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形原理重点及答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3752606 上传时间:2023-12-2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成形原理重点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材料成形原理重点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材料成形原理重点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材料成形原理重点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材料成形原理重点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材料成形原理重点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成形原理重点及答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名词解释1外表力外表上平行于外表切线方向且各方向大小相等的力。外表力是由于物体在外表上的质点受力不均匀所致。2 粘度外表上平行于外表切线方向且各方向大小相等的力。或作用于液体外表的应力大小与垂直于该平面方向上的速度梯度dv*/dvy的比例系数。3 外表自由能(外表能)为产生新的单位面积外表时系统自由能的增量。4 液态金属的充型能力液态金属充满铸型型腔,获得形状完整、轮廓清晰的铸件的能力,即液态金属充填铸型的能力。5 液态金属的流动性是液态金属的工艺性能之一,与金属的成分、温度、杂质含量及其物理性质有关。6 铸型的蓄热系数表示铸型从液态金属吸取并储存在本身中热量的能力。7 不稳定温度场温度

2、场不仅在空间上变化,并且也随时间变化的温度场稳定温度场不随时间而变的温度场即温度只是坐标的函数:8 温度梯度是指温度随距离的变化率。或沿等温面或等温线*法线方向的温度变化率。9 溶质平衡分配系数K0特定温度T*下固相合金成分浓度CS*与液相合金成分CL*到达平衡时的比值。10 均质形核和异质形核均质形核(Homogeneous nucleation) :形核前液相金属或合金中无外来固相质点而从液相自身发生形核的过程,亦称自发形核 。非均质形核(Hetergeneous nucleation) :依靠外来质点或型壁界面提供的衬底进展生核过程,亦称异质形核。11、粗糙界面和光滑界面从原子尺度上来看

3、,固液界面固相一侧的点阵位置只有50左右被固相原子所占据,从而形成一个坑坑洼洼凹凸不平的界面层。粗糙界面在有些文献中也称为非小晶面。光滑界面从原子尺度上来看,固液界面固相一侧的点阵位置几乎全部为固相原子占满,只留下少数空位或台阶,从而形成整体上平整光滑的界面构造。也称为小晶面或小平面。12 成分过冷与热过冷液态合金在凝固过程中溶质再分配引起固液界面前沿的溶质富集,导致界面前沿熔体液相线的改变而可能产生所谓的成分过冷。这种仅由熔体存在的负温度梯度所造成的过冷,习惯上称为热过冷 。13 生生长和外生生长晶体自型壁生核,然后由外向单向延伸的生长方式,称为外生生长。 平面生长、胞状生长和柱状枝晶生长皆

4、属于外生生长。等轴枝晶在熔体部自由生长的方式则称为生生长。14 枝晶间距指相邻同次枝晶间的垂直距离。它是树枝晶组织细化程度的表征。15 共生生长是指在共晶合金结晶时,后析出的相依附于领先相外表而析出,进而形成相互交叠的双相晶核且具有共同的生长界面,依靠溶质原子在界面前沿两相间的横向扩散,互相不断地为相邻的另一相提供生长所需的组元,彼此偶合的共同向前生长。15离异生长两相的析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彼此别离的,因而形成的组织没有共生共晶的特征。这种非共生生长的共晶结晶方式称为离异生长,所形成的组织称离异共晶。16 孕育与变质孕育主要是影响生核过程和促进晶粒游离以细化晶粒;而变质则是改变晶体的生长机

5、理,从而影响晶体形貌。变质在改变共晶合金的非金属相的结晶形貌上有着重要的应用,而在等轴晶组织的获得和细化中采用的则是孕育方法。 17 联生结晶熔池边界未熔母材晶粒外表,非自发形核就依附在这个外表,在较小的过冷度下以柱状晶的形态向焊缝中心生长,称为联生结晶(也称外延生长)。18 择优生长那些主干取向与热流方向平行的枝晶,较之取向不利的相邻枝晶生长得更为迅速。它们优先向伸展并抑制相邻枝晶的生长。在逐渐淘汰趋向不利的晶体过程中开展成柱状晶组织。这种互相竞争淘汰的晶体生长过程称为晶体的择优生长。19 快速凝固是指采用急冷技术或深过冷技术获得很高的凝固前沿推进速率的凝固过程。 20 气体的溶解度 在一定

