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档:第2单元 6 琵琶行并序 学业分层测评 含答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3746954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档:第2单元 6 琵琶行并序 学业分层测评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档:第2单元 6 琵琶行并序 学业分层测评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档:第2单元 6 琵琶行并序 学业分层测评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档:第2单元 6 琵琶行并序 学业分层测评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档:第2单元 6 琵琶行并序 学业分层测评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档:第2单元 6 琵琶行并序 学业分层测评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档:第2单元 6 琵琶行并序 学业分层测评 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精品资料精品精品资料学业分层测评(六)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弦弦掩抑声声思掩抑:低沉抑郁B梦啼妆泪红阑干 阑干:纵横错乱的样子C如听仙乐耳暂明 暂:暂时D却坐促弦弦转急 却:后退【解析】C项,暂:忽然,一下子。【答案】C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铁骑突出刀枪鸣B门前冷落鞍马稀C整顿衣裳起敛容D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解析】A项,突出:古义为“突然爆发出”,今义为“超出一般,冲击”;B项,冷落:古今意义相同,都是“冷清,不热闹”的意思;C项,整顿:古义为“整理”,今义为“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D项,明年:古义为“第二年”,今义为“今年的下一年”。

2、【答案】B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B.C.D.【解析】A项,动词,弹奏,介词,替;B项,均为介词,在;C项,第三人称代词,它的,副词,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D项,连词,用来,介词,把。【答案】B4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转轴拨弦三两声,似诉平生不得志。”这是音乐的开始,琵琶女通过自己的演奏替诗人诉说悲惨的遭遇和内心的哀愁。B“轻拢慢捻抹复挑,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时欢快明朗、清脆悦耳的琵琶声,忽高忽低,交织成起伏生动的乐章,唱出了琵琶女春风得意的青年时代。C“幽咽泉流冰下难。此时无声胜有声。”旋律变得“冷涩”“凝绝”,音乐之声“暂歇”,在间

3、歇中琵琶女心中深深的愁和怨在压抑着,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D“银瓶乍破水浆迸,四弦一声如裂帛。”这段音乐表达琵琶女对命运的不平之感与愤懑之情。【解析】A项,“替诗人诉说”不当,琵琶女是在诉说她自己悲惨的遭遇和内心的哀愁。【答案】A5名句默写。(1)浔阳江头夜送客,_。千呼万唤始出来,_。(2)_,说尽心中无限事。_,大珠小珠落玉盘。(3)别有幽愁暗恨生,_。东船西舫悄无言,_(4)忽闻水上琵琶声,_。_,未成曲调先有情。(5)去来江口守空船,_。_?江州司马青衫湿。【答案】(1)枫叶荻花秋瑟瑟犹抱琵琶半遮面(2)低眉信手续续弹嘈嘈切切错杂弹(3)此时无声胜有声唯见江心秋

4、月白(4)主人忘归客不发 转轴拨弦三两声(5)绕船月明江水寒座中泣下谁最多(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7题。 登西楼忆行简白居易每因楼上西南望,始觉人间道路长。碍日暮山青簇簇,漫天秋水白茫茫。风波不见三年面,书信难传万里肠。早晚东归来下峡,稳乘船舫过瞿塘。【注】本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当时白居易在江州任职,弟弟白行简在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任职。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首句承题目而来,“楼上”呼应“登西楼”,“西南”点出故乡所在,接着用“觉”引出“人间道路长”之感。B这首诗的颔联“暮山”“秋水”表明是远望所见,“青簇簇”与“白茫茫”对仗工整,冷色调更能表现出诗人的忧郁

5、之情。C颈联“三年”“不见”,“书信难传”,表明是对分别以来的回忆,“风波”既指政治的险恶,也寓含际遇之叹,这所忆所叹当然也是由“望”引发。D尾联“早晚东归”表明是盼望弟弟来相聚,“稳”字则寄寓着对弟弟东归平安的祈愿和嘱咐。E这首诗交代了登楼远望的原因,也突出了忆念之情的强烈难解,还寓含宦海浮沉世路艰难的悲凉无奈之情。【解析】A项,“点出故乡所在”错误,“西南”从诗中看,应是“弟弟所在”;C项,“政治的险恶”不正确,这里寓指兄弟之间“相隔险远”。【答案】AC7全诗紧扣“望”展开,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思想情感的能力。鉴赏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要全面解读,不要遗漏信

