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工作总结10篇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3759509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小衔接工作总结10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幼小衔接工作总结10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幼小衔接工作总结10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幼小衔接工作总结10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幼小衔接工作总结10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小衔接工作总结10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小衔接工作总结10篇(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小衔接工作总结10篇幼小衔接工作总结1本学期各项工作即将结束,在孩子们即将完成大班学习任务之际,我们大班 年级全体教师坐在一起,对照本学期初制定的结合大班的“幼小衔接”的工作计 划,回首所做过的工作,共同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具体总结如下:1、开学初我们开展了大手牵小手,携手向前走家长会,让家长接受了 幼儿园、小学的专题指导,有效地架起幼儿走向小学的桥梁。让家长进一步明确 如何在心理和能力上为孩子作好充分的准备。比如有意注意的水平的高低决定幼 儿成绩的好坏,因而家长可以多与孩子玩棋类游、拼图游戏,这对培养有意注意 很有益,能够帮助幼儿集中注意力;家长对幼儿进行一些零散正确入学知识准备, 但不是

2、提前教拼音、识字等,也无须把玩具收起来。同时,家长要及时、准确地 把握幼儿当前的发展状况,使得家庭教育更具针对性。2、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根据班级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有目的、有计划 地将教育教学活动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各学科领域、各活动区域以及幼儿家 庭教育当中。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每一位幼儿幼儿在原有基础上都获得了不同 程度的提高。3、在“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中,我们重点对幼儿进行了规则意识、任务 意识、自我服务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们认为:班级 大部分幼儿能够较认真的完成老师每次交给的任务,在与同伴的合作中能够用较 灵活的方式较好的与同伴进行游戏,遇到困难时能够和同

3、伴们共同商讨解决问题 的方法,班级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4、结合“小小值日生”和“小书包真整齐”活动培养了幼儿的自理能力。 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应该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如,留给儿童一片自己的 小天地,指导他学会收拾自己小天地中的器物,学会穿衣、洗脸、叠被、整理房 间、端饭、擦桌子、扫地等。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能力 的发展有一个关键期,在关键期内,儿童的能力易于养成,过了培养期,过了关 键期,幼儿能力的培养就显得特别困难。可见,为了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管 理,家长们应在关键期培养幼儿能做和应该做的事情自己去做。比如大班时期, 家长就要注意让幼儿自己整理图书、

4、玩具,收拾小书包和生活用品等。同时家长 要帮助他们在实际行动中克服困难,而不要代替他们克服困难,当幼儿遇到困难 时,要不断给予鼓舞,使其具有较强的信心和决心,以至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此外,还要在克服困难的方法和技术上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幼儿掌握克服困难的 技巧,少走弯路。5、参观小学,通过参观小学的校园环境、观看小学生上课、参观小学的图 书室、教室、走廊文化,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孩子们了解小学生的基本学习生活, 更增添了他们向往上小学的愿望。模仿小学生上课等。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孩子们 发现孩子们求知欲旺盛,上课表现特别棒,上课位置的适当调整;增加一些书写、 早期阅读的练习时间;改变举手姿势。在这一系

5、列活动中孩子们有了较初浅的经 验练习。幼小衔接工作总结2一、加强教师的思想意识。我们组织教师学习南海市幼小衔接活动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恶了幼 小衔接的重要性,加强老师的思想意识,在统一思想后商讨实施的办法和内容。 同时利用家长资源,小学教师和有关教师的信息交流,改变以往比较自我的教育, 让小学教师对我园教师培养的孩子作出分析、评价,及给予一些有效的改进措施 和衔接中的内容,使教师了解小学对学生的要求。要求老师更新观念,经常阅读幼小衔接的有关*,改变了老师以往把幼小衔 接作为幼儿园大班教育的一个内容,而是把幼小衔接作为整个大班时期整个教育 工作来落实。二、在各方面调整、提高让幼儿逐步适应做好幼

6、小衔接。1、作息时间、安排上的调整。我们按照实施要求,增设学习活动的时间和内容,由原来上午一次学习活动, 变成两次,下午也增加一次学习活动,一天有三次学习活动,我们又设置了十分 钟的课间休息时间,我们还缩短了幼儿午睡的时间,这样幼儿园的一日作息时间 也进行了调整。这样学习时间、内容的增多,时间的不同,孩子们就感到和以前 不一样了,时间上更紧凑,小学的学习和幼儿园不一样了,游戏玩耍的时间少了, 真正感受到自己即将成为小学生了。2、生活、学习行为能力的提高。我们在学习活动时,按小学老师的提示增加了课前课后的礼貌教育的形式, 老师会夹着课本站在孩子们面前说:小朋友好,此时会有一个孩子说:起立大家 站