6、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气体溶入金属的饱和浓度。影响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及压力、气体的种类和合金的成分。21 熔渣的碱度是熔渣中的碱性氧化物与酸性氧化物浓度的比值分子理论或液态熔渣中自由氧离子的浓度或氧离子的活度离子理论。22、长渣和短渣熔渣的粘度随温度增高而急剧下降快速变化的渣称之为短渣; 反之为长渣。23 熔渣的氧化和复原能力是指熔渣向液态金属中传入氧或从液态金属中导出氧的能力。24 扩散脱氧是在液态金属与熔渣界面上进展的,利用FeO与FeO能够互相转移, 趋于平衡时符合分配定律的机理进展脱氧。25沉淀脱氧是指溶解于液态金属中的脱氧剂直接和熔池中的FeO起作用,使其转化为不溶于液态金属的氧化物

7、,并脱溶沉淀转入熔渣中的一种脱氧方式。26真空脱氧钢液的熔化过程是在真空条件下进展,利用抽真空降低气相中CO分压来加强钢液中碳的脱氧能力。27 偏析合金在凝固过程中发生的化学成分不均匀现象。28微观和宏观偏析微观偏析是指微小围约一个晶粒围的化学成分不均匀现象,有晶界和晶偏析之分。宏观偏析是指宏观尺寸上的偏析,包括:正常偏析、逆偏析、V形偏析和逆V形偏析、带状偏析与层状偏析和重力偏析。 29 气孔因气体分子聚集而产生的孔洞。气孔有析出性气孔、反响性气孔和侵入性气孔之分。30、冷裂纹和热裂纹金属凝固冷却至室温附近发生的开裂现象称之为冷裂纹; 在固相线附近发生的裂纹称之为热裂纹。31 溶质再分配由于

8、合金凝固过程中随温度的变化,固液界面前沿溶质富集并形成浓度梯度。所以,溶质必须在液、固两相重新分布,即所谓的溶质再分配。32 热流密度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33焊接通过加热或加压,或者两者并用,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两个别离的工件(同种或异种金属或非金属,也可以是金属与非金属)产生原子(分子)间结合而形成永久性连接的工艺工程。34热影响区焊接过程中,焊缝周围未熔化的母材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发生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变化的区域。该区主要发生物理冶金过程。35焊接线能量E单位长度上的焊接热输入量,E = IU/v 36 焊接的合金化把需要的合金元素参加到金属中去的过程。合金化的目的:首先,补偿在高

9、温下金属由于蒸发或氧化造成的损失;其次是为了消除缺陷,改善焊缝金属的组织与性能,或为了获得具有特殊性能的堆焊金属。37 合金化的过渡系数表征合金元素利用率上下的参数。等于它在熔敷金属中的实际含量与它的原始含量之比。或者单位长度焊条中药皮重量与焊芯重量之比。38 熔合比焊缝中局部熔化母材所占比例39力在外力作用下,变形体各质点就会产生相互作用的力。40应力没有外力的作用条件下,平衡物体部的应力。41焊接瞬时应力在焊接加热冷却过程中*一瞬时中存在的应力。42焊接剩余应力焊件完全冷却、温度均匀化后残留于焊件中的应力。43焊接变形在焊接过程中,由于不均匀加热和冷却收缩,势必使构件产生局部鼓曲、 歪曲、

10、弯曲或扭转等。焊接变形的根本形式有纵、横向收缩,角变形,弯曲变形,扭曲变形和波浪形等。实际的焊接变形常常是几种变形的组合。44 裂纹在应力与致脆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使材料的原子结合遭到破坏,在形成新界面时产生的缝隙称为裂纹。45 塑性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46热塑性变形金属在再结晶温度以上的变形。47、量由假设干个当量坐标系改变时满足转换关系的所有分量的集合。48 塑性指固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永久变形而不被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49 简单加载是指在加载过程中各应力分量按同一比例增加,应力主轴方向固定不变。50、应力球量也称静水应力状态,不能使物体产生形状变化,而只

