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在校本教研中价值体现的研究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374010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课异构在校本教研中价值体现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同课异构在校本教研中价值体现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同课异构在校本教研中价值体现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同课异构在校本教研中价值体现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同课异构在校本教研中价值体现的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同课异构在校本教研中价值体现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课异构在校本教研中价值体现的研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同课异构”在校本教研中价值体现的研究一校本教研的目的和特点 校本教研,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 有关专家认为,所谓校本教研,也就是教师为了改进自己的教学,在自己的教室里发现了某个教学问题,并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以追踪或汲取他人的经验解决问题。我们可以归纳为校本教研是“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教学”,“通过教学”,“不断的对比教学学习”。“在教学中”,是指校本教研主要是研究教学之内的问题而不是教学之外的问题;是研究自己教室里发生的教学问题而不是别人的问题;是研究现实的教学问题而不是某种教学理论假设。 “

2、为了更好地教学”,是指校本教研的主要目的不在于验证某个教学理论,而在于“改进”、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升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的价值。 “通过教学”,是指校本教研就是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而不是让教师将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放在一边,到另外的地方做研究。“不断的对比教学学习” 是指校本教研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强力推进课程改革,彰显教师教学个性,是继承和批判的统一,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教师们也由传统的备课听课转变为积极的上交流课,积极参与听课,评课,从而促使教研风气的根本转变。二“同课异构”与校本教研之间的关系同课异构是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

3、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同课异构”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同课异构”在提升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优化课堂结构,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率上具有其它校本教研不具有的特点。它是校本教研一个资源共享的良好平台,是教师互通有无,能力比拼的载体。研究比较教研组的同课异构可以很好的体现一个学校的教研水平和教学实力。三我市校本教研特点及有效方式我市校本教研的模式通常为三种形式:自我研究、集体备课与专家引领。自我研究:指教师个体围绕学校普遍存在的教育教学问题和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

4、到的问题以及如何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而进行的学习、反思与探究。我市主要依据教师上课45分钟的教学模式,同时展现自我研究的成果方式:教育教学随笔、教育教学案例分析、课堂教学观察、教育教学论文、课题研究报告、校本课程教材、教育教学论著等。集体备课,就是指依托并发挥教师集体智慧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或探讨的一种活动,如听课、说课、评课、片段教学、集体备课、专题研讨、教育教学成果交流、读书交流、课题组的课题研究等,襄阳市化学集体备课为每周五,各校分不同时段分别备课。 专家引领,就是指教育教学专家对校本教研活动的理论性培训或在对实际问题研究过程中的指导,包括帮助学校或教师确定研究内容、制定研究方案、规范研究

5、程序、总结研究成果或提供现成的研究成果让学校或教师开展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等。引领的形式有专题讲座与课题研究指导两种。各校进行有效的专家引领的包括教育第一线尤其是我们身边的那些教学实践经验丰富且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并有所研究的校长或教师们,如魏书生等。自我研究是集体沙龙与专家引领的前期准备,专家引领与集体备课龙是使教师共同走向成熟的快捷途径,而自我研究又是集体沙龙与专家引领的延伸或发展,它是“校本教研”的落脚点,也是教师增强自己的综合素质必要途径,教师专业的成长过程就是教师个人成功解决一个个现实教育教学问题的过程。综上所述,“自我研究”是校本教研的主要模式,因此以师为本才是构建校本教研特色

6、并取得良好效益的关键。四,同课异构是校本研究中自我研究的最好的载体。同课异构是对同一教学内容,在独立和集体备课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构思、不同的教法,在“异构交流研讨反思创新”的螺旋式进程中互相比较、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形式。那么同课异构怎么体现自我研究与校本教研的体现呢?下面笔者以具体的案例:2011年襄阳市化学公开课以及我校集体备课如何延伸和交流同课异构的想法,思路,具体分析其体现的价值。价值一:师生都是被研究者2011年在襄阳市东风中学盛立静和谷俊玲老师分别就钠(第一课时)具体上一堂45分钟的全市化学公开课。针对这一具体案例,两个教研组分别从不同的视角来理解这堂课:盛老师

7、从新课程理念的角度来分析这堂课,其具体分析如下:1、用实验的方法探索和认识钠的性质2、通过实验了解活泼金属钠、铝与氧气的反应,归纳出活泼金属易与氧气发生反应的知识,了解金属氧化膜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培养学生习惯用化学的视角去观察身边的物质和发生的事情3、通过经历实验探究和问题讨论的过程,了解实验研究化学物质的一般方法,初步形成推理、综合归纳的能力。谷老师从传统理念这方面来理解,其分析如下;1、认识碱金属中钠的物理性质,理解和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2、了解钠在自然界里的存在、保存方法和主要用途。 从教学设计意图分析:盛老师希望通过实验方法和实验思维的角度引领学生用自己的眼光,自己的方法完成自己的思

8、考,思维来完成需要掌握的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具有高屋建瓴,统筹全局的方法运用熟练的知识点和灵活应变的思维来掌握课堂上随时出现的问题和随时可能的知识生成。这样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学生的身上感受学生对问题的态度,思维习惯,知识生成过程中的突破口。将知识传授变成了活的知识生成与对接。师生时时有思维的碰撞,老师了解学生,学生也在体会老师。谷老师从传统的知识点分析,识别具体要求学生时刻以老师的思维为中心,他的教学要求知识的连贯性和老师教学的思维流畅性,以教师的设计和学生的互动作为教学有效进行的突破口。从两位老师的授课风格来看,我们不能说二者谁优谁劣,两种方法都求同存异,都达到了

