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幼儿园歌唱教学的三要点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3738200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效教学幼儿园歌唱教学的三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有效教学幼儿园歌唱教学的三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有效教学幼儿园歌唱教学的三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有效教学幼儿园歌唱教学的三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效教学幼儿园歌唱教学的三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效教学幼儿园歌唱教学的三要点(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效教学:幼儿园歌唱活动的三要点 摘 要:幼儿园歌唱教学课堂是一个被师生所共同拥有的艺术殿堂,歌唱教学活动不是培养歌唱家,而是以音乐为手段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欣赏的能力,陶冶情操,激发其智力和创造力,使孩子真正喜欢唱歌,体验音乐的美。怎样使幼儿园歌唱教学活动达到其有效的教学目的?本文针对幼儿园歌唱教学的特点,从有效的教学准备、教学方法及教学反思三个方面,阐述了提高幼儿园歌唱教学有效的实施策略。关键词: 歌唱活动 有效教学 实施策略 在传统的幼儿园歌唱教学中,很多老师认为只要孩子记住了歌词,学会了歌曲,便认为达到了歌唱教学的目的。其实这样的思考违背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指导思想。新“纲要”

2、解读一书新“纲要”与幼儿发展中告诉我们:教育必须“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所以我们在歌唱教学中,要打破以往反复教唱的陈旧现象,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要用整合的教育观,注重孩子的能力发展;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歌曲,在自由的情境表演中学习歌曲,在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中学习歌曲等;开展有效的歌唱教学活动反思,优化歌唱教学活动,让幼儿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灵感与创新参与到活动之中,倡导通过教师对幼儿已有经验的引导、迁移,努力做到通过教而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提高歌唱教学的有效性。一、 有效的教学准备(一)教材准备歌唱教学中,教师除了要熟悉教材;搜集图片、录音、制作课件;精心设计教案等

3、,最重要的是对幼儿进行有效的指导。在设计教案前要分析歌曲对幼儿的发展有哪些作用?是否符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分析歌曲的性质、如何把握重难点等。教师还必须把歌曲唱熟唱准了才行,才能给幼儿一个好的示范。(二)经验准备 幼儿经验准备可以是认知方面的准备、也可以是某种技能方面的准备。如在学习歌曲办家家前可以作以下经验准备:“幼儿会玩办家家的角色游戏”, 这样一来,幼儿对参与歌唱活动的积极性就大大提高了,对歌词中的内容“我来做爸爸呀,我来做妈妈,我们一起来呀,来玩办家家”就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三)教具准备: 教具应当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的,具体形象、便于操作、趣味性强,对实际教学要有帮助。如在大班歌唱活动扭

4、秧歌中,使用的教具是非常简单易操作的彩带,在彩带的带动表演下,幼儿兴趣高昂,努力做好扭秧歌的动作,还摆出各种造型,教师拍下精彩的瞬间。在这个活动中教具简单而到位,活动的效果自然很好。二、 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孩子为了实现共同教学目标,完成共同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要“注重活动的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因此我们在实施歌唱教学活动中,要结合孩子好奇、好动、好胜、好玩以及善于模仿,接受能力较强,而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去选择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孩子在情境中、游戏中学会歌唱

5、,体验情感,感受音乐美。(一)图谱法。图谱教学在唱歌活动中的运用是一种视觉参与,它更具体、更形象地展现歌曲的结构和内容,是一个寓教于乐的过程。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图谱,幼儿的注意力便能被充分吸引,学习兴趣也能被充分调动起来。图谱法适用于歌词是描述性的内容。例如大班歌曲小篱笆,可以通过图谱帮助幼儿理解、熟悉、记忆、表现歌词:看图谱欣赏歌曲(初步感受旋律的优美)理解歌词(通过图谱理解歌词)演唱歌曲表演歌曲(将自己对歌曲的理解用动作表现出来,通过柔美的动作进一步表现歌曲优美的意境)。我们还可以通过图谱帮助幼儿学习运用更多的歌唱形式。如领唱和齐唱、合唱、对唱、轮唱等,教师可以灵活地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颜色

6、、图形、头像娃娃、各种标志等分别表达不同的歌唱形式。 (二)情境法:设置情境对于歌唱教学活动组织实施可以算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如在中班歌唱活动买菜中,教师把整个歌唱活动当成一个“买菜”的情景主题来设计,教师扮演歌曲中的奶奶,把幼儿自然地带入主题情景。首先,进行角色扮演,有奶奶、卖菜的叔叔阿姨等。一起做律动骑车到菜场(活动室);再设计了“买菜”的环节,孩子们每人带了一元钱开始买菜。孩子们在热心的卖菜的叔叔阿姨介绍下,认识了各种菜,有鸡蛋、青菜、母鸡、鱼、萝卜、黄瓜、西红柿、蚕豆、毛豆、小豌豆等,纷纷拿着自己的一元钱,购买自己感兴趣的想买的菜。通过买菜环节,孩子体验了歌曲的快乐,帮助幼儿理解记忆了歌