11、能产生体积变化,即不能使物体产生塑性变形。51、加工硬化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位错运动所受到的阻力增大,金属的强度和硬度增加,而塑性和韧性下降,即产生了加工硬化。52、应变速率单位时间的应变,又称变形速度。53、滑移晶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其一局部沿着一定的晶面和该晶面上的一定晶向,相对于另一局部产生的相对移动。54、主切应力平面一般把切应力有极值的平面称为主切应力平面55、平面应变状态如果物体所有质点都只在同一个坐标平面发生变形,而在该平面的法线方向没有变形,这种变形称为平面变形。56、附加应力由于变形体各局部之间的不均匀变形受到整体性的限制,在各局部之间必将产生相互平衡的应力,该应力叫附加应力。

12、二、简答题1实际液态金属的构造实际金属和合金的液体由大量时聚时散、此起彼伏游动着的原子团簇、空穴所组成,同时也含有各种固态、液态或气态杂质或化合物,而且还表现出能量、构造及浓度三种起伏特征,其构造相当复杂。2 液态金属外表力的影响因素1外表力与原子间作用力的关系:原子间结合力u0外表能外表自由能外表力2外表力与原子体积3成反比,与价电子数Z成正比3外表力与温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4合金元素或微量杂质元素对外表力的影响。向系统中参加削弱原子间结合力的组元,会使u0减小,使外表能和外表力降低。 3简述大平板铸件凝固时间计算的平方根定律=2/K2,即金属凝固时间与凝固层厚度的平方成正比。K为凝固系数,

13、可由试验测定。当凝固完毕时,为大平板厚度的一半。4 铸件凝固方式的分类3分 根据固、液相区的宽度,可将凝固过程分为逐层凝固方式与体积凝固方式或糊状凝固方式。当固液相区很窄时称为逐层凝固方式,反之为体积凝固方式。固液相区宽度介于两者之间的称为中间凝固方式。5 简述Jackson因子与界面构造的关系 Jackson因子可视为固液界面构造的判据:凡2的物质,晶体外表有一半空缺位置时自由能降低,此时的固液界面形态被称为粗糙界面,大局部金属属于此类;凡属5的物质凝固时界面为光滑面,有机物及无机物属于此类;=25的物质,常为多种方式的混合,Bi、Si、Sb等属于此类。6试写出固相无扩散,液相只有有限扩散条

14、件下成分过冷的判据,并分析哪些条件有助于形成成分过冷。固相无扩散,液相只有有限扩散条件下成分过冷的判据: 以下条件有助于形成成分过冷:(1)液相中温度梯度GL小,即温度场不陡。(2)晶体生长速度快R大。(3)液相线斜率mL大。(4)原始成分浓度C0高。(5)液相中溶质扩散系数DL低。(6)K01时,K0大。7 写出成分过冷判别式在固相无扩散,液相为有限扩散条件下,讨论溶质原始含量C0、晶体生长速度R、界面前沿液相中的温度梯度GL对成分过冷程度的影响,并以图示或文字描述它们对合金单相固溶体结晶形貌的影响。答:成分过冷判别式为:; 1 随着C0增加,成分过冷程度增加; 2 随着R增加,成分过冷程度

15、增加; 3 随着GL减小,成分过冷程度增加; 如下图,当C0一定时,GL减小,或R增加,晶体形貌由平面晶依次开展为胞状树枝晶、柱状树枝晶、等轴树枝晶;而当GL、R一定时,随C0的增加晶体形貌也同样由平面晶依次开展为胞状树枝晶、柱状树枝晶、等轴树枝晶。 8 层片状共晶的形核和长大方式形成具有两相沿着径向并排生长的球形共生界面双相核心的双相形核,领先相外表一旦出现第二相,则可通过这种彼此依附、交替生长的搭桥方式产生新的层片来构成所需的共生界面,而不需要每个层片重新生核。9. 铸件的凝固组织可分为几类,它们分别描述铸件凝固组织的那些特点?铸件的凝固组织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宏观组织主要是指铸态晶粒的形状、尺寸、取向和分布情况;微观组织主要描述晶粒部的构造形态,如树枝晶、胞状晶等亚构造组织等。 影响液态充型能力的因素(1)金属性质方面的因素如合金的化学成分、比热容、热导率、粘度、杂质及气体含量等。(2)铸型性质方便的因素铸型的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