6、息。作答时,在理解了诗意之后,还要注意分析诗意与“望”的关系,从这一关系的角度组织表达即可。【答案】全诗以“望”领起,借“望”抒发了真挚深沉的情感。首联以登楼起兴,点出远望一事及所望之人,接着总述远望所感,倍觉世路漫长。颔联承“望”展开,写远望所见,山水重重阻隔。颈联转写远望所思所忆,兄弟分隔,思念情深。尾联写远望所盼,盼望弟弟早日平安来相会。(二)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89题。 梦微之白居易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梦相闻。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酬乐天频梦微之注元稹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注】唐宪宗元和十年(即公元815年)三月,元稹贬通州(

7、今四川达川);八月,白居易贬江州(今江西九江)。此诗为元和十二年十二月元稹接白居易梦微之而酬和次韵之作。8白居易诗“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写法独特,谈谈你的认识。【解析】这道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诗人写自己对元稹的思念之情,却从对方写起,构思巧妙,读来妙趣横生。【答案】这两句诗表面上写诗人殷勤询问元稹因何事忆“我”,致使“我”昨夜梦见了你;实际上是写诗人对元稹关切、思念之情难以自已,以至形之于梦。这是从对方着笔,换位去写,构思精巧,表达含蓄委婉。9两首诗都写了“梦”,但梦境内容与表述的情感有所不同,试作简要说明。【解析】本题鉴赏诗歌的内容和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写对对方的思念

8、,白居易从故人入梦写起,而元稹则写“惟梦闲人不梦君”。【答案】白诗用故人入梦书写对元稹的关切、思念之情。元诗用故人不曾来入梦写自己的凄苦之情、对白居易关心自己的感激之情。10学校要举行元旦晚会,下面是节目单:(1)诗朗诵:蜀道难作者:李白表演:高一(6)班(2)琵琶独奏:琵琶行作者:白居易表演:高一(10)班请你为主诗人在两个节目间设计一段报幕词。(100字左右)【解析】此题考查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答题时要注意兼顾两个节目的内容以及语言的流畅。【答案】高一(6)班饱含感情的诗朗诵,让我们跟随李白在雄奇的蜀道历尽艰险;“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接下来的琵琶曲能否让我们穿越千年,触摸到另

9、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白居易的别样情怀呢?欢迎高一(10)班同学上台表演。11下面这幅图片是描绘白居易琵琶行并序的,请你发挥想象,描写图片中的情景。要求:语言鲜明、生动,50字左右。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作答时,扣住画面内容,语言生动,描绘出一定情景即可。【答案】(示例)浔阳江头,月光如水,琵琶女一袭素衣端坐船头。她怀抱琵琶,纤纤玉手拨动琴弦,悠扬的琴声如潺潺流水,与清风明月相应和。12在空格处分别补写出倡议的理由和具体内容。(两处字数各不超过40个字)倡议书各位同学:乘坐公交是很多市民日常出行的选择。众所周知,。可是,我市不文明乘车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发生老人被人群挤倒而摔成粉碎性骨折的悲剧。为此,我们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文明乘车,从我做起!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动为城市增光添彩!中学学生会年月日【解析】本题考查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表达。首先要准确理解所给材料的基本意思:为了呼吁大家文明乘车而写倡议书,补出倡议的理由和具体内容。根据语境,第一段的空白处应填写文明乘车的好处,也就是文明乘车的理由。后一空白处则是文明乘车的具体做法。【答案】(示例)文明乘车让出行更安全,更高效,体现了一个人的基本素养,也有益于社会和谐。自觉排队,有序上车;尊老爱幼,主动让座;举止文明,谈吐有礼。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