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教学片断赏析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3737097 上传时间:2023-03-0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天的怀念》教学片断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秋天的怀念》教学片断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秋天的怀念》教学片断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秋天的怀念》教学片断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天的怀念》教学片断赏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秋天的怀念教学片断赏析近日,笔者有幸欣赏到赛桂梅老师执教的秋天的怀念一课的课堂实录,不禁为赛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所折服,更为她娴熟地利用课题所进行的语文训练而叫绝。片断一师:让我们先读读课题的韵味。师:(板书)怀念、秋天(生读这两个词语),中间加一个字“的”(生读出这个词组)。注意:怀念的“秋天”你的眼前会是怎样的情景?生:怀念秋天里发生的一件事,一件刻骨铭心的事。师:带着你的想象读课题。(生读略)生:“怀念的秋天”,我踏着秋天的落叶,陶醉在小路上师:带着你的理解读出你的韵味。生:我眼前出现的画面是:一个人在怀念秋天的美景,那片片飘落的黄叶,那从北向南的雁阵师:好,带着你的体会读吧。(读得舒缓)

2、师:把这两个词语调一下,再读。生:秋天的怀念。帅:有什么变化?生:词语位置变了,我觉得是秋天的某个事件或者某个人物变成了深深的怀念。生:或者怀念秋天里的给自己留下感慨的一片叶子或者一片花瓣生:我明白了,这秋天的景啊,人啊,事啊,沉淀成了一种感情,这就是怀念。师:读出了你的理解,这题目的韵味儿就出来了!赏析这个片断是在学生初读课文后,赛老师引导学生明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便是要“读得有特点,读得有个性,读得有自己的味道”,即“读出韵味”。之后她利用课题进行语文训练。我们看到,在这里,赛老师首先巧妙地调换课题的词序,让学生想象“怀念的秋天”与“秋天的怀念”这两个不同词序的词组所表述的不同场景,并要求学

3、生带着自己的想象,用不同的体验读出自己的韵味来。这既是对学生个性化朗读的一种指导乂是对学生的想象力的培养,更是对学生的一种语感训练。撇开学生们在学习中的精彩表现不谈,我们可以预见:在赛老师的这一训练之后,学生在日后的阅读中将会更善丁品味语言,在习作中也肯定会更自觉地锤词炼句。片断二师:我们回过头来看课题。这“秋天的怀念”,怀念的究竟是什么?生:不尽的怀念,这深深的怀念,这刻骨铭心的怀念秋天两个字化作了母亲。生:他怀念的秋天的菊花,就是他母亲啊。生:其实,作者怀念的是母亲和他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怀念的就是母亲叮咛他的“好好儿活”。师:母亲的“好好儿活”的叮咛化作了“我”的血液,成就了“我”一生。

4、是这句话让史铁生在无法弥补的身体缺憾中,找到了另一种生命的延展!再读课题(学生个别读,最后齐读。韵味已和先前大不相同。)赏析赛老师在引导学生品味完全文,让他们体会到母亲要儿子“好好儿活”的良苦用心后,再一次回扣课题,让学生体味课题中的关键词“怀念”,使他们对课题的理解更深一层,对文章主题的理解更进一步。“怀念”与“好好儿活”,课题与主题也就自然联系起来了。反思自己平时的阅读教学,一般在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完课文后,课题也就弃之一旁了,可以说赛老师乂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感悟与拓展细赏赛老师的这两个教学片断,我认为在我们利用课题资源时有两点是不可忽视的。第一,准确把握教材,合理设计训练。秋天的怀念一课

5、,是作家史铁生在母亲去世后,回忆母亲在身患重病时,是怎样用心良苦地鼓励瘫痪的儿子要“好好儿活”的。由丁赛老师深入研读文本,并对作者本人了解甚深,所以她能够准确地把握教材,紧紧扣住文-题,积极挖掘文题中的课程资源,并合理地设计训练,把“秋天”与“怀念”两个词语作变序处理。在这种变序的朗读比较训练中,学生不但体会到了文题使用的准确性,而且也通过这种有韵味的朗读,初步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在学生学习理解完全文后,赛老师乂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课题秋天的怀念“怀念的究竟是什么,从而把课题与主题自然地联系起来,文章的主题也由“母爱”上升到“珍爱生命”。至此,学生的朗读也由“读出韵味”上升到“读出思考”来了。

6、第二,重视个性化朗读,注重能力培养。在上述片断中,赛老师引领学生进行的读课题的训练的确让人叫绝。虽然课题只有区区五个字,可是,赛老师却多次引导学生朗读,让他们带着不同的想象去读,带着不同的体验去读,力求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体会,读出自己的韵味。在这样的朗读指导中,课题这寥寥的五个字,就不仅仅只是五个字了,它的后面还有着一申申感人的想象和一幅幅动人的画面这样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赛老师在指导学生读课题时,要求学生在朗读中品味,在品读中感悟,从而读出韵味,读出思考,这不正是新课程理念下的阅读教学的要求吗?我想,现今所提倡的“本色语文”教学就应该是这种注重细节且踏踏实实的语文教学。欣赏了赛老师的教学片断,我们明白了利用小小的课文标题,同样可以大做语文训练的文章。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一定不能忽视对课题的解读引导。那么,是不是所有的课文题目都需要这样地来引导学生研读呢?另外,怎样的课题研读才是有价值的研读?这是我在赏析赛老师的教学片断之后所思考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