9、好的效果和体现了教师良好的素养。从二者的设计意图我们在平时的授课中可以根据具体的学生和实验条件来具体选择自己设计。这样教师和学生都成了研究者和被研究者。达到了二者的和谐统一。价值二:“同课异构”具有研究价值两节课的对比:从两位老师的教学思路来看:盛老师更偏向与教学上的情景+问题+实验有效结合的方式。如金属的化学性质从图片上先引导:然后提出问题:1.金属具有哪些共同的化学性质?2.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通过学生的互动设计问题,动手分析再解决问题,最终由钠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来尝试推出钠与其他物质的反应。再由钠的反应引入常见金属铝,并找出二者明显的区别和联系。她的本节课和其它课的最大亮点是反映了

10、新课程教学理念,提出了两个探究性很好的问题和所反映的知识点:1.反应条件不同,现象不同,产物也不同。2. 金属活动性中铝铁,可是铁比铝更容易生锈。3.用金属钠制取Na2O 而谷老师在从课件设计的实际上看,课程容量更大,知识储备更多,知识点更详尽。他从碱金属元素的知识点出发继而分析钠的物理性质,钠的化学性质,与水,酸,溶液的反应,钠的用途,最终小结:两位老师从不同方面的讲授都得到了与会老师的好评,大家分别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针对这两节课是否在同课异构中存在研究价值,我们在评课过程中针对老师发表的意见做了一个书面调查报告分析如下: 听课的老师共有80名,其中喜欢“结合课例交互式研讨”的占调查教师人数

11、的100%,说明教师非常喜欢有具体参照内容的实例性的教研形式,也就是这中同课异构的模式,它可以让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状况进行对比、反思,并在活动中有机会发表见解,更多地听取他人意见、建议,将其中好的做法借鉴到自己的教学之中,感觉“结合课例”进行研讨比那种“苍白无力”单纯理论性的培训、讲座生动、实用的多。目前,教师最关注的是如何实实在在地把课上好,如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解决或研讨一些大家都困惑的问题,如“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何创设教学情境进行导课”、“探究性教学课如何设计”等。综上分析:开展“同课异构”活动首先有利于教师更好的理解教材教法,提

12、高教学的有效性。价值三:“同课异构”具有有利于教师的成长,促进教师的发展的价值为了寻找一条让教师快速成长之路,我们就“同课异构的教研形式能否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对全校97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试卷由12道选择题和1道简答题组成,内容涵盖了专业引领、互助方式、合作意识、互助态度、教学效果等方面。并对调查的结果进行了量化分析:调查范围调 查 内 容量 化 结 果专业引领方面经常采用的学习方式?A.自学(82.5%) B.与同行交流(93.8%) C.专业培训 (67%)D.网络学习 (81.4%) E. 报告讲座(36%) F.学术会议(6.2%)采取哪些方

13、法充实教学内容A. 购买书籍相关资料(87%) B.上网查询 (97%)C.找同事或图书室借资料 (57%)D. 资料缺乏没采取措施(2%)新课程改革最为困惑的是什么A. 观念难以适应(1%) B.缺乏教育资源(32%)C. 难以把握新课标和教材(32%)D. 评价体系落后(31%)E.教材不配套,知识跳跃性大(4%)互助方式发面参加的教研活动形式A.仅仅是交流备课(10.3%) B.说课、上课、评课、上公开课(68%) C.开展问题讨论、案例分析 (58%) D.专题讲座 (30%)E. 校际交流(26%) 交流分享途径A.记在笔记中(85.6%) B.与人分享(95.6%) C.什么也不说

14、(2%)互助态度方面经常采用的教学手段A. 照本宣科(4%) B.自制教具挂图(60.8%)C. 制作课件(83.5%) D. 借鉴同事方法(83.5%)教研课活动中承担的任务A.上课(7.2%) B.听课(89.7%) C.公开评课(40.2%)在教研活动中对别人的意见你持有的态度A. 冷静对待别人意见,根据自己的需要接受建(94.8%) B.坚持自己的想法(5.2%)互助意识方面制约自己专业发展的原因A.没有充足的时间(53.6%) B.缺乏良好的环境(13.4%)C. 缺乏专业指导(83.5%) D. 其它(21.6%)愿意找的合作伙伴关系A.地位、专业技术高于自己建立平等关系的人员间(

15、26%) B.地位平等、专业技能水平相当的同事(74%)解决教学专业性问题方式A.以观察实践活动、观摩课堂教学形式(89.6%) B.与同事合作探究(95.9%)互助效果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能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A.是(95%) B.否(2%)如何理解同课异构教师们对同课异构方式都有一定程度上的理解,部分教师认为这样的教研方式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从问卷调查我们可以说是喜忧参半可喜的是:在新课程改革这个大环境下教师们对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都有一定层次上的理解,也懂得合作、互助的关系能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例如:在教学手段的采用中就有83.5%的教师选择借鉴同事的方法、在解决教学专业性问题方式中有95.9%的教师选择了与同事合作探究、在教学活动中对别人的意见持有的态度有94.8%的教师选择了冷静对待别人的意见,根据自己的需要接受建议。这些调查都说明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团队的合作。忧虑的是:(一)小部分教师观念陈旧、固步自封、参与意识不强例如:许多在教研课活动中89.7%的教师都是听课,40.2%的参与评课,真正直接上课的只有7.2%。(二)没有客观的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