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问答题的五个答题技巧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3743986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问答题的五个答题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地理问答题的五个答题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地理问答题的五个答题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地理问答题的五个答题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地理问答题的五个答题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问答题的五个答题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问答题的五个答题技巧(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高考地理问答题的五个答题技巧2019年高考已经进入其次轮的复习,查字典地理网的编辑为大家总结了2019年高考地理问答题的五个答题技巧,各位考生可以参考。问答题答题技巧命题规律依据近年问答题的设问,一般有以下类型:?1. 特征问题;2. 成因问题;3. 分布规律;4. 评价问题;5. 推断问题;6. 区位问题。应试技巧一、明确答题方向(一)特征描述。(二)成因问题。?自然环境有整体性和差异规律,因果关系规律。资源环境优势、缺陷的形成,灾难的形成有其内在的缘由。留意用联系的观点,地理灾难的成因分析尤其应如此:?1. 自然环境特点异质特点的综合成因分析。?这类题先定位最为重要。应留意图表中

2、的数值,在平面地图中植被类型和农业地域类型,以水环境为中心,围绕气候地形这一重点的成因因子来分析。如:气候分析可从气温凹凸:纬度太阳辐射,洋流寒暖流,海陆分布海陆热力差异,地形地势凹凸,人植被破坏和城市热岛。降水多少:风、压环流形势(西风带、低压带、海风是多雨的),地形迎风坡与背风坡,洋流寒暖流,人对林、草、湖、湿地的破坏与爱护。?这类题目要解除雷同条件,突出主导因素。这也是近几年常用的考法:?在小比例尺(多在选择题中、大范围平面图中)地图中,一般是考大地理格局因素即:纬度因素和风带、气压带、季风因素;在大比例尺地图中(多在非选择题中、小范围平面图中),一般是考地理局地因素即:地形因素、洋流因

3、素、海陆热力差异因素和人为因素。例1 台湾火烧寮成为我国雨极的缘由。【答案】 临海空气潮湿,水汽丰富;地形抬升致雨;西北来的冬季风经海洋变性,水汽易达到过饱和。【技巧点拨】 这是小范围局地因素所致。例2 比较旧金山和洛杉矶的气候特点异同。【答案】 同:两者均为地中海式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柔多雨。?因为两均处于3040N的大陆西岸。?异:旧金山的雨季比洛杉矶长,年降水量较大;洛杉矶比旧金山高温干旱季节时间长。?因为旧金山受西风限制时间长;洛杉矶受副高限制时间长【技巧点拨】 这是大地理环境因素所致。2. 地理灾难的综合成因分析:多从天、地、人三角度综合采点分析。?例:说明淮河夏季洪涝多发的缘

4、由和措施?成因:天(气候因素)淮河流域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地(地形地貌因素)扇形水系,汇水快;下游地势低平,又曾为黄河的洪泛区,河床高悬。?人(社会因素)不合理地利用资源,破坏植被引起水土流失,河床变浅;围湖围滩造田降低了河湖的调蓄实力。3. 地理事物时空特点成因分析。?应锁定运用的地理原理,以大气运动原理、季节改变原理太阳高度、昼夜长短、河水补给原理最为重要,应留意进行逆向推理。?气候的改变、天气的改变:多从近地面的热力环流(风压流原理)进行分析,用热(高温) 低(压) 升(气流上升)雨(成云致雨);冷(低温) 高(压) 沉(气流下沉) 晴(干燥晴朗)进行逻辑分析。例3 某地云雨多,应扣住

5、大气运动降温气流升空或向高纬流是什么缘由?某地干旱少雨,应扣住大气运动升温气流下沉或向低纬度流是什么缘由?某地冷是如何变冷的?热是如何变热的?例4 简要分析,秋冬季霜打凹地的缘由?【答案】 秋冬季夜晚大气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近地面水汽易达到冰点。夜里,地面对空中散热,山顶的空气比山下的空气温度下降得更快,于是下面的暖空气往上跑,山顶的冷空气沿山坡往下滑。冷空气到达山谷或凹地后,不能再到其他地面去,只好老醇厚实地呆在山谷和凹地中。于是,夜里山谷和凹地中的冷空气愈积愈多,气温便降得很低。一般凹地要比四周的平地气温低45。因此,山坡和平地还没有霜时,谷地和低凹地中就会有霜。假如山坡和平地上有霜的话