7、词。最后,孩子们都抢着介绍自己买的菜,并把买来的菜进行归类并按歌词顺序陈列在架子上。延伸活动时模仿买卖菜,开展区域活动。在学习歌曲时,采用情景交融、边演边唱的形式引起幼儿学习的愿望,鼓励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自己想象、创编动作。在活动中,幼儿一直在用所有的感官参与着,在“玩”“乐”“动”的过程中轻松地学、主动地学、快乐地学。(三)游戏法:对于幼儿而言,教学方法是否有效还与教师是否采用游戏的方式有很大关系。纲要提出:幼儿园教育活动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教师如果能发挥创新的才能,巧妙设计有趣的游戏情节,可以使歌唱活动“锦上添花”,让幼儿边游戏边歌唱,那他们怎么会嫌多唱几遍呢?当然设计的游戏要简单明了,不能

8、太复杂。如在歌曲扮家家的教学中,教师设计了“圆圈邀请舞”的游戏让幼儿自然主动地多遍学唱歌曲。游戏的规则是:“请男孩子(当爸爸)先围一个大圆圈站好,再请女孩子(当妈妈)在圈里找一个男孩子面对面站好,大家一起表演一遍后,在前奏音乐声中男孩子造型不动,请女孩子找到新的好朋友继续游戏,第三遍时同样的方法继续找到新朋友游戏。”这样幼儿在和不同同伴的合作游戏中体验着游戏的快乐,反复学唱的积极性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持。(四)整合法:整合法是将幼儿园歌唱教学与其它学科融为一体,充分有效地挖掘、整合歌唱教学所蕴涵的其它学科的资源,以丰富歌唱教学的形式与内涵,增强歌唱教学的趣味性、实效性。如在进行大班歌唱活动黑狗熊算

9、术中,教师巧妙地把数学活动和歌唱活动结合在一起,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规定在每表演完一遍歌曲后,幼儿保持造型不动,如果动了就要计算老师手上的一道数学题卡,除了在答题的幼儿,还能吸引全体幼儿都来认真计算题目,使幼儿在巩固歌曲的同时,无形中也巩固了加减运算能力。当然,数学题卡上的题目是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不断更换的,在延伸活动中,这个游戏还能作为检测幼儿数学能力的良好手段呢。再如去年我们名师研修班成员上的一节歌唱活动小鱼的梦充分体现了纲要精神,从不同层面挖掘整合资源,将歌唱教学与美术、社会、数学等进行有效整合,如整合美术活动的内容进行图片的欣赏;整合数学活动的排列,引导幼儿按歌词内容进行图片

10、排列;整合社会大环境的资源,5月12日是汶川大地震的纪念日,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激发幼儿对灾区人民的同情及爱的帮助,从而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建构知识,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陶冶情操,实现各种素质的全面与和谐发展。(五)多媒体法:多媒体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点:能够化静为动,寓教于乐,培养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能使抽象问题形象化,便于孩子对歌词的理解和运用。如中班歌曲来了一群小鸭子,一群活泼可爱的小鸭子摇摇摆摆走过来,一下子就抓住了幼儿的注意力,视频结合文字、图片、声音展示给幼儿,极大的调动了幼儿的有意注意,调动了了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孩子们认真地欣赏了动画,主动地模仿小鸭子嬉戏的动

11、作,情绪高昂地参与了情境表演。在玩中学会了歌曲,在歌曲中找到了乐趣,从而增强了歌唱教学课堂的密度,提高教学效果。 三、 有效的教学反思叶澜教授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也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如果一个教师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为达到有效歌唱教学的目的,教师的反思意识是极为重要的。每次歌唱教学活动,教师都要进行教学反思,总结不足之处。教学反思的常见类型有以下几种: (一)活动前反思:在实施活动前教师要反思,本节活动的目标制定的是否合理、具体、体现三维度?准备是否有效、便于操作?重难点是否清晰?选择的歌曲是否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应该运用那些教学手段?预设一些什么问题?设置一些什么情境

12、、游戏?等等。 (二)活动中的反思:反思歌唱教学活动中是否注重了情境的设置,游戏的运用,是否注重了教学理念、教学机智、教学策略。要有意识地进行活动的调节和休止,以求达到最佳的歌唱教学效果。 (三)活动后的反思:这种反思是以上述两种教学反思为基础,总结以往经验来指导将要进行的教学活动。反思的不仅是知识、学生、还有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等。一节活动下来,教师马上可以到孩子中间了解孩子反映、评价或梳理自己的教学思路、手段等。长久以往下来,歌唱教学内容在教师实际教学活动中才能真正“活”起来,教师也能迅速成长起来,在反思中不断进步,并最终实现有效歌唱教学的目的。以上是有效歌唱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三个方面,我们相信,只要教师能坚持歌唱教学有效的准备,实施有效的方法,并坚持养成课后反思的良好习惯,幼儿园歌唱教学活动一定能真正做到有效教学。参考文献1 国家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01年7月2 胡婷婷.浅析幼儿园有效教学策略早期教育教师版 2009年第12期 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辑,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