7、直身体,同学们好老师好一一刚开始孩子们觉得很好玩,慢慢的知道这是小学 生课前课后必须做的事情,也变得认真起来。特别是孩子都相当喊口令的孩子, 大家都知道那是班级的班长,只有表现好才能做班长,也激发孩子约束、规范自 己的行为。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听老师的说教和督促,而变得是一种自己的需要, 同时受着同伴的监督,变得自觉了。课间十分钟安排每天有三次,这样一来逐步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概念、解决 问题的能力、独立交往能力、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等方面得到提高。加 强生活能力的培养和常规上有要求,如:整理书包,管理自己的物品,准时上幼 儿园,听指令完成任务或听老师口头通知带指定物品等,刚开始总有孩子忘记,

8、 还说我说了外婆没有给我我忘记了通过不断地引导教育,不断提出任务,减少丢 三拉四的现象,渐渐的孩子的头脑清楚了,事情要告诉家人,东西要自己准备或 提醒家人,任务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完成。每星期一孩子都会把家园联系册带来; 星期二会把学习资料、工具等等,幼儿任务意识增强了。此外,加强值日生的工 作,除了以往的分发碗筷,我们还让孩子自己搬床、整理床铺,饭后整洁桌面、 清扫地面,责任感加强了,逐渐学会管理自己,管理班级的物品。3、学习内容、学习习惯的培养衔接。利用环境、自然习得幼儿园孩子和小学孩子的学习特点不同,以此我们在加 大学习内容的同时,注重在区角材料提供和环境创设中多考虑、多创设。围绕主 题活

9、动我要上小学,创设多方面的内容:如破译电话号码我报名的小学课间十 分钟小学生的一天我家到小学的路眼保健操学做广播操(小学生)毕业照纪念册 小学生行为规范棋成语接龙整理书包小学生的课本课程表等等,从个体的学习 中,使孩子从多方面的了解小学生的生活学习内容、学习使用工具、遵守行为规 则等,激发了孩子要做小学生的愿望,逐步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如知道保护眼 睛、知道看课程表整理好书包和文具,课间文明安全的活动等。我们就利用孩子去小学报名的时机,要求孩子观察小学,寻找幼儿园与小学 的不同处,孩子观察讨论。引发孩子对小学大操场、教室、音乐室等兴趣,想要 早日融入这环境。课后小朋友知道小学生的阅读与幼儿园不

10、同,不仅要会认识这 个字,还要会拼读、组词,书写也有笔顺等等。4、家长的重视和配合。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教育,幼儿在入学转折的重要时期,引导家 长帮助孩子进行入学的心理、物质准备非常重要。我们在家园互动栏中开辟了专 题家长为孩子入学做哪些准备?怎样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怎样加强孩子的任务 意识等展开讨论,使家长认识到在家庭中对孩子的各种行为习惯的培养。从而帮 助孩子、提醒孩子每天完成老师的任务,配合班级的活动。幼小衔接活动的指导意见工作落实时间不多,以后会又更高的要求,我们将 进一步抓好这项工作,深化幼小衔接工作的研究和实施,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园教 育品质。幼小衔接工作总结3本学期各项工作

11、即将结束,在学生即将升入二年级之际,校领导和一年级教 师坐在一起,对照本学期初制定的“幼小衔接”的工作计划,回首所做过的工作, 共同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具体总结如下:一、取得的成绩1、学生具有了“任务意识”。学生学会了记作业,也能够完成家长分配给的一两项家务劳动,如扫地、拿 牛奶、分碗筷、倒垃圾等;能够完成老师分配的任务,例如擦黑板、收发作业等。2、学生建立了时间观念。做事磨蹭、做作业时间长是很多一年级学生的通病。教师花费了大量的精力, 让大部分学生养成了先做完作业再玩的习惯。家长也形成了监督孩子抓紧时间完 成任务的意识。3、学生学会了认识新朋友,与同学和睦相处。教师教会了孩子“主动出击”,结