6、,那末山谷和凹地中的霜就更重。【技巧点拨】 归纳起来:某地昼夜温差大的缘由可能有:反气旋限制晴天多,云量小;地处内陆,热容量小,变温快;天气系统转换等。海上什么时候出行多与风浪有关。其逻辑关系为温差大(如冬季)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海浪大,出行不便温差小(如夏季)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海浪小,出行便利,回答时倒推。如:美英在二战中没有在11月而是选择在6月实施诺曼底登陆作战的缘由。因6月中高纬间的温差小,气压梯度差异小,风力小,风浪小,可削减渡海作战的非战斗伤亡。?我国首次三大洋科考选择在2019年4月2日出航考察西北太平洋的理由是:4月份西北太平洋上,因东亚与北太平洋间温差小,气压差异小,季风弱,风

7、浪小,可便利、精确科学地采样。河水的补给。对于课文的学问点应知各个典型地区性的主要补给类型,特殊是我国各个大区的补给类型。?先定地区南北半球、大气环流纬度带、海陆位置。?依据材料定补给类型。?我国东北是春季雪水、夏季雨水补给。?江南是春雨降水适量、夏季雨水大量补给。?西北部是夏季高山冰雪水补给。?华南是春季锋面雨、盛夏台风雨补给。?地中海气候则是冬雨补给。?季节的演化应留意:6月22日(7月)前后愈往北白昼愈长,(三)分布规律问题。?从总体上看是把握点线面是哪种分布趋势;要说明该地理事物叠加在哪一个地理事物之上,通常是说叠加在哪一个地形之上。?1. 点状分布一般有众星拱月状,沿某个方向区域较稀

8、或较密;或该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如北京市城镇体系分布规律是西北较稀,东南较密。上海宝山钢铁厂分布在上海市区的东北方向,北临长江。?2. 线状分布应说明其沿哪个方向的走势及其稀密特点。如新疆的聚落(城市)分布特点是沿山麓、盆地边缘分布,在铁路沿线及大河出山口处较密集。又如我国一月0 等温线分布,可描述为:东段大致东西走向、近似于与纬线平行,西段大致东北西南走向、近似于与青藏高原东缘山麓平行。?3. 面状分布应说明该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即东南西北的界限;或该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及大致的面积。如黄土高原分布范围是东起太行山、西至祁连山以东、北起长城、南至秦岭。?4. 点、线、面

9、综合考虑解答。(四)评价问题。?回答此类问题留意两点:?1. 依据题目要求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阐述问题;?2. 从对自然、社会、经济的发展三方面综合分析。?(五)推断问题。?依据材料,审明题义,回来教材,逻辑推理,得出结论,精确表达。?(六)区位问题。?工业、农业、城市、商业、交通区位问题分析从自然和人文社会两个方面分析。二、重视图表分析,提取有效信息(一)图像表达特点。?地理图像表达方式有:点、线、面、箭头、数字、形象符号等,应仔细阅读图例的文字说明。?1. 点常表示城市、港口、矿区、工厂、旅游点等的准确地理位置。?2. 线有经纬线、等值线(等高线、等深线、等压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盐度

10、线、等潜水位线、等太阳高度线、等地球自转速度线等)交通线(铁路、马路、航空、航海、内河水运等)、输水(气、煤、电)线、生产网络线、地理要素相关线等。3. 面聚落、工业、农业区;气候、地形、大洋区等(在大比例尺地图中,点状地理事物则呈面状分布)。?4. 箭头自然要素运动方向(河流流向、地球运动;大洋环流、大气环流、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淌、地壳物质循环等);区域生产要素流向(能源、原材料、零部件、资本、技术、廉价劳动力、产品、市场信息等);工艺流程等;地理要素运动箭头。(二)图表数量特点。?1. 统计表格以纵、横时空比较为主,应估算勿精算。同一时段,比较不同地区的发展差异;?同一地区,比较不同

