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阅读——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题型解题技巧(解析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3759629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99.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外文言文阅读——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题型解题技巧(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课外文言文阅读——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题型解题技巧(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课外文言文阅读——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题型解题技巧(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课外文言文阅读——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题型解题技巧(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课外文言文阅读——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题型解题技巧(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外文言文阅读——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题型解题技巧(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外文言文阅读——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题型解题技巧(解析版)(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04 :课外文言文阅读【考点分析】文言文阅读考点与知识体系文言文阅读考 点与知识体系教师用书链接、学习文言文的方法H七上教师用书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 T前后勾连法H八上教师用书第I课 短文曲考点一理解实词含义q古代汉语中数量表达方式H八下教师用书第n课(核舟记,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判断句)考点二理解算而译文言文句子N知识精准讲解卜q教师用书链接h文言文句子翻译方法h留/换/调/补/删)(句式、音韵特点)(语词特点)考点三 文意理解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_h3cd(孟子文章艺术特色) q作品艺术特色 1(庄子文章艺术特色)T语言特点 (语言特点)二维码)q独特的文体语言

2、特点)铺垫、类比、臼描、错落互见法、映衬、对举 “三总”式结构、托物寓意q知识精准讲解卜r(托物言志与借景(物)抒情的区期q重难表达技巧辨析)(衬托与烘托的区别)【技巧点拨】 以下六大考点基本涵盖课内外文言文阅读重要考点:实词解释、虚词辨析、句子翻译、内容理解(含句子理解)、内容概括、人物形象分析。一、划分句子节奏文言语句的停顿应遵循两个原则:人名、地名、物名等中间不能停顿;表示一个完整概念的短语中间 不能停顿。 技巧一:弄通文意断句给文言文断句,需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 件,通读全文,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以及大致意思。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节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 的字词进行

3、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技巧二: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常以曰” “云” “言”为标志,两人对话, 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 答者,明辨句读。技巧三: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 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技巧四:找出动词,明确句意古汉语中, 找出了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也就区分出独立的句子,明确了语句的意思、,从而正确断句。技巧五:借助名 词(代词)断句一般完整的句子都有主谓宾,而主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 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

4、行断句。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 句读了。常见代词有:我”(吾、予、余、我),“你”(尔、汝、女、公、卿、若、君、而、乃、子),“他”(之、彼、其、此)。技巧六:利用对称句式断句解题时,注意古文讲究整齐对称、行文中上下句 常用相同的字数和相同的结构等特点。二、实词解释技巧一:直接迁移法又称“联想推断法”,即联系课内学过的有关语句中该词的用法推断词义。如上面一 题中“申子尝请仕其从兄”的“尝”,如果能联想到岳阳楼记中“予尝求古仁人之心”的“尝”字的 意思,就能理解该句“尝”的意思为“曾经”。技巧二:语境推断法解释词义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 合具体语境理解。如上面二题中“独

5、不闻天子好田猎乎”的“闻”,结合语境可知“闻”应为“听说,知 道”的意思。 技巧三:组词推断法将文言文中的词语进行扩充,组成现代汉语中的词语,然后再根据具 体语境确定文言实词的词义。如上面二题中“以供岁赋”的赋”的意义推断,大家可以把“赋”组成几 个词语,从中做选择:赋税、诗词歌赋、天赋通过筛选,不难找到“赋税”这个意思。技巧四:古今 对照法即以古今构词特点比照推断词义。汉语词汇中有一部分词古为今用,但意义往往古今不同,需要特 别注意其不同之处。现代汉语中的一个词,在古汉语中可能是两个词。如“地方”在古汉语中是两个词,“地”是“土地”之意,“方”是“方圆”之意;在现代汉语中“地方”是一个词,表

6、“处所”等。技巧 五:成语印证法成语中保留着大量的文言词义,可以用熟知的成语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词义。如上面一 题中“申子有怨色”的“色”,可联系成语“面不改色”的“色”来理解,理解为“脸色”。三、虚词辨析 技巧一:句意分析法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技巧二:代入检验法各地中考虚词 意义或用法辨析多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课内的例句多是一些较典型、同学们熟知的,所以我们只要 知道课内例句中虚词的用法,将它代入选项中去检验,就可以推断出其在课外句中的用法是否相同。技巧 三:交换理解法如果给出两个句子,让同学们判断句中某个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此时就可以将其中能确 定的某句中的虚词

7、意义和用法代入另一句来理解,看句子是否讲得通,如果讲得通,那意义和用法就是一 样的,如果讲不通,意义和用法就不一样。四、句子翻译技巧一:从宏观上整体理解、把握句式特点翻译时切忌断章取义,应当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来翻 译文言句。并要对文言固定句式和特殊句式、固定短语、修辞和语法,都准确把握。技巧二:从微观上把 握句中每个实词、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以理解实词和虚词为基础,对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尤其是词类活用、 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特殊实词,都要准确把握。技巧三: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做到“信” “达”“雅”文言句子翻译要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增译,不漏译,不错译;要求译文明白通畅,无语病:进而

8、要求译文用词造句考究,有一定的文采。五、内容理解与概况第一步:梳理结构,全面把握对文章内容有了全局性认识,才能对局部有明确的指导。梳理结构,准确筛 选信息要点,进而全面把握文章的框架与主旨。对结构的梳理可以注意文题、句段首句、句段尾句等。第 二步:锁定区域,准确筛选在全面掌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干要求在原文找到对应的区域,然后在 具体区域中准确筛选,从而找准有效信息。第三步:抓重点,准确翻译在分辨信息点时,要注意准确翻译, 当然并不是完全都翻译过来,此时需抓住重点,即对文意理解容易发生分歧的地方准确翻译。第四步:综 合分析,理清因果对文意的分析必须综合全文,要结合主旨,注意是否倒置或混淆了