12、识新伙伴,并且能够与同伴和睦共处。4、学生学会了自己解决与伙伴间的冲突。老师和家长携手,引导孩子学会与同伴交流的技巧。例如;邀请朋友来家里 做客,去别的小朋友家玩,给孩子创造更多和不同年龄的孩子接触的机会。当孩 子们之间发生冲突时,老师、家长不充当调解员,鼓励他们自己解决。5、家长和学生都明白了如何认真对待英语的学习。小学一年级教育大纲中,英语学习反而大于数学。英语是一种完全不同于我 们母语环境的语言,老师、家长给孩子创造了更多的机会,让孩子多接触英语环 境,让孩子感觉英语是好学的。比如,每天让家长监督孩子听录音、练口语15 分钟,教师每天通过家长签字检查练习情况。6、学校引导家长认识孩子的进

13、步和发展方向。开学末召开一年级家长会,传达了两个精神。第一个精神,让家长明白本学 期孩子取得的进步。学生口头作文的能力提高了,竞争意识加强了,学业水平提 高了,视野开阔了。学生形成了一定的自理能力。第二个精神,假期应该继续努 力,巩固教育成果,让孩子顺利过渡到二年级。比如有意注意的水平的高低决定 学生成绩的好坏,因而家长根据本学期孩子的特点,协助教师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同时,家长要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当前的发展状况,使得家庭教育更具针对性。二、不足及努力方向1、个别学生良好习惯未形成,教师要做好个案跟踪,因材施教。2、个别家长的教子观念要进一步改变,要与家长加强沟通,说明教育是学校、社会、家庭

14、共同的任务。幼小衔接工作总结4幼儿园时代是人生充满快乐的时代,也是孩子走向知识与礼貌的起点,幼儿 园时代的欢乐是无限的、最难忘怀的,随着四年幼儿园生活的结束,孩子们将步 入一个更加独立自主、更加复杂多变的生活天地小学。现把我们在幼小衔的 工作总结如下:一、培养更为独立的生活自理潜力。首先培养良好的时间观念十分重要。小学生课间和课余时间由自己支配,生 活需要自理,这就要求他们有较强的独立生活潜力。所以,在大大班要个性注意 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增强幼儿的独立意识。虽然孩子经过三年多的群众生活, 在自理潜力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还普遍存在着做事拖拉、不爱整洁等毛病。于 是我们就时时提醒幼儿准时入园,不

15、迟到和无故缺席,抓紧课间10分钟休息时 间解大小便,能较快地吃完午点,不影响安排好的活动,用给小学生的要求来要 求自己。个性针对平时做事拖拉,不拘小节的孩子,要求他们把事情做得又快又 好。其次让幼儿学习模仿小学生的自我服务劳动。在走近小学的活动中,幼儿 逐步学会了背书包,卷铅笔,整理书包,学会管理自己的衣物和文具用品,每周 我们都定期检查,持之以恒,让幼儿构成良好的习惯。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潜力。孩子在学习兴趣和潜力上的差距很大,有些孩子思维敏捷,反应快,学习兴 趣浓厚,可也有些孩子多学习根本没有兴趣,不爱动脑思考。为了让每个孩子都 能自信地走进小学,应将目光投向那些潜力较弱的孩子

16、。首先从倾听习惯入手, 透过听故事、儿歌、古诗等,让孩子从最自然的方式开始理解并模仿。在教学时 教师注意语言的精炼,提醒幼儿听清问题,根据问题回答。帮忙内向、不善于表 达的幼儿组织语言,让他们消除紧张心理,逐步学说、会说、大胆说。做练习题 时采用先统一倾听老师读题后再动笔的要求,并逐步减少重复读题的次数,帮忙 幼儿养成专注倾听的习惯。同时增加幼儿的阅读机会,在图书角带给书籍,鼓励 孩子大胆表达。中午开展故事会活动,在倾听完故事后让孩子来复述故事,鼓 励孩子把家里听过的故事与大家分享。对于那些潜力强的孩子,要注重培养他们 的独立的思考潜力,在活动中多设疑、设困,鼓励幼儿大胆地思考,培养发散型 思维。应对象班级中的小问号们,在回答他们问题时先卖一下关子,让他自己 去想,这样会比大人搜刮肚肠满足其好奇来得更有效。在一学期的活动中,教师 要始终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