11、时代(或时段)的发展差异;?同一区域,以史为鉴颂今或警世;?多个区域进行比较,借鉴取经或突出特色。2. 扇状(饼状)统计图和三角坐标统计图以地理要素结构组成分析为主。?推断地理要素主次关系;?分析成因、进行评价、分析对策。3. 柱状、折(曲)线统计图以时间和空间对比分析为主折(曲)线图用来显示某一变量是如何随另一变量而改变的。只有当变量是连续性数据时,才能用折(曲)线图。折(曲)线图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因为折(曲)线图还能用来预料一些试验中没有测量的数据。?揭示时空分布特色、时代进步表现;?说明时空差异缘由。4. 等值线统计图以区域空间差异比较为主。?从数形态态分析区域特点:留意其疏密、平曲

12、、开闭、趋向,数值标准及单位。相邻两根线的关系是难点,应特殊留意。?分析成因及评价。?5. 直角坐标统计图以两两地理要素相关特点分析为主:应从特殊位相入手。?找峰值和谷值的坐标位置及改变趋势;?分析成因、评价影响。(三)地图功能特征。?地图依功能可划分为:?1. 区域分布图以区位分析为主:?驾驭好区域空间定位方法,取得解题入场券;把握区域地理特征,识记地理事物分布位置;分析地理要素(自然地理要素主要是地形、气候、水文、地质等,人文地理要素主要是市场、交通运输、劳动力、原燃料、科技、政策等)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空间区位联系;评价区位优势或劣势,说出整治开发的对策。2. 概念图概念图在对一些概念较多

13、的主题进JP3行整理时是非常有用的。概念图从总的概念动身,逐步绽开,显示出或许念是如何被分解成一个个小概念的。这样整理之后,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就更清晰易懂,也使得抽象概念形象化了。如教材中的交通运输网中的形式和层次图。抓住线条和箭头的含义;?类比概念的相关联系或本质差异。?3. 原理图说明地理事物的成因。?紧扣符号含义及地理要素间的联系,紧扣其物质流和能量流。?4. 景观图表示地理事物的外貌特征为主。?描述地理事物的区位、季节改变、阶段改变。?分析地理事物外貌特色的形成缘由。?5. 统计图说明地理事物时间发展状态、空间演化规律、空间差异为主。?6. 联系图反映各种地理事物间的逻辑关系为主。抓住

14、核心内容和根源等分析其关系。?分析地理环境整体性和意义。7. 流程图反映生产工艺流程。流程图能够帮助理解某组事务是依据怎样的依次发生的。能有效地概括出某一过程的各个阶段,或某一程序的各个步骤。建立流程图时,首先把每个事务简要地写在方框内。然后,把最先发生的事务排在最上方,其次发生的事务排在其次,依此类推。最终,把各个事务依次用箭头连接起来。熟识工艺流程,相识该产品的上、下游联系。?分析区域经济结构特点及影响。?8. 漫画图以环保主题为主。?抓住与常规思维异样的形象、文字来说明漫画主题。多为可持续发展类。?9. 韦恩图:韦恩图是用于显示事物异同点的方法。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重合的圆组成。每一个圆

15、代表一个特定的概念或观点。概念之间的共同特征(相像点)写在两个圆重叠的区域内,各自的特征(不同点)则写在相应圆中重叠区域以外的部分。目前高考中较少见。三、学会审题审题过程及内容: 审材料;审设问;审题分。?1. 定范围确定考政、历、地三门中的哪一门。?2. 定方向确定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问中的哪一问。?3. 定中心确定试题要求考什么。?4. 定性质从分数安排上确定考题是简答题,还是简述题或论述题。?5. 定方法确定答题方法是归纳法还是演绎法。四、表达精确文科类主观题一般是渗透思想观点的完整短文,答题时,要有概括有说明。用地理语言回答问题,言之有据,无废话,不离题;在语言运用上,要用直观、明确、精练、科学化的语言,用词用句可多借用教材。五、答题规范简明扼要、条理分明、切中要点是文综规范答题的宗旨。有条理,分点答题,形成学问链,做问答题首先要了解答题的步骤,问什么就回答什么,问几个问题就分几节写。可依据题目的给分来组织答案,一般一个要点是2分或3分,这样假如是8分的题至少就得答出四个要点。答题肯定要规范化、序号化、段落化,字迹工整,反映思维的逻辑性,卷面整齐,从形式上达到卷面的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