9、因果关系。六、人物形象分析第一步:分析标题有些文章,标题就可以揭示人物性格特点。第二步:通读原文对于阅读材料,要从头到 尾,慢慢读完。速度不能太快,太快了不能理解词句,也不能把握内容;速度也不能太慢,词句意思大致 理解就可以了。通读要完整,如果文章有出处和注释,也要一并读完。第三步:分析原文主人公做了哪 些事,从这些事中提炼人物的性格特点;抓住肖像、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认真分析其性格 特点;注意侧面描写,常包含着作者的感情倾向,为定位主人公性格起着重要作用;结合人物年龄、 身份、地位等,加以分析,找出人物性格特点。速记口诀:标题开头须关注,具体事件显性格,语言动作 析特点,侧面描写起

10、烘托。补充:概括分析人物言行类题,其解题方法与分析人物形象一致。值得注意的 是,概括分析人物言行,是以人物的某一品行品质为切入点,围绕着这一切入点在原文中找出体现人物此 品行的具体事例,最后对事例进行概括即可。答题时,要看清楚题干是要求用原文中的话回答还是用自己 的话简要概括。【对点训练】(2022山东济南 模)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何晏七岁,明慧若神,魏武奇爱之,以晏在宫内,因欲以为子。晏乃画地令方,自处其中。人问其 故,答日:“何氏之庐也。”魏武知之,即遣还。张吴兴年八岁,齿亏,先达知其不常故戏之日:“君口中何为开狗窦? ”张应声答日:“正使君辈从 此中出入。“(节选自世说新语)【

11、注释】魏武:魏武帝曹操。令方:使其成方形。1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画一处)先达知其不常故戏之日2 .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人问其故,答日:“何氏之庐也。”3 .选文出自世说新语夙慧篇,请任选其中一个人物,结合内容说说入选的理由。【答案】1.先达知其不常/故戏之日2 .示例:别人问他是什么意思(别人问他这样做的原因),他回答说:这是何家的房子。3 .示例1:何晏能够入选的理由是,他画地为方,身处其中,委婉表达自己不想被曹操收为养子的想法, 可见他是个聪明机灵的小孩。实例2:张吴兴入选的理由是,面对别人的戏谑,他能够快速、准确回应,维护自己的尊严,可见他是个反 应敏捷,善于言辞的聪

12、明小孩。【解析】1 .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 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语句先达知其不常故戏 之日”的意思是:有前辈知道他不是一般的孩子,所以逗他说。结合故字和句子的意思可知,正确的句读 是:先达知其不常/故戏之日。2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 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在此题中,要注意故(缘故,原因)、 之(的)、庐(房子,房屋)”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3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人

13、物特点的分析。夙慧指年少时便聪明出众。本文中何晏七岁的时候,便在地上画 个方框,自己站在里面说:何氏之庐也。用这一方法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不想被曹操收为养子的想法,可 见他是个聪明机灵的小孩。张吴兴面对君口中何为开狗窦”的戏谑,他用正使君辈从此中出入回应,既维 护自己的尊严,又让对方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可见他是个反应敏捷、善于言辞的聪明小孩。所以这两个人 都被收入世说新语夙慧”篇里。【参考译文】何晏七岁的时候,聪明过人,魏武帝曹操特别喜爱他。因为何晏在曹操府第里长大,曹操想认他做儿 子.何晏便在地上画个方框,自己站在里面。别人问他是什么意思,他回答说:“这是何家的房子。”曹操知 道了这件事,随即把

14、他送回了何家。张吴兴八岁时掉了牙,大人们知道他不是一般的孩子,故意逗他说:你嘴里怎么开了狗洞?张吴兴应 声回答:就是为了让你们这些人从这里出入。”(2022江苏江苏一模)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水仙李渔水仙一花,予之命也。予有四命,各司一时: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秋海棠为命;冬以 腊梅为命。无此四花,是无命也。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水仙以秣陵为最,予之家于秣陵,非家秣陵,家于水仙之乡也。记丙午之春,先以度岁无资,衣囊质 尽,迨水仙开时,索一钱不得矣。欲购无资,家人日:“请已之,一年不看此花,亦非怪事。予日:汝 欲夺吾命乎?宁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岁之花。且予自他乡冒

15、雪而归,就水仙也。不看水仙,是何异于不反 金陵,仍在他乡卒岁乎?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购之。予之钟爱此花,非痂癖也。其色其香,其茎其叶,无一不异群葩。若如水仙之淡而多姿,不动不摇, 而能作态者,吾实未之见也。妇人中之丰如牡丹、芍药,而瘦比秋菊、海棠者,在在有之:以水仙二字呼 之,可谓摹写殆尽。使吾得见命名者,必颓然下拜。(节选自闲情偶寄,有删改) 【注】时:季节,季度。秣陵:指南京。质:抵押。迨:等到。已:停止。金陵:指南 京。珥:用玉做的耳饰。葩:花。4 .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春以水仙兰花为命5 .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1)非枣秣陵()(2)是何异于不仅金陵()(3)家人不能叫)(4)便吾得见命名者()6 .请用现代汉语写出第段画线句的意思。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就水仙也。7 .作者说:“水仙一花,予之命也。”第段中哪两件事能说明这一点?8 .本文与周敦颐的爱莲说都运用了对比、衬托的表现手法,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答案】4.春/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