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3757412 上传时间:2023-10-14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1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国家开展和改革委员会二八年十二月目 录前言5一、加快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展的重要意义6一30年改革开展的成就6二面临的挑战和机遇6三重要意义8二、总体要求和开展目标8一指导思想8二战略定位9三开展目标10三、构建现代产业体系11一优先开展现代服务业12二加快开展先进制造业13三大力开展高技术产业14四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15五积极开展现代农业16六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17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17一推进核心技术的创新和转化17二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18三构建开放型的区域创新体系19四深化国家与地方创新联动机制19五加强自主创新环境建

2、设20五、推进根底设施现代化21一建设开放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21二构建清洁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体系22三建设人水和谐的水利工程体系23四构建便捷高效的信息网络体系24六、统筹城乡开展24一提高城乡规划和建设管理水平25二加强农村根底设施建设25三促进城乡根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6四建立以城带乡、以工补农新机制27七、促进区域协调开展27一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28二优化珠江口东岸地区功能布局28三提升珠江口西岸地区开展水平29四推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30五带动环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快开展31八、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31一节约集约利用土地32二大力开展循环经济32三加大污染防治力度33四加

3、强生态环境保护34九、加快社会事业开展35一优先开展教育35二完善医疗卫生服务36三健全住房保障体系37四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37五建设和谐文化39十、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40一创新行政管理体制40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43三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46四推进某某法制建设47五充分发挥经济特区的改革开放先行作用48十一、构建开放合作新格局49一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49二推进与港澳更严密合作51三提升对台经贸合作水平53四深化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54五加强与东盟等国际经济区域的合作55十二、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55一加强组织领导56二加强统筹协调56三加强监视检查56前 言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

4、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区域,在全国经济社会开展和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突出的带动作用和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珠江三角洲地区锐意改革,率先开放,开拓进取,实现了经济社会开展的历史性跨越,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珠江三角洲地区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和开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进一步的开展既面临严峻挑战,也孕育着重大机遇。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从国家战略全局和长远开展出发,为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进一步发挥对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先行示X作用,特制定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展规划纲要。本规

5、划纲要的规划X围是,以某某省的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江门、某某、某某、某某和某某市为主体,辐射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并将与港澳严密合作的相关内容纳入规划。规划期至2020年。本规划纲要是指导珠江三角洲地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开展的行动纲领和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依据。一、加快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展的重要意义一30年改革开展的成就。改革开放30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发挥改革“试验田的作用,率先在全国推行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较早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成为全国市场化程度最高、市场体系最完备的地区;依托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抓住国际产业转移和要素重组的历史机遇,率先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成为我国

6、外向度最高的经济区域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带动某某省由落后的农业大省转变为我国位列第一的经济大省,经济总量先后超过亚洲“四小龙的新加坡、某某和某某,奠定了建立世界制造业基地的雄厚根底,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开展的强大引擎;人口和经济要素高度聚集,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根底设施比拟完备,形成了一批富有时代气息又具岭南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成为我国三大城镇密集地区之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迅速开展,公共服务体系根本建立。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展的巨大成就雄辩地证明,开展是硬道理,

7、改革开放是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二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开展,尤其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扩散蔓延和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的背景下,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开展受到严重冲击,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与尚未解决的结构性矛盾交织在一起,外需急剧减少与局部行业产能过剩交织在一起,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与较高的国际市场依存度交织在一起,经济运行困难加大,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显现。主要是:产业层次总体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贸易结构不够合理,创新能力不足,整体竞争力不强;土地开发强度过高,能源资源保障能力较弱,环境污染问题比拟突出,资源环境约束凸显,传统开展模式

8、难以持续;城乡和区域开展仍不平衡,生产力布局不尽合理,空间利用效率不高;社会事业开展相对滞后,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公共服务水平和文化软实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行政管理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任务仍然繁重,改革攻坚难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珠江三角洲地区也面临着重大机遇:国际产业向亚太地区转移的趋势不会改变,亚洲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方兴未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加快;我国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开展,粤港澳三地经济加快融合,经济开展具有很强的后劲;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30年开展,珠江三角洲地区积累了雄厚的物质根底,经济实力、区域竞争力显著增强,这些都为珠江三角

9、洲地区加快改革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三重要意义。在新形势下,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快改革开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把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开展,既是该地区转变经济开展方式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当前保持经济增长的迫切要求和实现科学开展的战略需要。加快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改革开展,有利于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经济开展的动力和活力;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抵御国际风险的能力,更好地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有利于辐射和带动环珠江三角洲和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开展,促进形成优势互补、良

10、性互动的区域经济开展新格局;有利于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保持港澳地区长期繁荣稳定;有利于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为建立实现科学开展的体制机制探索新路径、提供新经验。二、总体要求和开展目标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努力争当实践科学开展观的排头兵。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开展方式转变,率先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着力推进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建立创新型区域;着力解决民生突出问题,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开展,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着力深化体制改革,勇于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率先建立完善的社会

11、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着力加强与港澳合作,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率先建立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要把解决当前问题与谋划长远开展结合起来,保持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开展,为保持港澳地区长期繁荣稳定提供有力支撑,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根本实现现代化。二战略定位。探索科学开展模式试验区。赋予珠江三角洲地区开展更大的自主权,支持率先探索经济开展方式转变、城乡区域协调开展、和谐社会建设的新途径、新举措,走出一条生产开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开展道路,为全国科学开展提供示X。深化改革先行区。继续承当全国改革“试验田的历史使命,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全面推进经济

12、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取得突破,为实现科学开展提供强大动力,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新鲜经验。扩大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坚持“一国两制方针,推进与港澳严密合作、融合开展,共同打造亚太地区最具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创新国际区域合作机制,全面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坚持高端开展的战略取向,建设自主创新新高地,打造假如干规模和水平居世界前列的先进制造产业基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和品牌,开展与某某国际金融中心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建设与港澳地区错位开展的国际航运

13、、物流、贸易、会展、旅游和创新中心。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综合实力居全国经济区前列,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形成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资源互补、产业关联、梯度开展的多层次产业圈,建设成为带动环珠江三角洲和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开展的龙头,成为带动全国开展更为强大的引擎。三开展目标。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必须充分估计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坚决信心,迎难而上,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开展作为首要任务,抓紧落实中央关于扩大内需的各项部署。要结合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实际,大力改善民生和启动最终消费需求,大力拉动民间投资,大力促进外贸出口,形成促进经济增长的合力。到2012年,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初步形成科学开展的体制机制

14、,产业结构明显升级,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生态环境明显优化,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区域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区域一体化格局初步形成,粤港澳经济进一步融合开展。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000元,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3%;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07年显著增长,平均期望寿命达到78岁,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城乡,人人享有根本公共服务;城镇化水平达到80%以上;每新增亿元地区生产总值所需新增建设用地量下降,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到2020年,率先根本实现现代化,根本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创新

15、能力,形成全体人民和谐相处的局面,形成粤港澳三地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全球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大都市圈之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5000元,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0%;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比2012年翻一番,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根本形成;平均期望寿命达到80岁,实现全社会更高水平的社会保障;城镇化水平达到85%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环境质量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三、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优先开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开展先进制造业,大力开展高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积极开展现代农业,建设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的主体产业群,形成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开展集聚化、产业竞争力高端化的现代产业体系。一优先开展现代服务业。支持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在现代服务业领域的深度合作,重点开展金融业、会展业、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外包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总部经济和旅游业,全面提升服务业开展水平。支持某某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