歌词和曲谱两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情感体会。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我把重点放在对歌曲的整体分析和速度上的区别。 在进行分段欣赏教学之后,这节课的效果很好,学生从旋律上就基本能把握住歌曲的情绪,了解了基本欣赏的方法,知道从歌词和曲谱两个方面去理解和感受音乐,并区分音乐的段落欣赏,提高了音乐

8、欣赏能力。3、小班音乐公开课公开课橘子船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初步学习演唱歌曲。 2、体验开着“橘子船”与大家分享水果的快乐。 3、初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既充满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尝试用语言进行表述。 4、通过教师讲解舞蹈动作学会跳。 【活动准备】 1、教师用的苹果、梨子、菠萝、橘子各一,配套图标一套(如图)。 2、幼儿人手一个橘子。 3、幼儿已熟悉橘子船旋律,会唱水果歌。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着橘子船的旋律做律动“摘水果”。 师:果园的水果成熟了!我们一起来摘果子吧! 2、演唱水果歌。 幼儿根据教师逐一出示的水果,演唱水果歌进行练声。如,教师

9、出示苹果,幼儿演唱:“来来,我是一个苹果,果果果果果果” 二、基本部分 1、自由想象。 师:橘子瓣儿像什么?(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句大胆讲述,并根据幼儿的讲述引出橘子船,出示图标一、二)。 2、理解歌词内容。 (1)橘子船要开了!它要开到哪里呢?请你们听老师唱一首歌。 (2)教师范唱后提问:小船开到谁的嘴巴里了?(幼儿回答后,教师出示图标三、四。) (3)教师再次范唱,一边唱一边逐一指图,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歌词。 3、学唱歌曲,体验与大家分享水果的快乐。 (1)幼儿在“开小船”的游戏情景中,学唱歌曲。(教师在幼儿面前巡回“开”着“橘子船”,带领幼儿学唱34遍,后面两遍教师可适时地将“船儿”开进幼

10、儿的嘴巴里。) (2)幼儿大胆想象并替换歌词演唱。 师:小船除了可开到妈妈的嘴里边儿,还可以开到谁的嘴里边儿呢?(幼儿如说“开到爸爸嘴里边儿”,就替换原有歌词引导幼儿集体演唱。) (3)讨论和交流。 师:为什么小船要开到妈妈和其他人的嘴里边儿呢? 三、结束部分 幼儿自己剥橘子,师幼一起唱歌,幼儿将橘子船开到教师或同伴的嘴巴里。 附:橘子船 剥个橘子瓣儿, 像只小黄船儿。 小船开到哪儿? 妈妈嘴里边儿。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

11、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4、小班音乐公开课小小音乐家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2、能制作出简易的乐器。 3、幼儿体验活动中的快乐。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l 1、感知声音,尝试分辨一些不同的声音。 2、初步懂得保护自己小耳朵的一些方法。 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幼儿园

12、小班主题教案有趣的声音 活动准备:幼儿自带的玩具、录制噪声、多媒体制作 重点:感知声音 难点:分辨不同的声音 活动流程: (一)听音游戏,感知声音 1、多媒体演示: 猜猜这是谁发出的声音?用什么听到的? 2、你们的小耳朵真灵。 3、过渡: 前两天小朋友带来了许多会发声音的玩具,今天,老师先要请你们动动小脑筋,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这些玩具发出声音来呢? 再用你的小耳朵听一听,它们发出的声音是怎么样的? (二)操作练习,分辨声音 1、幼儿按自己意愿选择玩具,摆弄玩具,分辨声音。 2、交流讨论: (1)你玩的是什么玩具? (2)试一试:你是用什办法让玩具发出声音来的? (3)它们发出的声音是怎么样的?

13、3、仔细分辨:这两个罐子是一样的啊,为什么发出的声音不一样呢? 4、小结: 原来啊,里面放的东西不一样,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哦。 (三)经验交流,保护耳朵 1、播放噪音:什么声音啊?快来快来,看看发生什么事情了? 2、你们为什么都捂住自己的小耳朵?(幼儿讲述) 3、小结: 保护自己的小耳朵,所以平时我们小朋友之间要轻轻的说话。 4、除了轻声说话,我们小朋友还有什么好办法,也可以保护我们的小耳朵?(平时妈妈是怎样保护我们的小耳朵的?联系幼儿生活经验) 5、小结: 我们小朋友和妈妈都有那么多的好办法,以后要好好保护好耳朵,让我们的小耳朵变得灵灵的,能听得更清楚。 活动反思: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核心是“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幼儿探究活动提供丰富的教育环境和充分条件,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动手操作”获取知识的需要。6、小班音乐优质课有趣的叫声教案反思 活动目的: 1、感知声音,尝试分辨一些不同的声音。 2、初步懂得保护自己小耳朵的一些方法。 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