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付瑞 (2)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3747060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后感付瑞 (2)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后感付瑞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后感付瑞 (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后感付瑞修订后的课标对实验稿课标既有传承,也有发展。新课标首先要求教师要明确新的数学课程观。修订后的标准将其调整为“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是一门科学,而非过程,无论是直接来源于现实世界的,还是来源于数学世界的,只要是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都可以构成数学的研究对象。与此同时,数学课程观修改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样的表述方式,保留了实验稿课标所界定的数学课程观的精髓。其次,新的课程标准由原来的“双基”变为了“四基”。并明确提出“四基”、“四能”和复合思维的要求。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在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增加了针对基本思想和

2、基本活动经验的具体要求,更加凸显数学对于学生发展的特殊作用,将实验稿标准提出而尚未显性化的有关理念显性化,这是对10年改革成功经验的提纯和升华。第三,对于能力培养的问题,不仅直接提出能力培养,而且增加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要求。这种变化,不仅充分延续实验稿对于创新精神关注,而且有了显著发展。另外在继续关注归纳、猜测等思维形式的基础上,修订后的课标明确提出“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并举的具体要求。在核心词上,增加了“几何直观”,将“符号感”修改为“符号意识”,将“统计观念”修改为“数据分析观念”,并对“数感”、“空间观念”的内涵作了修正。对于“数感”,不仅需要原有的“感”,更需要在感性基础之上适度的“悟”;将“统计观念”调整为“数据分析观念”,凸现数据在统计与概率研究对象中的核心地位。通过仔细研读,我对数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以新的课程标准为依据,来指导开展教学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